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画展海报
陈坚《塔吉克新娘》(97cm×65cm),2008年作▲陈朝生《蓝盘》(108cm×59cm),2003年作
陈勇劲《后场》(112cm×80cm),2011年作陈流《丛之一》(78cm×108cm),2014年作推陈出新”——陈坚、陈朝生、陈勇劲、陈流纸上作品展将于5月21日下午3时在位于青岛市东海东路58号极地金岸娱乐港C1的嘉利艺术空间开展。作为嘉利艺术空间的开馆首展,该展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次水彩艺术展的四位艺术家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推陈出新”的意志和眼光,对水彩艺术的历史和当下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水彩艺术的实践,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度和面貌,推动了中国水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展览开幕仪式之前即5月21日上午9:30至12:00,嘉利艺术空间还将举行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研讨会,与艺术爱好者共同探讨水彩画的现状与未来。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前往参观欣赏。本次展览由华泰企业集团吉利新能源友情支持。
本报记者关瑛
■名家荐展
艺术本无所谓大小,但是确实有大画家与小画家之分。我们所说的大画家,至少对于绘画的发展具有一种宏观的认知和当代的自觉,更具有一种将某一绘画门类带入当代语境的紧迫感。中国当代水彩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扬弃陈旧的绘画样式,以个性化的解读和阐释方式拓展水彩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处在这一历史情境下的水彩画家,不应局限于个人的小天地,要关注社会、人性和文化,在艺术语言上要向其他画种开放,吸收营养,对那些体现了公共认知与时代性的图像进行重新诠释,融入对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精神与生存状态以及文化角色的解读。
“推陈出新”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它与“百花齐放”连用,曾经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上,成为一个特殊的文艺繁荣时期的象征。所谓“推陈出新”,并非将过去的一切推倒,重起炉灶,而是指去掉传统(各种传统,特指文化艺术)中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传统向新的方向发展。这里面不仅有发展的指向,更有继承的理念,是在梳理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这里的关键,并非要不要传统,而是指如何认识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正是对传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的深度不同,决定了“推陈出新”的范围和深度,也影响了“推陈出新”的力度和成就。
本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无论其当下达到的艺术成就如何,他们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推陈出新”的意志和眼光。对水彩艺术的历史和当下,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从各自的角度,进行水彩艺术的实践,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度和面貌,推动了中国水彩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总体而言,四位优秀的水彩画家,虽然各具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语言特色,但他们共同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是生活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他们以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艺术语言,将中国当代水彩画提升到了一个丰富含蓄而哲思邈远的层面,为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独具价值的表现方式和审美形态。
四位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表明中国水彩画艺术创作中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所具有的可能性,也是当下中国水彩画界正在努力探索的东方艺术中的写意精神与品格。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超越了写生对象的再现性真实,充分发挥了水彩画材料与色彩的特性,由艺术家主观性的激情所启发,以大开大合地纵情挥洒,表现了天地鸿蒙的抽象意境,传递了大自然的神秘声音。可以说,四位艺术家的“推陈出新”,正是源于他们多年行走于中国大地持续写生所积淀的对自然的深入感受,是一种主体激情的迸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转换。从他们的艺术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创作的脉博,感受到一代水彩艺术探索者的执着热情与高远胸怀。殷双喜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新闻推荐
第二次出国参与救援,每天工作12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驰援厄瓜多尔的李延照回来了
李延照(右)和当地人一起搭建帐篷。(照片由本人提供)9岁的女儿到机场迎接李延照。本报记者徐军摄5月14日下午,当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走出航站楼时,在这里已经等...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