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帆
11月26日上午,青岛市即墨区城区西出入口搬迁改造项目的一处工地上驶进了一辆洒水车,随着水炮的喷洒,一种环保型抑尘剂被喷洒在裸土表面,大约半小时后,地表便被覆盖上了一层“保护膜”。
“等新型抑尘剂完全渗入土壤后,地表会形成一层结壳。”工作人员边介绍边利用一台鼓风机进行现场测试。喷施了新型抑尘剂的地方,在鼓风机模拟七级风的吹动下看不到扬尘,而传统绿网覆盖的土地,鼓风机吹过去后顿时尘土飞扬,呛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项新技术是由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依托青岛市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发,抑尘剂能够在堆场裸土表面形成一层半永久性、防雨防水的高分子保护,从而起到防治扬尘作用。其成本约是传统绿网覆盖的三分之一,但抑尘效果要远远超过传统绿网,同时还避免了绿网风化朽烂后对土壤形成的二次污染。
作为即墨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通济街道面临着巨大的扬尘治理压力,他们曾尝试通过各种传统方法进行防治,如洒水、绿网覆盖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年11月,街道探索引进了抑尘剂等新技术,一下子破了题。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通济街道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科技应用的同时,注重突出大气污染问题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并实施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城建、城管、安监等6个部门组成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小组,对防治重点进行有效改造治理,形成环境治理合力,打出了抑尘、治源、减煤、控车等组合拳。
与部门联动相匹配的是巡查监督。为保证治理效果,通济街道专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巡查小组,统合各方力量集中办公,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巡查整改力度,对反馈的整改任务挂图作战并不定期复查,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
目前,该街道已建立起环境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并将最终形成以全民参与为基础、以更高标准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量化考核为核心的大气精细化管理体系。
通济街道将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用更严的标准牢牢锁住污染源头,不断从地域、行业扩大环保“红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环境工作,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同步,让“蓝天白云”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给辖区居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新闻推荐
12月14日,由青岛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青岛市第六届“书香飘万家”家庭美文诵读...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