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莱西新闻 > 正文

花饽饽博物馆里感受乡愁记忆

来源:青岛早报 2019-01-07 06:07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胶东第一家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在莱西水集街道正式开门纳客。据介绍,馆内珍藏实物368件,有不同时期小麦种植的生产工具、馒头制作工具,还有花饽饽文化的史料。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让当代人重拾尘封的乡愁记忆,更让青少年了解乡村农耕记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馆内还有不同风格的面塑作品50余件,对研究胶东一带农耕文化历史、民俗等有着重要意义。

花饽饽成胶东人的记忆

在胶东一带,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人生经历中的满月、百岁、婚礼、寿礼等礼仪上,各种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大花饽饽”,便会在各家各户飘然而至!或馈赠邻里亲友,或祭祀供奉,皆取如意吉祥、祈福消灾之美好愿望。 “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既好吃又好看的花饽饽,成为世世代代胶东人的记忆。

花饽饽亦称“花馍”“面塑”“民间面花”,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饽饽与百姓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与民众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审美情趣相依附,并且它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民生、民情。因此,胶东大饽饽技艺传承人迟金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对面塑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建设以花饽饽为主题的博物馆,对展现历史,教育后人,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所“活”着的博物馆

很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大多都是以收藏物品、观赏为主,而胶东花饽饽文化博物馆更加注重体验性,被誉为是“活”着的博物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仅石碾、石磨、石臼等农具可以现场操作使用,而且馒头的各种制作模具也是应有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馆内的教学体验区学习,从和面、揉面到塑型,孩子们乐此不疲,尤其是对各种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十分着迷。

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讲,博物馆极强的体验性为“亲子游”打下基础。“这几天我们接待了很多家庭,上午大人带孩子学做花饽饽,蒸熟的馒头可以吃也可以带走,小朋友可开心了!”迟金燕介绍,他们目前已经与青岛大学、鲁东大学、山东省烹饪协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建立了合作,下一步将成立花饽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花饽饽花样创意研究中心和健康养生研究中心,让花饽饽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每个馒头都是艺术品”

在胶东民间,花饽饽艺术“大师”人才辈出,迟金燕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迟金燕的梦想,源自于儿时对姥姥的“崇拜”,记忆中姥姥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慈祥老人,做出来的花饽饽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缺衣少食的年代,姥姥每次给她解馋的“花饽饽”,她都舍不得吃。据她母亲说,姥姥家祖上几代都是做花饽饽的,在胶东一带颇有名气,她家的花饽饽曾经是祭海节、山会、庙会等盛会中祭品的“特供”。

“老手艺是在不断创新中传承下来的,每一个馒头都堪称‘艺术品’。比如‘虎虎生威’‘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吉祥如意’……每一个馒头有一个动人的名字,而且寓意深刻。 ”迟金燕介绍,他们与高校的专家教授一起研究改进了花饽饽的用料和配方。采用劲道的上等面粉,营养师配以山鸡蛋等特殊原料,确定秘方,颠覆传统口感,扑鼻的麦香咬一口就能“粘”住嘴巴。在花色上,全部采用菠菜、火龙果、紫薯、南瓜等蔬菜和水果为原料,不仅色彩质朴自然,而且营养丰富,非常好吃。 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吕书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西市中医医院成为“人伤无忧”试点医疗单位

莱西市中医医院正式成为“人伤无忧”试点医疗单位。为适应国家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切实保障被保险人与患者的切身利益,实现...

莱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饽饽博物馆里感受乡愁记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