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即墨 > 正文

70后,收获生活梦想依旧 他们挥别不惑之年,坚毅和努力成就过去,奔梦之路从未停止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0-01-01 01:17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半岛记者王丽平高芳

70后,走到现在,已挥别了青春,也要挥别不惑之年。过去十年,对他们而言,多是奋斗的十年,改变的十年。走过这十年,他们大多收获了全新的生活与自我。在数位受访者中,有奋战在一线的120司机,有保障全市电力正常运转的高级技师,也有为爱感恩社会的残疾人,虽然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透出相同的品质,那就是坚毅与努力。

“过去10年最大的感触是感恩,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让我走出阴影,让我们的中心落成。但我们现在的厂房面积比较小,希望能找一个更大的场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环境。”

——崔永兰

“这10年是我人生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中,我的专利、成果、荣誉纷至沓来,这是对我的肯定。未来的十年,希望我能培养更多新人做好传帮带,让他们发扬我们电力人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精神,为青岛的电力事业再创佳绩。”

——郑强

“过去10年,我最大的感触是,人应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态度,珍爱生命,人生太脆弱,我们一定要珍视。未来10年,我将继续奔跑在救死扶伤的路上,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工作,我会继续不忘初心,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我会不断锻炼歌唱技能,让梦想越来越清晰地成为现实。”

——于正雨

○1971年,崔永兰

她为残疾人建了一个家

“中国好人榜”、“山东省自强模范”、“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这些称号是崔永兰过去10年的最好注脚。过去10年,她从一位削掉4指的残疾人到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的创始人,她用自己的爱回报着曾给她爱的社会。她说过去10年,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感恩,虽然自己遭遇过不幸,但是社会的爱让她走到了今天,她也要将这份爱传递给和她有同样遭遇的人。

12月26日,记者来到青岛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时,崔永兰刚刚和她的孩子们庆祝完中心五周年庆典,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生于1971年的崔永兰有着70后特有的坚毅。看着周围这些忙忙碌碌的穿着红马甲的人,崔永兰高兴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孩子”们也叫崔永兰“崔妈”。

崔永兰口中的“孩子”其实是一群成年人,最小的18岁,最大的已经46岁了。“他们多数有智力障碍和精神疾病,个别人重度残疾。”崔永兰介绍,在春雨工厂里,他们是员工,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工厂每月给他们发工资,为他们交全险。退休后,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拿到退休金。

记者了解到,尽管春雨有政府补贴,但员工保险、工资、伙食费、场地租赁费等加起来,每月支出也有十来万元。这些钱,单靠春雨员工们干的活,远不足以支撑。崔永兰就用自己的另一家印务公司来弥补亏空。

如此艰难的处境,崔永兰却从不放弃,这要追溯到十几年前她所经历的痛苦。1996年,当时只有25岁的崔永兰在一家印刷公司工作,一场意外,她不幸被飞速运转的机器吞噬了左手除拇指外的全部手指,“当时对我的打击很大,整天以泪洗面,一直活在自卑里,3年不敢出门,看见那台机器就害怕。”崔永兰说她一度想过轻生。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朋友以及社会的爱心人士一直陪在她身边,给她鼓励,慢慢地她决定走出阴影,决心让自己强大起来,有朝一日,为同为残疾的人们做点实事儿。

病愈后,仍然倔强地继续留在印刷厂,还成了业务骨干。但由于印刷厂不景气,2007年,崔永兰下岗了。她筹划着单干,经过8年的经营,她的印刷厂扩大到300多平方米。想为残障人士开厂的念头再一次涌现了出来。

2016年,崔永兰创办了青岛春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收了近60名残疾人。而他们也都把这里当成了家。

目前崔永兰先后荣获“青岛市残疾人创业之星”、“山东省残疾人致富能手”、“山东省自强模范”、“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登上“中国好人榜”。不仅如此,崔永兰还做起了红娘,组织多次残疾人相亲会,帮助残疾人找到幸福,目前,中心已经有两对青年牵手成功。

说到未来的憧憬,她还有个心愿,想为孩子们建一个春雨之声合唱团,为他们打造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1970年,郑强

收获是因前期的耕耘

郑强是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变电检修一班党支部书记、班长、工程师、高级技师。过去十年,对于郑强来说是收获的十年。

郑强至今已经在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工作了31个年头。郑强说,这31年来,全市的大型变电站从20几座变成了177座,他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他的团队现在负责全市变电站的主变压器设备,定期检修,保证全市范围内177座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郑强告诉记者,与他每天打交道的并不是我们平时家用的220伏电压,而是35千伏以上的电压,“安全距离是1米,进入一米以内就可能触电,特别危险。”郑强说他们主要靠隔离手段、个人防护意识来杜绝触电事故。因为危险,所以在工作中,郑强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尽量将危险降到最低。

高强度的工作让郑强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我们应该是一年从头忙到尾。”今年已经加班380个小时的郑强说,即使这样,他仍感觉责任重大,全市人民的用电责任压在他们每个人的肩上和心头,一刻不敢松懈。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强主创的“35kV及以上主变压器综合检测监测作业技术和工器具的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融入多信息源的变压器有载分解开关智能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获山东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获得发明专利9项,这些成果的实施和应用为企业节能增效、质量提升创造经济效益近三千万元。

郑强也获齐鲁首席技师、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截止到12月28日,2019年的检修任务已经完成。”采访的最后,郑强高兴地对记者说,已过不惑之年,人也越活越明白,因为有了前20年的踏实努力。才有这10年的果实收获,所以一切都要脚踏实地。

○1976年,于正雨

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于正雨是即墨区中医院的一名120司机,过去的10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于正雨说那就是梦想。

作为120司机,于正雨每天奋战在抢救病人的前线,13年的120司机生涯,每次连续48小时的工作强度,让他每时每刻都神经紧张,也让他倍感压力。

“为了排解压力,我重拾了小时候的爱好——唱歌,这让我的压力得到释放。”于正雨说,最开始是自学。而他的儿子在艺术学校学曲艺,有一次他送孩子上课,无意中看到隔壁教室的老师在教音乐,他便守在教室外边仔细听老师讲课。“那以后,每次去送孩子上课,我都守在教室外面蹭课,回家后再抓紧练习。”于正雨告诉记者,时间长了,那位老师也被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不仅提供免费指导,还推荐他去参加各种比赛,积累经验。

在经过上千首歌曲的练习后,于正雨的歌唱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份他晋级进入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第五季第六期决赛,并过关斩将最终获得银话筒大奖。

于正雨说,这十年是他坚毅生活、放飞梦想的十年。现在120司机仍是他的主业,但唱歌这个梦想他从未放弃,生活要脚踏实地,但也要仰望星空。

谈及未来,他也希望儿子好好学习,阳光一些,希望他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积极面对人生的每一天。

新闻推荐

数千名跑友冒雨同跑迎新年 开通六条直通车线路方便郊区跑友参与,交运酷跑俱乐部选手决出好成绩

跑友们在奔跑的途中。文/图半岛记者马正拓报道本报12月30日讯12月29日上午9点,“交运·米图出行杯”2020青岛市...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70后,收获生活梦想依旧 他们挥别不惑之年,坚毅和努力成就过去,奔梦之路从未停止)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