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冬幸福的一家人。提起潘成冬,不仅新河镇前潘家村周围村庄的百姓交口称赞,就是整个新河镇了解他的人都会伸大拇指。他们一家父妻和睦,家庭和美,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惹人羡慕。
夫妻和睦,家庭和美幸福
据了解,潘成冬兄弟姐妹8人,4姐妹都出嫁,其余3个兄弟离父母住得也远,就潘成冬、王守美夫妻离父母最近。“我们家和父母家就是前后屋,这么些年来,早晚去父母家照顾老人已经成了我们夫妻的习惯。”潘成冬表示,自从兄弟姐妹们都成家立业后,他家便成了兄弟姊妹和外甥、侄子侄女的“驿站”。
潘成冬告诉记者,“驿站”的站长是妻子王守美。“每逢节假日,我们家里满屋子都是人,这些时候也是老人们格外开心的日子。”潘成冬说,“为了能够让大家吃好喝好,妻子王守美可就忙了,烧水沏茶、炒菜做饭,全是她的活,可她一点怨气都没有。”每逢这个时候,邻居们都特别羡慕。
孝敬老人,家庭成幸福中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4年春天,潘成冬开车去新河镇驻地办点急事,在躲避路口骑电动车的妇女时,自己撞在路旁的大树上,造成股骨骨折。“我在文登骨科医院动了手术,住院期间,村里240户村民,除了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外,几乎全村家家户户都大老远地跑去医院看望我,盼望着我快一些康复。”潘成冬说,他真是没有想到,村民们对他如此厚待。
据介绍,潘成冬的“好人缘”正是他辛劳付出的回报。“当我们村计生主任再次去医院看望他时,计生主任告诉他,村民因为他受伤住院比以前干活更积极主动了,各项工作进展得很顺利。遗憾的是,他在受伤之前亲自动手在村庄街道栽的樱花开了,他没看到。
据介绍,同年9月份,潘成冬的母亲心脏病复发,刚刚扔掉拐杖、行走还不方便的潘成冬一刻也不离开母亲,搀扶着老人到医院各个科室检查化验。“等老人安稳住上院躺在病床上时,哥哥也累瘫在病房外的排椅上。”潘成冬的妹妹告诉记者,“在去医院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知道他行走还不方便,都不让他去,可他觉得不来内心就愧疚。”
随后,兄弟姐妹好说歹说,劝潘成冬回家休息,并让王守美回家照顾他。知夫莫过于妻,王守美一下就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我在他耳边说,你安心回家吧,我不回家照顾你了,我在这里好好照顾咱娘,潘成冬才答应回去休息。“王守美告诉记者。
由于潘成冬夫妇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老人,受到兄弟、姐妹的钦佩,节假日老人去潘成冬家等待孩子们看望他成了习惯,因此潘成冬家也成了兄弟姐妹8人和孩子们的幸福中心。
家庭和谐,传承美好家风
据介绍,潘成冬王守美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已经结婚了,青岛港湾学院毕业后,参加了全市乡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由于笔试和面试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被李园街道投资服务中心录用。”潘成冬介绍说,“儿子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农业大学。”
当邻居咨询王守美用什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把俩孩子教育得学习成绩这么好时,王守美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方法。“我就是常常和孩子说,你们也看到了你们的叔叔大爷姑姑以及哥姐、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节假日都愿意到咱们家里来看望你爷爷、奶奶,不是因为咱家经济条件好,而是我和你爸爸不惹你爷爷、奶奶生气,而且还常常哄你爷爷奶奶开心欢笑。“王守美说。
据介绍,王守美还特别注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百事孝为先。要学会做事,首先得要先学会做人。”王守美经常教育两个孩子,“你爸爸小的时候是你们爷爷奶奶照顾的,就像是我和你爸爸照顾你们一样。现在你们爷爷奶奶老了需要人照顾了,我和你爸爸就应该好好照顾他们。有一天我和你爸爸也老了,要需要你们照顾。到时候你们拿什么照顾我俩啊,那得有能力。怎么才能获得这个能力,唯有努力学习、奋斗,有所作为。”如今,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尊师重道,礼貌有加。
文/图本报记者郭微微本报通讯员崔柳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5日讯(记者马正拓通讯员杲怡)记者15日从公交市北巴士分公司获悉,为了优化高峰时段公交车辆运行,让乘客出行更加便捷,自5月16日起,青岛公交206路、228路、310路、375路增发区间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