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一位手拿函授学历的年轻人,敲开了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的大门;十多年后,这位年轻人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汽车装配工成长为汽车生产工段长,对上万个汽车零部件的安装了然于心,频频在国家组织的同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凭借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在汽车故障的排除领域,成为无人替代的能手。
草根装配工连续逆袭
苗立岐出生于1987年,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人。可能是骨子里秉承着东北人的血性,属兔的他,在工作中却有着虎一般的干劲。
时间退回到2005年的6月,怀揣着函授大学的本科学历,苗立歧成为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总装车间的一名汽车装配工。汽车装配工的工作,一天工作8小时,根据工作需要,还要白班夜班两班倒。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后,业余时间里,苗立歧开始过上了边上班边恶补技能的生活,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汽车构造、故障分析、装配技巧等知识,经常是躺在床上,梦里还在背诵学习到的内容。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就脱颖而出,三个月后就成长为班组长。
到了2009年,短暂的4年过去,苗立歧把中汽修中高级证、电焊工中高级证、汽车装调工技师证、函授学历毕业证已拿到手。2008年,他在五菱荣光新产品项目工作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生产工段长,正式成为一名生产管理人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名普通的汽车装配工成长为工段长,这在整个集团内部也不多见。”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总装车间经理张文涛说。
排除故障靠耳听目测
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位于黄岛区江山中路,公司一共有5000多名职工。提到苗立歧的名字,几乎每一位员工都会竖起大拇指。“整个汽车整装车间一共有三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分四个工段,每个工段上的装配工从事的零部件安装都不一样,苗立歧的神奇之处在于,任何一条生产线,任何一个工段的工作,他都能胜任。”总装车间经理张文涛说。
熟悉汽车整装工作的人清楚,一辆汽车往往包含上万个汽车零部件,只有熟悉了每一个汽车零部件的安装,才能胜任汽车故障排除工作。“扫一眼,我能判断汽车内饰的哪一个螺丝拧得到不到位,用耳朵听,能判断发动机的异动是因为哪个零部件导致的。”苗立歧说。
2012年,他代表公司参加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装调工项目,荣获第二名,被授予“青岛市操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和“青岛市技能工人先锋”称号。2014年,他参加了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荣获个人优胜二等奖,被授予“全国操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以苗立歧的技能,可以胜任三条生产线的任何一个工段。作为生产工段长,目前他带着53名员工,负责汽车内饰零部件的安装环节。记者在生产线上注意到,汽车内饰安装环节,与车壳生产环节衔接。车壳从生产线上下来后,内饰安装工人开始组装内饰中的零件。“整个内饰环节的安装,一共涉及到400多个零部件,最小的是纽扣大小的胶塞,最大的则是前悬挂部件,都要靠手工来完成。”苗立歧介绍说。安装工人既要保证每一个零部件安装恰到好处,又要适应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刚毕业进厂工作的时候,生产线的生产节拍比较慢,一个小时大约能过16到18辆车,现在的生产节拍大大加快,一个小时要过42辆车。”苗立歧说。
寻找缺陷鼓捣小发明
熟悉了整个汽车生产线的流程,对每一个零部件的安装了然于胸,但苗立歧并不满足。在工作生活当中,他还不断反思公司现有的生产线当中还存在哪些可以改善的环节。
“在装配过程中,其实需要各种辅助工具,有了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工人的体力,保证把最好的精力发挥到汽车零部件安装中去。”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琰说。
就在去年,苗立歧向公司上报了四项个人发明专利,今年也已经提报了一项。因为看到在汽车备胎的安装中,员工都是用手托举到车底下,重复的劳动非常累胳膊,苗立歧就利用气缸做成了一辆小车,他把备胎放到小车上,轻轻地一按控制阀,汽车备胎就会传送到底盘安放备胎的位置,不仅节省了员工的体力,而且还把装配效率提高了一倍。
在总装车间担任工段长至今,苗立歧已经编制完善了3种车型的配置工艺流程,并配合质量工程师为控制车间的质量缺陷出谋划策,完善工艺流程,使生产线一次下线合格率从85%提升到了98%。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一条生产线可同时生产三种车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文/图本报记者王爱科
■匠人匠语
一辆汽车包含上万个零部件,造成汽车缺陷或是因为单一零部件的问题,或是若干零部件缺陷造成系统的问题。国际上频频发生的汽车召回案例中,有些就是因为单一零部件安装缺陷导致,在我把关的生产线中,决不能让下线的汽车因为一个零件安装不规范而存在召回隐患。
——苗立歧
新闻推荐
在周三结束了足协杯比赛之后,14日青岛中能将在联赛第九轮客场挑战贵州智诚。此前遭遇魔鬼赛程的中能,出人意料地连胜冲超热门大连一方和天津权健,球队目前士气正高。反观智诚虽然近期同样强势反...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