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KTV,不少人都觉得是年轻人消遣的场所,然而最近在全国不少城市,工作日KTV的下午场基本都被中老年朋友“包场”。这种消费低又能融入新生活的方式获消费者纷纷点赞。其实不只KTV,不少老年朋友在积极改造自己老年生活的同时,主动拥抱社会,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资源”,擅打错峰牌来实现文化娱乐消费,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现象。
现象 下午K歌 福利欢唱时
因为喜爱唱歌,62岁的唐阿姨一直活跃在一个中老年歌唱活QQ群,日常中,一些老式的歌舞厅是他们常聚的地点,“点上茶果点心,一呆就是一下午”。然而,随着城市中老式的、低消费的歌舞厅逐渐消亡,他们聚的地点越来越难找。
一次同学聚会,让她发现了“新大陆”。那天中午聚餐后,有人提议去唱歌,一群人前往KTV引吭高歌一下午,买单时她发现下午场KTV一般收费并不高。唐阿姨把消息告诉“歌友”们,并相邀经常前去唱歌。KTV环境私密,同为“研究孙”的他们可充分享受孙辈放学前的几个小时欢唱,有的人还直接把孙子也带到KTV,大家帮助照看。活动采用AA制,每次算下来人均不超过20元,既过了唱歌瘾,又开辟了带孙娱乐新天地,“下午本就是商家闲暇时间,我们为他们提高人气,他们服务热情,我还办了会员卡,积分多了打折更划算。”
错峰团购 福利欢乐购
“歌券、饭票、游乐场券,一台手机就搞定。”网络的便利让59岁的邢孝明退休后的生活丰富了不少,只要是与他相聚,总不用发愁去哪玩乐。
邢孝明爱看电影,但电影票几十块钱一张,他舍不得,只能作罢。前几年,新版的《智取威虎山》上映,想起年幼时母亲带着自己步行10里路观影的经历,他忍痛拿出一百元托儿子帮忙购票,想带母亲前去观影。“儿子收下钱,第二天找了我98元,还给了我两张票。”邢孝明听儿子一说才知道,影院上午场比较冷清,搞团购活动,票1元一张。
那次观影让邢孝明尝到了甜头。年底时,儿子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儿子教他学会团购,从此他成了整个家庭的活动委员,花30元团唱歌券,几块钱团电影券……前段时间,他邀几位朋友去杭州玩,景点的门票都是团购的,省下一大笔。
邢孝明摸索出一些福利规律,唱歌、观影等娱乐尽量选择工作日的白天,用餐则要观察商家促销活动,开业前几天和正午用餐点前后都会有特价优惠,“现在交通都讲究错峰出行,老年朋友要学会错峰消费,不与年轻人凑一起。”
大学蹭课 福利文化提升
山东青岛62岁的王国伟,则通过“蹭课”发掘了“福利空间”。
5年前,王国伟同老伴前往青岛带外孙女。一次闲暇,他到女儿家附近的青岛农业大学散步,发现学校开设的文学、摄影等公开课正对自己的胃口,而且可以旁听,“这让没上过大学的我有了再学习的动力”。从那以后,王国伟成为了蹭课一族,“老伴带孙,我上课,回来还能分享自己的见闻,多了一份谈资。”
另外,学校的食堂也省去了王国伟就餐的不便。外孙女大了些要参加兴趣班,老伴有时无暇做饭,王国伟只能自己打发,学校的食堂替他省心省力,“刀削面才五块一碗,比外面实惠得多,几个食堂轮番吃,还能常换口味。”
错峰旅游出行 福利畅游乐
眼下越来越多的老年游客更愿意利用错峰旅游。
“老年大学刚开学不久,我就和老伴儿,再加上一帮老年大学的同学,一起报团参加了福建土楼游。”今年69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此行8天左右,每30个人一名导游,还有随团医生等,照顾得很周到。价格比暑假旅游高峰时便宜,也避开了和暑假孩子出游高峰的拥堵。像这样的旅游形式,各家旅行社都有为他们量身订制的推广,很受老年人欢迎。
老人对时间没要求,可以随时出发,不希望行程安排太紧张;走走停停的游玩,老人们不用拎着行李到处走或者转车颠簸。
老年人退休后一般有20年左右的自由支配时间,也具备了有钱和有闲这两大旅游要素,“银发市场”的错峰出游引领起非节假日旅游的新潮流。
观察 激活老年文化消费 出手时期到了
从中老年群体积极开辟各类文化消费的热情可以看出,打开老年人文化消费市场, 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消费条件,提供定制化的文化消费产品以及个性化的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全民拥抱老年社会,不妨从电影、演出、阅读、KTV四大领域提炼出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通关密语”。
电影
非黄金时段开辟专场
由于年轻群体在电影消费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当前大部分电影在题材选择、内容制作等方面也基本围绕年轻人的喜好进行。其实,大部分老年人也有看电影的需求与情怀,在很多老一辈人的年少记忆中,攒下钱去看一场电影仍是他们深刻的回忆。但眼下看电影已成为“奢侈”消费,动辄上百元的票价也让不少老年人望而却步。对此,从业者认为,相关院线可以利用每天上午影院闲置时段推出优惠活动,低票价放映适合中老年人观看的电影。
演出
传统戏曲演出进社区
对新兴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缺乏让许多老年人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体现出较为突出的怀旧性,尤其是对传统的戏曲等文化产品。而时至今日,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戏曲的观众群体仍以中老年人为主。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多,戏曲在老年人文化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但在戏曲演出的推广过程中,前期得做充分调研,去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了解老年人对戏曲的需求、喜好等。”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强调。而在市场培育阶段,则可以多深入老年人频繁出入的公园、社区等公众场所,展开别开生面的戏曲宣传、推广和演出活动,或成立票友会、建立并推广网上戏曲论坛等,提供更多的戏迷交流平台,使戏曲更贴近老年观众。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总体较低,戏曲演出票价也需要适时调整。
KTV
推出老年低促活动
KTV在年轻人文化消费圈日渐冷落,但却在老年文化消费圈逐渐盛行,老年人也似乎从中发现了娱乐“新大陆”。由于工作日期间KTV的价格较为实惠,很多老年顾客会选择拉上亲朋好友来到KTV唱歌,甚至自发组建合唱团。
在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KTV商家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时间分配等特征,通过在现有曲目的基础上增加老年人喜爱的老歌、增设老年优惠卡、不定期举办面向老年人的优惠活动等满足这些老年消费者的歌唱需求,并借此拓展新的市场空间。随着近两年来KTV行业的创新转型,除传统唱歌聚会功能,KTV还可以推出餐厅等产品和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并打造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细节服务来吸引老年顾客的关注。
阅读
多渠道定制专属阅读节
除图书外,报纸、杂志等产品由于价格低廉、时效性强等特征在老年市场也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从业者看来,面向老年读者的报纸刊物需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从各个角度提供为老年人服务的报道,如理财信息、旅游咨询、健康知识以及文史类的知识信息等。
综合
新闻推荐
早报体育专讯一年一度的“青岛球王”篮球公开赛即将拉开大幕,参加高中组的青岛一中代表队正在主帅孙胜、宋树森带领下积极备战。近日,球队又迎来一个好消息——朝天门·美蛙鱼头火锅将赞助青岛一中...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