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刚报道在新疆即发华和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内,老师正在指导新入职的员工。□本报记者赵德鑫
从最初的农村手工业档发合作社,到全国品种最全的发制品和中国大型纺织服装制造基地,即发集团这个“中华老字号”企业所焕发出的熠熠光芒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如今,在南疆的辽阔大地上,即发集团紧紧抓住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新疆地区优质原料和政策优势,以“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谱写着产业援疆的新篇章。
2015年11月,即发集团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建立了“新疆即发华和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和公司”)。2017年6月,又在英吉沙县萨罕乡建设“萨罕即发服饰小微产业园”,吸纳当地少数民族员工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被授予“山东省重点援疆项目”。
“老字号”的大手笔
“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单台价格最贵的缝纫设备在哪儿?”
“它不在内地,而在新疆,在全国针织行业龙头、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援疆建设的企业里。”
5月29日,当记者来到坐落于英吉沙县的华和公司时,公司副总经理候可胜说:“产业援疆绝不是落后产能的转移,而是高新技术的输出、高起点的企业谋划和市场布局。”
“华和公司位于济宁市援建的英吉沙县服装产业园内,项目投资6800万元。2016年2月底,华和公司生产设备全部到位。”即发集团副总经理万刚说,即发集团高层给新疆项目的定位是: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基于此,华和公司的生产设备是整个集团最先进的。比如,缝纫机全部从日本进口,电脑自动裁床购自美国,它们均是目前世界一流的新品,有的单台价格超过100万元。
华和公司的“豪华阵容”,给当地人带来了强烈感受:“亚洲纺织业龙头来了!”“山东企业是来干大事的,高起点,大手笔,谋划长远。”
担当回报社会的“即发责任”
5月30日,在华和公司内,19岁的帕提麦·拜合提正认真地做着手里的剪裁工作。“我在英吉沙县职业高中上二年级的时候来到厂里实习,程彩虹主任给了我悉心的指导,让我成为了业务骨干,现在我每个月的收入超过了3000元,不仅帮助家里盖好了房子,还攒了一万块钱。”帕提麦·拜合提说。在华和公司,像帕提麦这样实现稳定就业的维吾尔族职工有400多人,算上公司的卫星工厂和扶贫车间,带动当地就业人数超过2000人。
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即发集团落户喀什的过程离不开山东、新疆两地各级政府和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英吉沙县政府在服装产业园为企业无偿提供了7栋标准厂房,并按照即发集团要求进行装修改造;青岛市和即墨市政府提供了1000万元的企业发展支持资金;省、市援疆指挥部为华和公司无偿提供900万元的机器设备,为发制品项目提供了628万元人员培训补助;省、市援疆指挥部和英吉沙县政府争取了自治区370万元纺织服装专项资金。
“新疆剩余劳动力虽然多,但其地域面积广大,人员分散,组织规模化生产难度大。”万刚告诉记者,公司通过“总部+卫星工厂”这一创新模式,将工厂化零为整,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既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又让农民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种地、做工两不误。”万刚认为,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的针织行业。
关爱员工的“即发温度”
“每个月我能领到三四千元的工资,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够买到喜欢的衣服。”帕提麦·约麦尔来华和公司工作已有三年的时间。说起这三年的变化,约麦尔的脸上绽放出了阳光般的笑容,“我家中新添置了洗衣机和冰箱,自己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缝纫车间主任程彩虹告诉记者,在和女孩们的朝夕相处中,她们的点滴变化让自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维汉一家亲,鲁疆心连心。对于济宁援疆指挥部干部产业组成员、英吉沙县发改委副主任陈猛来说,2017年3月带领英吉沙县职业高中28名学生前往青岛参加即发集团发制品培训班的经历可谓记忆深刻。
“这次去青岛即发集团参加培训,往返交通费用及保险费用由济宁援疆指挥部承担,并给他们购置了背包、手提箱、服装,还给每个孩子准备了扶持金。”陈猛介绍,通过在青岛的培训,他们作为技术骨干可以带动更多的维吾尔族同胞加入到假发制作工作中。
2017年5月,在青岛发制品厂举行了“即发发制品传统技艺培训首次表彰会暨维汉一家亲联谊会”,对前期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10名学员进行了表彰,发放了奖品;结合今后培训计划,进行了“维汉一家亲”联谊活动,28名发制品厂职工分别与28名维吾尔族学生结亲联谊,并送上精美礼物。
新闻推荐
爱跑马拉松的“女汉子”,炎热季节不停歇 康城社区80后居民杨佳坚持运动,每天跳绳至少5000下
文/半岛记者王鹏图/受访者提供炎热的季节,多数居民都愿意躲在空调房里避暑,而康城社区80后居民杨佳,依然坚持锻炼,虽...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