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燕和杜鹍鹏视频聊天,两人聊得很开心。
扫码参与新闻互动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华敬方孙静(署名除外)
大巴车司机杜鹍鹏,为了保证车上49名乘客的人身安全,高速公路上忍着脑出血的剧痛行车40多分钟,把车驶入服务区后昏迷。杜鹍鹏的初中老师杨升燕,在得知他在恢复过程中语言障碍很难克服后,每天给他在微信上留作业让他练习。经过一年多不懈练习,杜鹍鹏现在能说话了。
1月3日,随着一段视频被疯狂转发,即墨教师杨升燕和她多年前教过的学生杜鹍鹏爆红网络,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在内的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了这对师生的感人事迹,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这份‘作业’传递了30年的师生情!”“平凡世界,人间真爱,师生情深,感人肺腑!”“人,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关于视频主人公之一杜鹍鹏的脑出血经历,更是一段让网友泪目的经历:2019年7月21日,身为大巴车司机的杜鲲鹏驾车从安徽回青岛时,在高速公路上突发脑动脉瘤破裂!为了全车49名乘客的安全,杜鲲鹏强忍剧痛40多分钟,将车开至服务区后昏倒,其后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他也因此被评为“2019感动山东年度网络人物”。
如今45岁的杜鹍鹏,经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但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还未完全恢复。他的初中老师杨升燕知道后决定予以其帮助,每天给这位30年前教过的学生在微信上布置作业,让他读给她听。杨老师说,这已经成为她每天的任务,一开始给杜鹍鹏发送简单的四句话,之后慢慢增多,他念得也更加流利了。“每天给他发消息也是一种祝愿,鹍鹏能够尽早恢复,就是大家的心愿。”杨老师说道。
杜鹍鹏的妻子告诉记者,杨老师每天都会准时把一段话发过来,就像给她的丈夫上课一样:“杨老师是杜鹍鹏的最后一届老师,没想到现在又重新教他一次。”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杜鹍鹏的语言和肢体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杨老师经常给他鼓励点赞。而在杨老师布置的“作业”帮助下,杜鹍鹏又能说话了。
“家人的话不听,鹍鹏就听他杨老师的”
1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即墨区蓝村街道,胡同里的积雪还没有融化,此时杨升燕正在家中收拾卫生。杨升燕住的是一栋二层小楼,不大的院子里停放着她的通勤工具——一辆电动摩托车。走进屋内,装修淳朴,衣架上挂着两条毛巾和杨升燕的衣帽。面对记者的突然到访,杨升燕非常诧异:“我这点小事也值得采访吗?我觉得每一名教师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
毕业后师生见过三次面
据了解,杨升燕55岁,2003年调到蓝村街道蓝村中心小学。杨老师因已经临近退休年龄不再任教主科,目前在蓝村中心小学任教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
说到和杜鹍鹏的师生缘,据杨老师介绍:1990年,杜鹍鹏在当时的田横镇福台岭中学初一一班上学,她则是借调到这所学校任教语文,杜鹍鹏所在的初一一班是她教过的第一批学生,一直教到1993年这个班初中毕业,师生感情非常深厚。
时光飞逝,距离杜鹍鹏初中毕业已经过去28年,在这期间杨老师和杜鹍鹏见过三次面。
第一次是1994年,杨老师到即墨市区办事,走下公交车时偶遇杜鹍鹏,后者非常开心,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为她当司机;第二次是2017年,杜鹍鹏初中所在的班组织过一次同学聚会,杨老师和全班同学团聚了一次;第三次是2019年7月29日,杨老师通过同学群得知杜鹍鹏昏迷住院的消息,赶到南京探望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杜鹍鹏。
取消旅行冒雨奔赴看望
杨老师告诉记者,2019年7月21日杜鹍鹏出事当天,她就从同学群得知他遇到生命危险。据杨老师回忆,当时她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在她眼中,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像是她亲生的孩子。
杨老师获悉,杜鹍鹏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而妻子杨爱香已经悲伤过度,一家人顿时没了主心骨。杨老师认为,她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学生的这个家垮了。想到这些,杨老师取消了和朋友约好的内蒙古草原游,收拾行李,还叫上了同样教过杜鹍鹏的李俊峰老师。当年7月29日,两人登上开往南京的火车……
路上,杜鹍鹏的同学们知道了杨老师赶往南京看望的事。在她的微信中,不断地响起转账提示声,200元、2000元、7000元、10000元、20000元……杨老师看着手机,泪水浸湿了双眼。
火车还没到南京,杨老师就看到车厢外下起大暴雨。一下火车,杨老师的第一感受就是南京不愧有“火炉”之称,近40℃的高温令人非常难受。“当时顾不了这么多了,我们冒着大雨,先把同学们的捐款取现,我又拿出2000元,然后直接赶往医院。”杨老师回忆道。
ICU里的学生让她心碎
一路上,杨老师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到达医院后立即找到杜鹍鹏的家人。此时,距离杜鹍鹏入院已经过去8天,医生告诉杨老师和杜鹍鹏家属,当时杜鹍鹏已经基本脱离危险,但是仍在昏迷状态,可以进入病房看望。
杨老师换上无菌服,在重症监护室(ICU),她看到了仍在昏迷的杜鹍鹏。“他是我当时很喜欢的一名学生,看到他失去意识,这样躺着,那种感觉真的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心就像被刀割一样,非常痛、非常担心,内心祈祷着他一定要醒过来。”杨老师说道。
“小杨,别担心,杜鹍鹏这么善良又勇敢的人,这点小事难不倒他,他一定能挺过来。”杨老师从重症监护室出来后,安慰着杜鹍鹏的妻子杨爱香,两人在病房外抱在一起,怀着同样的悲伤,也怀揣着同样的愿望:“鹍鹏,我们等你醒来。”
回忆起杜鹍鹏初中时的样子,杨老师用“乐于奉献、帮助同学”8个字来形容。时隔多年,很多事杨老师都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教过的每名学生的“标签”她仍然历历在目:“杜鹍鹏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同学们有什么困难,他都冲在最前面,他的成绩也不错,一直稳定在中上。”
正能量安慰“受伤的心”
“让快乐,日复一日,让幸福,年复一年,让惦念,天天不断,让健康,久久相伴。”在2020年12月23日的聊天记录中,杜鹍鹏颇为流利地读完当天的“作业”,杨老师开玩笑道:“读得真棒,中学毕业了,得找大学老师教你了。”
“他现在的进步真的很大,回想这一年多时间的变化,开始他连最简单的几个字都无法清晰地讲出来,真是一点一滴在进步。”杨老师告诉记者,得知杜鹍鹏出院后,她经常和杜鹍鹏的妻子杨爱香通话,关心他的最新情况,询问病情是否好转、身体恢复得如何。
后来,杨爱香向杨老师倾诉,说丈夫因为经历多次大手术,情绪非常差、容易失控,一家人都不知该如何是好。杨老师便和杜鹍鹏视频通话:“鹍鹏,我听说你很急躁,我理解你,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肯定不好受,但是你要听爱香的话,好好恢复自己的身体,家里两个孩子都还没长大,你要赶快好起来,才能撑起这个家。”就是杨老师这短短几句话,让杜鹍鹏的暴躁情绪稳定下来:“老师放心,我一定好好恢复。”
“家人的话不听,鹍鹏就听他杨老师的。”杨爱香笑着告诉记者,打那以后杨老师时常给杜鹍鹏发微信,发的内容都是正能量的短句。杨爱香告诉杨老师,杜鹍鹏每次看到她给他发的微信都很开心。
每天布置“作业”从未忘
有一天,杨老师看到微信中和杜鹍鹏的聊天窗口里,杜鹍鹏撤回了几条消息。因为平时需要上课,杨老师颇为疑惑,不知道杜鹍鹏发了什么又撤回。接下来的几天里,杨老师都会给杜鹍鹏发一些短句,每次发出后,聊天窗口总会出现杜鹍鹏的几条“已撤回”。
又过了几天,杨老师收到杜鹍鹏发来的语音,他把她发的短句完整地读了下来,这让杨老师非常惊喜。“从他说的字里行间,能听出他的努力,虽然还是很不流畅,但是比刚出院时好太多了,那时候我明白了,原来他之前撤回的都是他觉得自己读得不好、自己不满意,才撤回了。他上学时,是个好学生,很尊敬老师,这可能是他听我劝的原因吧。”杨老师说道。
从那时起,杨老师每天都会坚持给杜鹍鹏发一段短句。工作不忙的时候,杨老师会亲自写一些句子发给杜鹍鹏,即使工作忙碌,杨老师也会抽时间从网上搜集一些优美的句子发给杜鹍鹏。“有时早上一睁眼,我就发给他,有时虽然工作忙,但是我都没忘,一天不落地发给杜鹍鹏,他也每天都坚持完整地读下来。”杨老师告诉记者。
时间一天一天走过,在2020年12月初,杨老师收到杜鹍鹏发来的语音时,惊喜地发现,杜鹍鹏已经能够非常流畅地读完她发给他的句子。杨老师很欣慰,丝毫不吝惜赞美的语言和表情。杨老师告诉记者,她还经常和杜鹍鹏的同学们联系,让同学们多与杜鹍鹏联系,多和他聊天。
新闻推荐
说好年前结工钱,咋又往后拖? 分包方:两笔钱没入账,工人工资下周会结清
本报2020年12月31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前几日,本报报道了在即墨碧桂园海洋医药科技园项目10号地块项目上干活...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