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中午,电子学校南校考点,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们陆续走出考场。本报记者何毅摄5月14日,山东春季高考迎来最后一关——文化课考试。和夏季高考的情景相似,考点外围满了家长。“不管春季高考还是夏季高考,能考上大学才是好。”一位家长这样说。随着普高生可兼报春夏季高考,春考对口的本科大学越来越上“档次”,这条路成了不少学生的选择。逐渐被带火的春季高考今年首次迎来尖子生——“3+4”考生,学生素质提高了,专家形容它已经戴上“皇冠”,而春考背后的职业教育也在春天里大跨步前进。
老师校长也来助阵
14日上午8时30分,离第一场语文考试开考还有半个小时,青岛电子学校考点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对比每年6月初的夏季高考,在陪考阵势上一点也不逊色。
春考的陪考大军不光有家长,老师和校长也来了。“加油,一定可以。”一位拄着拐的老师在不停地鼓励学生。从开考到第一场结束,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副校长李祥新一直在考点附近等待,“这是学生能否顺利升上大学的机会。特别是今年,山东首批‘3+4’试点的学生升本科,文化课考试这最后一关颇为重要。”李祥新说。
上午11时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与夏季高考有人哭有人笑比起来,春考的学生们都面带笑容。“总体感觉语文不难,我不紧张,反倒是在门口等待的老妈太过紧张。”考生小王轻松地说。
人数下降,热度不减
从报名参考人数来说,今年春季高考有所减少。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今年春季高考报考人数98855人,比2015年减少1.1万人。青岛共有考生7734人,比去年少了3928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处处长刘建东表示,春考人数减少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山东省政策要求考生春夏季高考可以兼报,分流了一部分中职生。第二个原因是三二连读计划的逐年增多。”刘建东介绍,“三二连读”是考生升入中职就读3年,不用考试直接升入对应的高职学校,这分流了一部分春考生源。据悉,青职院去年“三二连读”升入大学段的学生有240多人,今年激增到了600人左右。
“春考人数减少并不代表春考热度减退,这说明考生更加理性地选择升学的方式。但春季高考越来越被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岛城一所中职校长表示。山东省春季高考分“知识”和“技能”两部分。招生计划含本、专科(高职)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计划,今年共有农林果蔬、畜牧养殖、机电一体化、护理、财经、学前教育等19个专业类别,考生任选其一报考。
“总的来说,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是最有吸引力的。”李祥新认为,随着“3+4”考生加入这个队伍,春季高考真正迎来了一批文化成绩好、专业技能又不错的生源。
■“3+4”考生想踩着春考的梯子,继续读研
原来,中职的毕业生在高中段毕业后直接就业,或采取“三二连读”升到专科。高中毕业进入社会,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即便专科毕业后也不占学历优势。这种窘境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今年这种现状正式打破。
“青岛职业教育从原来以培养学生就业为导向,渐渐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向发展。”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口中的职校生职业能力,很大程度上说的是通过“3+4”形式打破升学“天花板”。
“学生既能通过春季高考进入本科层次,又能在高中阶段接受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具有本科学历背景的职教人才前景非常好。”三年前,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的学生家长孙女士就是抱着这个想法,让自己的儿子“吃了螃蟹”——尝试了“3+4”试点,虽然这些年也有能不能顺利升入一本的担忧和压力,但中职教师的负责与“3+4”转段的充足计划,让她安下心来。
14日下午考试结束,记者在电子学校考点随机采访到了10名“3+4”考生。当问到如果顺利升入本科,毕业后想干什么?有7人说想再考研究生。“考研究生是我的目标,这在原来的中职学生中是不可能的。但‘3+4’让我有机会尝试更高的学历。”山轻工考生小范的“3+4”的专业是数控,相比这个专业的良好就业前景,她更关心能通过这种捷径升入好的本科。当然,3年的中职学下来,她也深刻意识到既有良好学历背景又懂技能的重要性。“研究生毕业后,我准备直接进公司就业,毕竟数控更加偏重技能,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小范说。
■普高生突击学技能,借机上个好本科
除了从今年起增加的“3+4”考生,越来越多的普高生转投春季高考来冲击本科,也是近几年的热点和焦点。拿青岛16中来说,今年高三毕业生500人左右,参加春季高考的有45人,去年是42人。放眼岛城普高,青岛三中、二中分校、66中等都有相当分量的学生争吃春考“蛋糕”。
14日,青岛16中的考生张明(化名)在青岛旅游学校考点参加升本最后一战,颇有点“背水一战”的意味。对于张明来说,这是他考上本科的最好机会,回想起过去近一年的辛苦准备,更让他坚定了信心。时光回到去年,张明升入高三,理科成绩好、语文等学科成绩差的他开始考虑出路问题。除了学校老师动员,他也和家长适时跟进了解春季高考。
“他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都名列前茅,我认为他转型技能,走春考的路子很适合。”张明的妈妈崔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张明选择夏季高考,按照整体成绩,考上本科有难度。但文化课成绩不错又成功突击技能考试的话,走春考能上一个好的本科。
综合考虑,张明找到青西新区一家职校,报考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对于从来没接触机电的普高生来说,还是吃了不少苦头。“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不过3月份的技能考试,他成绩不错,230分满分考了211分。接下来就看他的文化课成绩了。”崔女士说,普高生转投春考虽然是升本的捷径,但真正走下来也很辛苦。
■利好整合普职资源,青岛力挺春考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春季高考将逐渐告别以往“差生走春考路”的问题,迎来实质发展。
今年,青岛创新性地进行改革,中职与普高首次联合开办普职融通实验班。实验班设在中职,共有6所局属中职和4所普高尝鲜。4所普高是青岛19中、青岛15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二中分校、青岛6中。每所试点中职学校拿出1个骨干专业的1个班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注册职业中专学籍,学制三年。试点中职优先为合作的普高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开展技能辅导,试点的普高帮助中职优化实施公共文化课程。
今年青岛还在66中创新试点招收2个“综合育人班”,也让普高生瞄准春季高考的道路实现突破。在支持普高学生参加春考上,青岛今年再出台措施,进一步放宽普通高中转入职业学校的相关条件,“将转学时间由原来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开学之前,延长到高二下学期放假前两周办理。”王铨说,同时也鼓励更多职校为转入的普高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
■意义
春考新改革
破解“高考独木桥”
根据省教育厅消息,山东省春季高考的新改革将从2020年开始实施,总分都是750分,但2020年将要实现的新春考将更重视学生技能水平,技能考试分数比原来增加了200分,这也是整个山东高考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省教育厅表示,让学生走春季高考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基础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山东省探索的春季高考模式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将使其更为优化,与夏季高考一起构成具有山东特色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系。
这也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这种模式突出了考生专业操作能力的考核,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就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这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实际,也能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这对全社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春季高考的热度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它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春天下的一颗好种子,将带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人才结构。”岛城一位中职校长认为,春考的进一步改革也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良好的升学模式,戴上“皇冠”的春考将逐渐与夏季高考看齐,破解“高考独木桥”的窘境。
本版文/本报记者魏海洋
新闻推荐
城阳污水处理厂三期通过环保验收正式投运 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将达15万吨/天
本报讯(记者栾英杰通讯员张明媛)近日,记者获悉,城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位于双元路以西、墨水河以东,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占地面积6.44hm2,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50000m3/d,污水处理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