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莱西新闻 > 正文

不老沽河水滋润璀璨“非遗”花,不老沽河水滋润璀璨“非遗”花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2-24 02:56   https://www.yybnet.net/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憨态可掬的木偶,神奇的黑陶器……沽河两岸的先祖们留给了我们太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些古老的手工艺也在受到时代的冲击,但总有那么一批坚定的传承人在守候着这些沽河边的瑰宝。

600年叶家窑传承至今

记者来到胶州李哥庄镇冷家庄村,推开村委会东侧的一扇房门,一间普通的平房内,今年68岁的叶广德和伙计们正在忙活着。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转动的陶泥,以至于没有注意到陌生人的到来。他们时而双手紧握,时而手指轻捏,仅靠着一双手和一个转盘,一整块形状不规整的陶泥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成了一个造型美观的罐子。“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打扰,出现一点纰漏前面的功夫就全白费了。”村主任叶守坤小心地提醒记者。老人家的专注让人不忍打扰,只能守在一旁静静地观看老人的制作技艺,直到制作完了手上的这个泥胚,老人才稍微放松了一下与记者交谈起来。

提起黑陶的历史,叶广德表示这还要从600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说起,黑陶的发展和冷家庄这个村子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叶广德告诉记者,600多年前受困于生计,许多云南地区的居民往北方地区迁徙,他们的祖先叶氏就是那个时候从云南迁往北方的部族之一,在叶氏先祖中一直流传着一项神秘的技艺,就是现在黑陶的制作技艺。叶氏部族在迁徙到大沽河沿岸的冷家庄村时,发现这里有水有耕地,适合人类居住,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了,并将这项制陶技艺传承下来。和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不同,叶氏部族沿袭了在云南地区的劳作方式,由家中的女子外出耕作,男子则在家中制作陶器,有了大量的壮劳力,冷家庄的黑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快,族人制作的陶盘、陶碗、茶具等陶器很快便名声在外,成为当时非常出名的“叶家窑”,在那个时期制陶成为村里9成以上家庭的主要谋生手段。直到新中国建国后,“大包干”之前,制陶还是村子的支柱产业,“叶家窑”的黑陶占据了当时青岛地区70%的陶器市场。

黑陶离不开沽河黑土

叶家窑生产的陶器广受市场好评,分析其中的原因,叶广德大方地告诉记者,以往这个属于商业机密,不是本族的人是不会透露的,但现在这个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当着众人的面叶广德说出了叶家窑制陶的秘诀。“手法就是那么些手法,这个你也看到了,就是一个经验的积累。只要有师傅教,再勤加练习就能学会。叶家窑的精髓除了制作手法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用沽河的黑泥。”叶广德说,叶家窑的陶器之所以手感细腻,不易开裂,最大的秘诀就是在选材上。在材质的选择上,冷家庄叶家窑只使用沽河旁的黑陶土,这种材料主要分布在村东北地下四五米处,前30厘米为黑陶土,后30厘米会挖出红色的陶土,这种陶土又被村里人称为“橙泥”,这两种陶土混合后经过筛选、沉淀等工序制成陶泥后,质感非常细腻,被叶广德戏称为“即使放到嘴里嚼都不会碜牙”。

“制作叶家陶器,没有沽河泥是万万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祖先会选择在这个地方定居。”对于祖传的这门技艺,叶广德相当骄傲。将黑陶的制作精髓公诸于众是不是有些不妥?叶广德对此并不担心,因为即使得到了这两种材料,但如果不懂配制的比例也是不行的。

黑泥巴如今玩出文化味

在冷家庄村委会黑陶艺术品展示大厅里,记者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黑陶制品。“这种大咸菜坛子我们从600年前就开始用了,现在还在用这种坛子。”拿起一只顶部加盖的大黑陶罐子,叶广德告诉记者,咸菜缸、饭罩子、茶壶,这些样式的黑陶就是以往村里用得最为广泛的黑陶制品。这些黑陶制品之所以远近闻名,不光是制作样式比较精美,更是因为这些陶器具有神奇的功能。叶广德向记者展示一只陶土制作的茶壶硬度刚好,敲击可以产生金属碰撞的声音,将茶壶内注满水,用拇指压住茶壶盖上的透气孔,将茶壶360度旋转不会有一滴水漏出。除了硬度和密度优于市场上的其它陶器外,冷家庄黑陶还有项功能是不能不说的。“就拿这个饭罩子来说吧,用这个蒸馒头,馒头不会因为水蒸气的缘故而出现水泡。靠着海边住的人家,要是屋里长期潮湿,摆一个这样的饭罩子,还能吸收家里多余的潮气。”叶广德告诉记者,这些并不是信口雌黄,而是经过专家论证的。明清时期叶家窑陶器已经被作为宫廷贡品。

在展示厅的另一边,记者看到这里有造型精美的黑陶花瓶,仿古的黑陶酒杯,厚重感十足的黑陶磨盘……这些器具的造型和工艺水平都要比之前看过的生活用黑陶高出一个档次。对此村主任叶守坤表示,这些就是冷家庄黑陶的未来,“现代社会,各种材质的生活器皿层出不穷,厚重的黑陶器皿就显得有些笨重了,所以我们还是想将冷家庄黑陶往工艺化的方向发展。”拿着一只镂花的黑陶瓶叶守坤对记者说,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这条工艺化的道路走得还算顺畅,老艺人们做出的黑陶工艺品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叶家窑只剩4位老工匠

在叶广德儿时的记忆里,叶家窑曾经是繁荣的象征,祖祖辈辈制陶卖陶的热闹景象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但如今的叶家窑已经没有了往日繁荣的景象,工匠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现在加上我,村里一共只有4个人会做黑陶,而且都是老头了,大都已经做了半个世纪的黑陶,怕是再过个几年就都做不动了。”谈起叶家窑的未来和传承,叶广德有些惆怅。

“这个活确实太累人了,年轻人谁愿意来学这个。”叶广德无奈地告诉记者,陶器制作的优劣几乎全部取决于工匠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手感,除此之外烧制也非常关键,烧制时间多长、火候多大在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而这杆秤单凭口说或者书写都无法交给学徒,只能在长时间制作的经历中摸索探寻。由于黑陶制作时间长,成本大,在塑料、薄金属等新材料和现代制陶业的冲击下,冷家庄的传统制陶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没有年轻人再愿意花功夫学习这门土得掉渣又看不到多少回报的传统技艺。

沽河黄泥做出大文章

小小黄泥团,使用几个大小不同的竹签,经过一系列揉、团、塑、戳、捏之后,一个生动的人物头像就诞生了,加上身子后更加栩栩如生。这种铅灰色泥土制成的小人,胶东地区的人根据方言,亲切地把它称为“糨模人”。而它的制造者就是家住莱西的民间泥塑艺人,被业内人称为“泥人李”的李泽志。

4岁起跟随祖父学习泥塑,李泽志已经做了37年。他告诉记者,一个泥塑制造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技法熟练的工匠从选泥到制成泥塑通常也要一周时间。取回沽河黄泥晾干后筛选,砸碎去杂质,取细泥放进用粗布做的布袋中扎紧,再放到水缸中泡透。泡透后用手拖动布袋进行漂洗,洗出的泥浆搁置沉淀后,用手不停地和、捶打,就得到了捏制泥人所用的泥料。在泥塑200多年的制作历史里,一直传承着这传统的工序。2012年李泽志带着自己的“糨模人”走进澳门的“卢家大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目前莱西泥塑已入选莱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千年木偶戏唱出国际范

伴随着阵阵欢快的音乐声,台前的木偶或展翅高飞,或扭头摆臂,憨态可掬的形象让台下的观众无不拍手称快。每逢莱西水集大集的时候,在莱西木偶艺术馆门前,李泽志经常会召集伙计们为大家表演木偶戏。2009年莱西木偶戏入选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莱西市文物管理所的资料中,它的历史要上溯到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是国内公认的木偶艺术鼻祖。从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可以考证早在西汉时期,木偶戏便在沽河两岸风靡开来。

2010年8月,青岛第20届国际啤酒节巡演,莱西市木偶艺术团获得组委会颁发的 “最佳表演奖”;2010年除夕,他们走上了青岛电视台的春晚舞台;2011年夏天,国际木偶联合会向莱西市木偶艺术团正式发出了邀请,欢迎他们参加上海国际木偶节;2012年6月,他们又给亚洲沙滩运动会助兴;如今木偶戏在青岛劈柴院剧场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

“泥人李”传承三非遗

除了泥塑和木偶,李泽志还能在葫芦上雕画。李泽志出身泥塑世家,从小与泥巴为伍,但闲暇之余对同为“莱西民间四宝”的葫芦雕刻也产生了兴趣。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候,为了挖掘葫芦雕刻这一民间艺术,莱西成立了一个叫“葫芦山庄”的特艺车间,召集30多位民间顶级艺人,而李泽志师从的就是这批老艺人。

李泽志制作起葫芦雕。他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刻线,最后镂空。使用的刀具有平刀、斜刃刀、三角刀和刺针等,用来制成针刻、浮雕、镂空等基本艺术形式,而最具特色的是镂空工艺,也称镂花。雕刻用的大瓢瓜,大葫芦,都取3个镂花带,派生出3个开光面,开光面的处理或绘或烙,生动传神。

尽管声名远扬,李泽志却从不售卖自己雕刻的葫芦。“这些葫芦都是艺术品,如果只是把它当成挣钱的玩意,批量生产,那这门手艺迟早就毁了。”李泽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民族的手艺早日走向世界。如今莱西的大部分葫芦雕刻工艺品远销俄罗斯、美国等地。

■笑脸老虎

“笑脸老虎”成居家必备

“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无病无灾,长大做官”,大沽河畔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如一。

传说战国时期,燕国伐齐,齐国连连失手,后田单摆火牛阵破燕复国。当时,棠邑古城(属今移风店镇)是齐的战略后方。战后,饱受战乱的两岸人民开始重建家园。由于当时瘟疫流行,饿狼、恶狗偷卧路边、林旁,时常有婴孩被野兽吞噬。因虎乃“百兽之王”,妇女们便用丝线在婴孩鞋上绣一个虎头,用以威慑百兽。这鞋便是虎头鞋。当时为了鼓励繁衍生息,每逢有婴儿出生,胶东王常常亲往祝贺。有的人家见王爷身着红袍、神采奕奕,便用同样的布料给孩子做一顶小披风,用丝线绣出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俨然一个老虎的模样。这便是虎头帽。穿上虎头鞋、戴上虎头帽暗喻“无病无灾、虎头虎脑、长大做官”的意思。

就这样,虎头鞋、虎头帽的风俗逐渐传播开来,并传播到半岛地区,如今已有2000多年。直到现在虎头鞋、虎头帽和布老虎仍是移风店新生儿的老三样儿,只是老虎的表情不再那么狰狞恐怖,而是常挂着可爱的笑容,也被当地人称为“笑脸老虎”。

小村庄住着“老虎奶奶”

在即墨移风店毛公泊村徐秀兰是布老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被周围人称为“老虎奶奶”。一捆丝线,一堆碎布料在徐秀兰的一双巧手之下不久变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笑脸老虎。徐秀兰告诉记者,她一天能做两大两小4只布老虎,在集市上大的能卖到8元一只,小的卖4元一只。至于材料,布、铃铛什么的,都是自己到即墨小商品城一点点买回来的。“在做老虎头时,要按照鼻子、口、眼、眉、‘王\’字的顺序做。”老人给记者讲起了制作“秘诀”。老虎为何有着一张笑脸?对此徐秀兰表示,自己觉得这样的老虎看起来更喜相,如今生活好了,这威武的布老虎也该开心点换个表情了。

以往家里人靠这个挣钱吃饭,如今生活好了,儿女们都要求她不要再做了,安心享享清福,但倔强的老人却始终不愿放下手中的丝线。

担心失传成老艺人心病

古老神奇的制作技艺令人赞叹,守护这些传统技艺的工匠们让人由衷地敬佩。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地询问这些老工匠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让记者意外的是这些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的工匠们想的不是通过老手艺赚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反而是一致地说希望不要让手中古老的技艺失传。“加上我,现在就两人会做了,以后没有俺这把老骨头了,说不定这布老虎也就失传了。”老虎奶奶徐秀兰有些无奈地对记者说。同样的难题也长期困扰着黑陶大师叶广德和三项非遗传承人李泽志,传统手工艺未来会是怎样,或兴旺发达或日渐消失?没人能够解答,只庆幸我们生在一个尊重文化的年代,总有那么一批人在坚定地守候着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晓先 于滈

徐秀兰(右)和老姐姐在家里制作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徐秀兰制作的布老虎徐秀兰制作的虎头鞋一针一线缝制的虎头帽

新闻推荐

20吨假冒伪劣货全销毁,20吨假冒伪劣货全销毁

早报讯 昨天上午,市质监局在莱西姜山新城静脉产业园区集中销毁20多吨、上百万元的假货。据介绍,这次销毁的假冒伪劣产品,涉及酒类、地板、汽车用品和食品包装容器等8种与市民息息相关的产品。昨天上...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莱西市,莱西市2014-01-23 13:27
猜你喜欢:
评论:(不老沽河水滋润璀璨“非遗”花,不老沽河水滋润璀璨“非遗”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