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最近青岛又冒出了一件疑似“天价大虾”事件。有网友发微博称,7月26日晚,在青岛遇到“海鲜黑店”,被出租车司机告知的70元/斤的龙虾结账时价格为368元/斤,点的一份2.6斤的龙虾椒盐三吃,被收了956.8元。对此,青岛崂山区相关部门发布情况说明称:经查,该餐厅采用标价签与价目表方式标价,符合明码标价规定。(长江日报)
似乎只是一场虚惊,“天价大虾”第二季,终究没有在青岛发生。梳理这一事件的整个进程,很多人已经将之称作“反转”,但换个角度理解,这又何尝不是一步步“逼近真相”呢?其实,从最初的爆料到之后的澄清,各方关于此事的“事实性描述”部分实则都是一致的。有所区别的,只是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定性和解释。而恰是这种不同“结论”都说得通的局面,表明此事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青岛崂山区调查、回应称,该店明码标价、自由消费,符合规定……这一判断当然没有问题。毕竟,此次争端,并没涉及到价格欺诈、强迫消费等情形,相较于之前的“天价大虾”事件可谓温和许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事的核心争议并不是餐厅是不是存在价格违规,而在于“被出租车司机告知的70元/斤的龙虾结账时价格为368元/斤”——作为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涉事的出租车司机至今没有被找到。
在很多城市,出租车司机当托带客、收取回扣,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此次发生在青岛的龙虾消费纠纷,是不是同样也有着类似的故事,无疑值得深究。在这一疑问被彻底厘清之前,我们仅仅只能说涉事餐厅不存在“价格违规”,而不能说它完全不存在“违规”。按照既有法律,包括带客进店吃回扣的出租车司机在内,所有形式的托儿,其本质就是利用虚假信息蛊惑消费者,这已构成了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青岛崂山区政府的情况说明中表示,针对被提及的出租车司机,交通部门正在进一步深入排查。在这一线索被真正弄清楚之前,动辄将此事说成是“误会”“乌龙”,显然都言之尚早了。诚然,牵强附会地将这次龙虾消费纠纷说成是又一次“天价大虾”事件有失公允,可是草率地在全部信息公布前就“当然选择原谅”,同样也不够明智。
试问,怎样才是一家合法合规、正派公道的餐馆?之于此,明码标价只能算是底线要求,而诚实经营、正当竞争也理应是必须满足的基础标准。对职能部门来说,负责任地回应每一起消费纠纷,才能真正打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新闻推荐
序号演出时间演出地址演出形式和单位108月19日19:00汉口路88号盛世豪庭青岛歌舞剧院208月22日19:00汉口路88号盛世豪庭社会团体-流行音乐309月12日16:00南口路85号网球场社会团体-综艺(一)409月2...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