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即墨 > 正文

即墨农家女带着乡亲卖菜卖火了

来源:青岛晚报 2020-12-28 06:32   https://www.yybnet.net/

12月12日,北京长安商场,“大国工匠货殖坊”活动如火如荼,来自全国的7名劳动模范带来各地特色农品,吸引了首都市民驻足购买。其中,10元一根的即墨水果萝卜特别受欢迎,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将它带来的是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省劳动模范姜波。今年刚过50岁的姜波,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田间地头一站就是半辈子,十几年前,她坐在地里,看着几分钱一斤的萝卜、白菜烂了也卖不掉,如今,她在北京的商场里,作为山东省唯一参展者,推介青岛的特色农品。这位农家女有股闷闷的坚韧劲儿,靠着这股劲儿,她在二手“大背头”电脑上敲着,摸索着,带着20多个村庄的4000多个农民脱贫致富。

开拖拉机卖菜

只为多挣一角钱

姜波是青岛即墨市移风镇的农民,1988年初中毕业后,她回家种地、结婚。农村有句老话,“农民靠天吃饭”,和其他农民一样,姜波头十来年养猪、种菜,波折不断:有一年生姜涨到10元一斤,她也跟着种,光买种子就4元一斤,等到收获的时候,只能卖1元一斤了。姜波不舍得,花了2000元挖了个地窖囤着,想等第二年再卖,没想到第二年夏天发大水,地窖泡了,一分钱没赚到。

上世纪90年代的即墨农村,信息闭塞,蔬菜行情时好时坏,只能看着别人种啥,自己也跟着种啥,还经常有人在村外二里地把菜贩子截下来,也不管市场价,给钱就拉走。“咱不能干这事,宁可扔了也不行。”姜波这样想着,结果真的卖不出去,扔在地里了。还有一年白菜也卖不掉,亲戚建议她别费劲跑远,直接扔旁边林子里行了,没想到白菜一腐烂,把树都“烧死”了。

信息闭塞让菜贩子也很少光顾这里,蔬菜又不经放,收获季一过,白菜抽薹、萝卜空心黑心、大头菜开裂,除了扔,毫无办法。那时候的姜波,经常坐在地里,看着卖不动的蔬菜,心想:“啥时候菜贩子能直接到村头收就好啦!”为了卖个好价钱,她听说莱西东庄头收菜贵一角钱,就一早拔出萝卜洗干净,开着手扶拖拉机颠簸一个多小时到东庄头,菜贩子看好了开个收货单,他们还得帮着菜贩子装袋装车,忙到半夜没地儿睡,靠着萝卜打个盹,天亮了收到钱再回来。一折腾就是一天一夜,连轴转了十来天实在是扛不住了。

买台二手电脑

上网“钓”到大客户

姜波没想到,村头很快就来了收菜的人,还不是小菜贩子,是拿集装箱收菜的“大客户”,而且是电脑这个神奇的东西“钓”来的。

2002年收菜情况特别差,西红柿烂了一地,白菜卖不动,几分钱一斤的萝卜干脆直接翻在地里,姜波心焦,一个劲儿干呕,只好来青岛看病,住在妹妹家。妹妹看她为收菜伤神,建议买个电脑,上网都能查得到。“这么神奇?”那个年头,别说农村,城里普通家庭都很少接触到电脑。姜波半信半疑,跟着妹妹去了信息城,花了两千多元买了台二手电脑。“‘大背头’的金长城,win98系统,妹妹教了我微软拼音和五笔输入法。”姜波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2000年前后,普通家庭的电脑,多用来玩纸牌、扫雷等小游戏,或是练习输入法。而姜波回村后第一件事是将电脑连上电话线,拨号上网,上网一小时要4.2元,为了省钱,她抓紧时间打开各种农产品网站快速浏览一遍,随后再断网,用历史记录细细地看。互联网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各种农品供求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到,特别是一个叫中国农产品信息网E站通的网站,信息特别全,姜波注册了账号,还花了150元买个了数码相机,拍下萝卜和田间地头的照片,写上“大量供应白萝卜”,发到了网站上。

没过几天,一名台湾商人拨通了姜波的电话,要采购她的白萝卜到高雄,一周装满四个集装箱,客户出了0.72元一斤的价格,而当时的萝卜批发价是3—5分钱一斤!姜波蒙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头一次做这么大的生意,她很实在地告诉对方,算上所有成本,加0.1元就行,按0.18元一斤,台湾商人当下就付了5000元定金,催着装了好几个集装箱。当年的萝卜收获季,姜波带着邻居们卖掉所有萝卜,每户两个月平均挣了两千多元。

“当时在山东,网上发农品信息多是单位员工,只有几百斤的量,做不成批发生意,农民只有我一个人。”姜波尝到甜头,在各个网站都注册了信息,出口日本、马来西亚,订单一笔接着一笔,从播下种子就开始“预售”。姜波这个农产品经纪人做得有声有色。周围四五个村子开始种菜,各地的大货车开进地头,往昔开拖拉机去卖菜的莱西东庄头,贩子们转头来他们这收菜,一派红火热闹。

比起普通农民,姜波胆子大,敢于尝试创新,同样不乏一股淳朴的韧劲儿——沈阳一家食品厂欠菜农一车白菜款24600元,2006—2008年,姜波独身一人去沈阳要了五次,最后一次直接在厂里蹲了8天,总算要回来了。姜波说:“这是菜农的血汗钱,帮他们把菜卖出去,把钱收回来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有一年白萝卜便宜到2分钱一斤,眼看要烂在地里,姜波和一家大连的公司用0.1元一斤价格谈好,半个月收了500吨,解决了全乡镇的白萝卜。

成立合作社

把种菜“从头做起”

业务强,人缘好,因此当县政府建议姜波成立合作社带百姓发家致富时,邻里纷纷涌进她家,送来两百多个户口本,因为信息量太大,工商局录入时系统崩了,最后精简到了106个。

成立合作社后,姜波第一件事就是把种菜“从头做起”:从种子、土地到肥、药,统统换一遍。“像西红柿,很多旧品种不耐储存,那我们的菜永远走不出去。”换了种子,她又自掏腰包请来技术员在家管吃管住,从种地开始指导,当年收获很好,广东的客户都找上了门。

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尝试做农品品牌

为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2010年姜波成立了“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组织菜农学习新技术、向农户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示范推广优质蔬菜品种等,农民按照合作社标准种出的蔬菜均达到了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被评为“100个优秀农民田间学校”。现在合作社每年销售蔬菜13000多吨,营业额1300余万元,每个大棚每亩平均创收2万余元,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庄、40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姜波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劳动模范。

当下,姜波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开始尝试做农品品牌。“现在各地蔬菜太多了,只有作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自己掌控市场行情。”她将水果萝卜带到北京的展会,10元一个,被一抢而空。但姜波对现状依然很冷静:“很多不足,包装、宣传都跟不上。”从2分钱一斤到10元一个,姜波并没有满足,在带领乡亲致富的路上,她还在沉稳坚定地走着。青岛晚报/观海新闻记者高静文

新闻推荐

青岛落户降低门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高雅洁14日,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进课堂2020-12-24 14:42
评论:(即墨农家女带着乡亲卖菜卖火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