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七十年龄七岁心婴戏图里写天真 沈嘉荣:6分钱小画册造就的中国美协会员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1-22 11:11   https://www.yybnet.net/

A12~A13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学义

七十岁的年龄,七岁的童心;纯净的画面,延续千年之传统;轻盈的画笔,肩荷厚厚的爱意……这是知名画家、设计师沈嘉荣给人留下的印象。

沈嘉荣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工业设计协会名誉会长、青岛高级专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化产业专家、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在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如今,他念念不忘的是孩子的美育和美术教育。“六七十岁的人,天天给六七岁的孩子画画。”他笑着说。事实上,连环画创作在沈嘉荣的艺途中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画家之路,从画三毛开始

沈嘉荣的画常题两个款,一个“山阴”,一个“会稽”。只因他是浙江绍兴人,乡愁所在,不可忘本。沈嘉荣的祖父,是绍兴城的首饰匠,当年学画时用的《芥子园画谱》,就是祖父给他的。

沈嘉荣自小在上海长大,小时候喜欢看《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里面的绣像人物就成了他白描的摹本。比如,他画李元霸,告诉小伙伴们这是隋唐第一条好汉,使一对大锤,天下无敌,小伙伴们都很佩服,叫他“画图大将”。

小学时,“美术老师孙孟娟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太太,画得一手雅致的工笔花鸟,常自掏腰包带我们坐公交车去南京路美术馆看展览。三年级的时候,孙老师推荐我和另一名同学到区少年宫美术组参加活动。”沈嘉荣说,在少年宫二楼美术室,一群大孩子正在画素描。接待沈嘉荣二人的赵老师看完介绍信,似乎觉得他俩太小,有点为难,就从书架上抽出两本薄薄的小册子,一本是张乐平画的三毛,一本是乐小英的儿童漫画,然后让他们回去照着画。沈嘉荣看了一下定价,“每本六分钱”。

几天后,两人画给赵老师看。赵老师让再看,再画。后来,孙老师问:“你们在少年宫画什么?”“画三毛。”“好吧,帮着出黑板报吧。”于是两人就包办了学校里的六块黑板报,编了四格漫画:“三毛在三中心小学”,主角是三毛,故事就是身边的小事,很受欢迎。再后来,俩人一起考上了比乐中学,又一起开始画“三毛在比乐中学”。

中学毕业,沈嘉荣报考了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简称上海轻专)的造型美术专业。当时家里穷,买不起颜料,一直没系统学过素描等美术知识。不过,因为一直在编与三毛有关的故事,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突出。靠着画三毛的底子,他在考试中拿了创作最高分,平均下来各科80分,排名第二,顺利考上了上海轻专。

30年后,沈嘉荣和那位同学都成了中国美协会员。“想来,是当初两本价值6分钱的小画册指引了两个画家最初的道路。一毛二分钱,两个中国美协会员,不贵!”他笑着说。

披星戴月,画出火热青春

当时,上海轻专属于轻工业部。1968年毕业后,沈嘉荣被分配到青岛晶华玻璃厂“接受再教育”。

刚刚20岁的他满怀期待,一方面是因为能到海边工作;另一方面,当时只有业务好的才能做设计。然而,来青后他才发现,玻璃厂是做啤酒瓶子的,不怎么需要设计。

他被分配到了窑炉车间,做煤气炉工,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打钎”。钢钎长5米、重83斤——比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还重,他和其他两位工人一起抱着捅炉子。要是捅不动,就要站在板凳上,抡起大锤使劲砸。虽是“学生仔”,干的却是绝对的重体力活儿。沈嘉荣不惜力,和工人师傅相处得很融洽,即便以后外出搞创作,回来还是去车间打钎。

来青岛后,沈嘉荣幻想着能有机会上捕鲸船,就根据想象写脚本,画了连环画《捕鲸记》。因为带有海派画风,很快引起关注。1970年左右,在著名画家姜宝星老师的组织下,沈嘉荣到青岛工人文化宫跟杨克山、于普杰、张白波、项维仁等画家一起搞创作,开阔了眼界,感受到青岛美术界的浓浓友情。后来,他被调去一轻局宣传科,再往后又去了轻工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那时,青岛创办了两本少儿月刊,一本是《小葵花》,一本是《红蕾》。编辑知道沈嘉荣擅长画孩子,就约他画插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几块钱的稿费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我拼命地画。”

很多人不知道,沈嘉荣从未有过专门的时间来画画,用他的话来说,画少儿插图是他的“第四时间”。第一时间是做研究所的管理工作;第二时间是处理设计室事务;第三时间做具体设计,常把设计任务带回家干;只有等妻子孩子睡下,他才在冰冷的小北屋披衣作绘本插画,不觉东方欲晓,盆里的水已冻成冰坨子。

除了插图,沈嘉荣也为刊物画封面和封底的连环画。遇到满意的,他就整理后去给全国美展投稿,居然每发必中。第六届全国美展,他的横格连环画《入队》入选。那是用针管笔勾形,染料色平涂,类似于杨家埠年画。第七届美展时,他入选的是小动物的故事《友爱》。第八届美展时,他画的《外国民间故事》入选,那是用中国工笔画用的绢,描绘印第安人的故事。

童真之美,可安躁动灵魂

在近三十年时间里,沈嘉荣为少年刊物画了成千上万的插图。他还给《人民日报海外版》画了两年专栏插图,内容为古诗和古人名言。其中部分结集,以《中国古诗一首诗》为题出版。应浙江教育出版社约稿,他画了《看图读古诗》,这本书二十多年里一版再版,几代人看着它长大。这本书还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插画展。曾有越洋电话打来,称一些美国孩子的家长希望收藏他的作品。

这些年,沈嘉荣又提笔画起了“婴戏图”。这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题材,唐即有,至宋发达,及明清大盛,常以此表达喜庆吉祥,多子多福的含义。其实,婴戏图不好画。有的画家水平很高,但一画小孩,常显无趣。反观沈嘉荣的“婴戏图”则兴味盎然,孩子的眼睛中流露着善良、天真、自然的光彩,让人心旷神怡。此得益于他的一片童心,他认为“童真之美可以安抚世间躁动的灵魂”。

一次,沈嘉荣从六楼的家里下来,一出大门,几点雨滴在脸上,他赶紧把书藏到衣襟内。邻家小铺有个四五岁的孩子,正拿着一把红伞在玩,看此情形,急忙高举着伞,踮着脚来为他挡雨。这完全是一种本能。他却大为感动,急忙跑到画室,画了一幅“荷花童子图”以作纪念,后来又创作了一个“荷花婴戏”的系列。想来,这份敏感大约就是他的诀窍了。

选自沈嘉荣非遗文化作品《传统儿童游戏绘本》

沈嘉荣与绘制的青花瓷瓶“婴戏图”。(本人供图)

新闻推荐

胶东临空经济区开建

半岛全媒体记者娄花通讯员刘伟王惠报道1月19日上午,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启动动员大会举行。2016年10月20日,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获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批复,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临...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A08、A09版2018-01-22 11:11
猜你喜欢:
评论:(七十年龄七岁心婴戏图里写天真 沈嘉荣:6分钱小画册造就的中国美协会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