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始建于1892年,距今约有120多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二、七,利用李村河的沙滩作为临时市场。历经百年演变发展,长期以来固定在李村河中段巨峰路桥与峰山路桥之间的河床上及部分河岸,逢集日客流量高峰时可达二三十万人次,年交易(包括常年集贸市场)额达6亿元。但是,由于李村河底长期以来被“天天市”占用泄洪通道经营,防洪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被省市列入重大安全隐患。每逢集日,大量的客流、车流涌入,给本已拥堵的李村中心商圈交通带来更大压力。但涉及2000余户业主的生计,搬与不搬的问题纠结了若干年。
2016年,李沧区商务局、规划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联合提供保障工作,工作人员深入大集走访,听取经营业户意见。对800户经营业户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甄别分类。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繁荣新大集的原则,制订了鼓励业户搬迁和培育新大集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为业户圆满搬迁提供了政策保障。14个月后,李村大集顺利搬迁,解决了多年的汛期隐患,保障了消防、食品、消费安全。
记者在重庆南路与青山路交界处全新的李村大集看到,这里的业户众多,经营繁忙,崭新的市场也带来了全新的人气。据介绍,新李村大集总投资约5000万元,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农贸市场区、文化交易市场区、赶集区和停车区。封闭式农贸市场,按照青岛市标准化农贸市场的要求设计建设,用于安置“天天市”固定经营业户。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营业网点约168个;农贸市场中间区域约6500平方米,设置岛式柜台,标准摊位约700个。室内农贸市场划分为5个功能区:水产品区、肉食区、蔬菜水果区、调料副食品区、特色小商品区。文化交易市场区为两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一层为茶文化交易区,二层为花卉交易区。赶集区1.2万余平方米,用于逢二、逢七赶集。李村大集设有停车场3处,停车位约370个。
新闻推荐
昨日是国庆长假的第三天,阵阵秋风送来丝丝凉意,凉爽的气候为广大游客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岛城各景区游客量持续攀升,达到中秋节前的高峰。来自市旅发委的统计显示,昨日岛城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37.38万...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