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官庄竹编,已经在即墨区龙山街道刘家官庄传承了600多年。初冬,75岁的竹编老艺人开始忙碌起来。王成堂拨弄着竹条,手指灵活地在竹条间往来穿梭,一会儿工夫一个小小的竹编便成形了。记者了解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刘家官庄全村200户就有180多户、700多名村民从事竹编业,村里当时还成立了竹器厂,兴盛时期,竹编产品销往平度、潍坊、烟台等地,甚至远销东北三省。近几年,村里发展传承老手艺,成立了合作社,不仅将这一手艺传承了下来,还发展成为全村致富的产业,20多个竹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许多村民的腰包依靠老手艺鼓了起来。
追溯
竹编手艺传承600年
在即墨龙山街道刘家官庄村许多村民家门口,摆放着成垛的竹子,这便是制作竹编的主要原材料。11月26日,75岁的竹编手艺人王成堂和几名村民正在忙碌着。“竹编手艺是从祖辈传下来的,我12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到我已经传了14代。 ”王成堂说。
已与竹编打了六十多年交道的王成堂,竹编不仅仅是一门讨生活的手艺了,细细薄薄、纵横交织的竹篾,翻飞穿梭的都是心中说不尽道不明的情丝,他的愿望就是把流传了百年的匠心传承下去。让老手艺人感到高兴的是,如今,竹编这门老手艺又流行起来,许多现代家庭用竹编产品的多了起来。像元宝篓子、菜篓子、鸡蛋篓子、竹筛子等器具,逐渐出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里。其中,村庄编制的用于农村居民淘小麦的竹筛子最为出名,也为村庄赢得“筛子官庄”美誉。
据史料记载,官庄竹编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约600年。官庄村先民从云南移民到即墨前就已经掌握了竹编技艺,定居到即墨后,随之把南方的竹编技艺带到了北方。竹编最红火的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竹编。如今,根据不同的需求,竹编产品已经增加到竹筐、竹篓等20多个品种,不仅是结实耐用的生活用具,也逐渐成为装饰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讲述
竹编功夫全在“刀”上
制作一件竹编,需要娴熟的技艺,能把竹子劈成薄片细丝,全凭日积月累出来的经验,功夫都在“刀”上。在刘官庄村一间简陋的农村房屋里,王成堂手法娴熟,正在编竹篓。只见他将一根根只有一二毫米细的竹丝依次穿插编制成形。
“一根根七八米长、直径10多厘米的竹子,经过复杂的工序,最后变成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竹编制品。 ”王成堂说,竹编制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要经过截竹子、刮节、剥篾子、烤料、编器身等10多道工序。他用刀将一条薄薄的长篾子割成只有1毫米左右的细竹条,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粗细均匀,刀工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王成堂说,以竹篓为例,编制过程中要让根根竹丝编织成形,所有接头之处都要藏而不露、浑然一体。他编制的竹器造型精巧、结构紧密、经久耐用,产品供不应求。
“现在一年能卖几万个竹编,但因为费事费力,利润非常薄。”王成堂说,村里的一些老手艺人非常钟情于竹编,难以割舍,闲暇的时候就到他家里编竹编赚点加工费。一个竹篓从下料到成形需要四五天时间,一个竹篓卖到100多元。现在村里组织许多年轻人来学这门手艺,让老艺人感到欣慰。
发展
官庄竹编销往全国
会竹编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不能让这门传统技艺失传。为了让竹编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当地政府已经将官庄竹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王成堂设立了工作室,用来展示竹编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编技艺。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官庄竹编合作社,组织更多青年人学习这门技艺。 “竹编不仅是我们吃饭的一种东西,现在又上升到文化产品,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关注它,并喜欢它。 ”王成堂说。
即墨区龙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当地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工艺,增加到提篮、竹椅、工艺饰品等20多个品种。由于竹编具有生态环保、经久耐用的特点,村里的农民在合作社的帮助下,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有的竹编工艺品还走出了国门,深受外国人的喜欢。如今,官庄竹编产品不仅深受市场欢迎,而且让农民依靠这门老手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女主管攻克“供水智能水表平台”获专利 指尖一点,数万用户即时用水实况现眼前,“硬核技术”领跑全省引来同行学习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纯来在青岛市即墨区自来水公司设立在社区的网点,客服中心主任迟艳平时常要走进社区调研,接触用户,看...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