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雪天落下头疼病,依旧出诊写真情 洪园社区老党员、老乡医苏名强始终坚持医者仁心、与人为善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7-08-04 12:16   https://www.yybnet.net/

苏名强(左三)其乐融融的一家。

退休后的苏名强喜欢上了器乐演奏。[优秀党员风采]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焦红红

他出生于1939年,是社区鲜有的医科毕业的中专生;他是社区最早一批党员,目前已有51年党龄;他是全国最早一批乡医,从医50多年,一直践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原则;性格温和的他急别人之所急,与人为善,他就是洪园社区78岁居民苏名强。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现在同为党员的三儿子苏朋,成为社区卫生室的一名医生,尽心为居民服务。

三年学医,苦练专业技能

7月25日,半岛记者见到了今年78岁的苏名强,精气神儿十足的他,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据了解,苏名强年轻时学习成绩很好,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小学当过老师,教过一到四年级。后来,他被保送到青岛纺织医院(后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学习。

“当时上午学理论,下午就可以到科室实践,我晚上和周末都会在医院,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三年的学习,苏名强学到了扎实的医学本领。当时青岛纺织医院和崂山区郊区医院都挽留他,但为了更好地贴补家用,照顾多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妹妹,他毅然选择了回到村里。1966年,他与同村的三个人一起入党,成为村里的第一批党员,目前已有51年党龄。一直以来,苏名强积极参与村里各项活动,1966年曾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

随叫随到,常常夜里出诊

后来,全国实施合作医疗。1969年,苏名强便带着周边村里的9名卫生员当起了乡医。他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乡医。“经常刚开始吃饭,就有来叫着去看病的。”苏名强介绍,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他背着装有诊疗工具的木头盒子徒步到西陈、北涧给病人看病。夜里出诊也是家常便饭,有一次夜里下着大雨,有病人上吐下泻,家属找上门,苏名强二话不说就出门。

有一年大年初三,下着大雪,天特别冷,苏名强照旧出诊,但帽子却被大风刮掉,自此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已经40多年了,现在天一冷风大些,他都要保护好头部,防止受凉。

传承责任,践行医者仁心

苏名强的责任心和医者仁心受到肯定,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村里人也很信任他,有人生病就会找他。“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没有跟谁红过脸吵过架,一有病人上门,总是毫不犹豫地救治。”苏名强三儿子苏朋称,父亲话少,更多的是身教。“我从父亲身上学到很多做人行医的道理,我也这样要求自己。”现在,苏朋是洪园社区卫生室的一名医生,他坚持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心为居民服务。

退休后的苏名强选择养花打发时间,现在还是社区老年民乐团的一员。“我学了二胡和扬琴,我学得慢,就把乐器带回家,平时多练练。”苏名强告诉半岛记者,他之前参加过社区的纳凉晚会,给居民送去欢乐。

新闻推荐

城阳迎来“全业态”广场——北大门 占地6万平方米打造“九大中心”,“全业态”模式引发业内关注

买家具、买建材、买配饰……“装”家过程中要买的东西太多,消费者常常要往返多个卖场,往往疲惫不堪。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能为您提供与生活相关的“全”服务,给力吧?2018年5月,在城阳世纪美居原...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雪天落下头疼病,依旧出诊写真情 洪园社区老党员、老乡医苏名强始终坚持医者仁心、与人为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