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恒照展示两本数学手抄“秘籍”。文/图半岛记者邬明洋
今年64岁的崔恒照是莱西市沽河街道沈家庄村一位普通的村民,虽然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崔恒照靠务农为生,但他却自小就是个十足的数学迷,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从28岁时就坚持自编小学数学应用题,在36年的时间里,他一共独立编写了200多道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并给出了详解和简解两种解题方法。如今64岁的他,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多年来的数学教师梦。
历时36年自编数学题目200余道
“这两本手抄数学题目及答案的详解和简解,是我30多年来思考心血的集结。”采访中,崔恒照向半岛记者展示了两本数学手抄“秘籍”。半岛记者看到,这两本手抄本每页都进行了排序,每个题目也进行了编号,两本加起来共有300多页,一共200多道题目,这200多道题目分为《解说题》、《四则运算》、《难题详解》三个部分,每道题都配有详解和简解,为了能让学生弄懂这些难题,他把这些大部分题目都进行了详解,把每个数据每个式子的来龙去脉都说的明明白白,简解是在详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快速的计算方法。这两本“秘籍”有前言、有教学设计、有尾声,崔恒照自己把他们命名为《数学参考书甲本》、《数学参考书乙本》。
“我从小就是个数学迷,上初中的时候我经常替老师讲数学课,我从1982年就开始编写数学题目了。虽然我人在地里干活,但脑子里却想着数学,思考着题目的设计。”崔恒照介绍,1974年他从原来的夏格庄高中毕业,1977年开始当数学老师,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教学,离开了学校。虽然离开了数学教学岗位,但他仍然不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从28岁开始,他就开始研究小学数学课本,开始尝试自己编写数学应用题。为了设计出不与小学教材雷同的数学题目,这些年他把小学数学教材正装本(必学)看过了无数遍,新课堂、一点必通等教辅资料也研究了无数遍,为了出题不打扰家人休息,他在村子的南面又租了间破旧的小屋,经常晚上钻研到12点,有时候下雨第二天早上不用干农活,他就研究到两三点。
“他高中时数学好在全班是出了名的,我们高中同学都印象深刻。”作为崔恒照高中时期同班同学的王福先告诉半岛记者,他们在2017年5月举行的夏格庄高中七二届三班同学聚会上,班上大多数同学都还对崔恒照数学成绩好记忆深刻,“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常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有益学生训练数学思维的灵活度
“我编的这些题目基本上都是小学数学题目中的一些思考题、附加题,把这些题目研究透了,课本上那些普通题目就再简单不过了。”崔恒照打了个比方,一个人要是能够挑起100斤的重担,那他挑起80斤的担子肯定很有把握。在写给数学强智学生的一封信里,他这样写到:有好多意义深厚和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往往存在于数学之中,要掌握广泛的数学知识,要探究出深刻的数学道理,就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数学题,还要学习些课本外的思考题、附加题,若能适当地学习些难题深题,不仅不耽误学习课本知识,,还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我的这些题目都不用方程式来解答,都用数字算式能解答。”
“他这类题目有点类似于奥赛的题目,对思维要求比较高,也是比较有难度的题目,应该说对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一定的帮助。”半岛记者将崔恒照的部分题目提供给了青岛市一知名高中数学教研员,这位不愿具名的高中数学教研员表示,这位老农民的钻研精神的确值得赞扬,应该说这些题目的解答方式他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运用的是小学代数的观点去解决难题,但他这种思维方式有难度,一般学生的水平要理解这个思维过程是不容易达到的,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这个抽象的过程就强化了思维的难度。
希望能再圆数学教师梦
“多年前我中断了数学教师的生涯,现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将我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传授给有需要的在数学方面有兴趣的强智学生。”64岁的崔恒照如今有些年龄上的焦虑,他28岁开始编写数学题目时字写得工工整整,而如今由于眼花字迹也越来越潦草,他曾经想过把自己的两本“秘籍”交给出版社印刷成册,也让他多年的心血能够供后人研究,但由于高昂的费用让他望而却步。
“我的这些题目也很具有现实的实用性。”崔恒照介绍,在儿童分苹果的题目中利用对应率来解人均数,这种题要是学活了,这种对应率在各种运动的机械中是经常用得着的,他希望一些在数学上有天分的学生能够通过他的题目在计算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加深认识,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活学活用到现实生活中。
新闻推荐
从“分”的消失到“分”的出现 莱西70岁退休老教师见证支付方式日新月异的变化
史大通展示收藏的分值、角值的人民币。[“激荡四十年·莱西谱新篇”]文/图半岛记者李云天“自1978改革开放后,钱...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