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烟云尽头,王侯将相 探访皋虞古城,揭开令人震撼的历史往事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6-26 06:00   https://www.yybnet.net/

张文艳

6月20日,端午刚过,连日的阴霾终于结束。

当乘坐地铁11号线到达皋虞时,阳光已毫不吝啬地释放出强光,为大地补给连日来缺乏的能量。通往东皋虞村(隶属皋虞社区)的平坦大路上,勤劳的村民早早就趁天好,将新打的麦子晾晒在路旁。村口醒目的“羲之祖居”牌坊迎来送往,虽早有耳闻,仍不由感叹,这个代表着青岛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终于能够自豪地向路人炫耀:我来自汉朝,我历经沧桑!

村委办公室,坐在对面的是东皋虞村的退休老教师、今年已88岁高龄的杨为林,退休干部、今年70岁的杨乃升,退休校长、今年68岁的崔仕初,以及东皋虞村支部书记王仕尧,作为东皋虞村人,他们积极为挖掘家乡的历史而奔走,如今已初具成果。

“现在东皋虞最多的姓是杨姓,另外还有人丁兴旺的李姓,以及王、崔等25个姓”,他们说。

杨为林先生年龄最长,也因为有文化,所以村里大事小情他知道得最多。他给半岛记者讲述了祖先杨姓来到皋虞的趣事。

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杨氏第十二世祖杨琯特别喜欢打猎,尤其是野兔子、野鸡。有一天,他追着野兔闯入皋虞北山,发现这里野物很多,自然战利品也丰厚。再看不远处的皋虞村,风景秀丽,地产丰富,当即决定,不走了。就这样,杨氏在村中落了户,经过十三代的繁衍,已经成了村中的大户。

其实要说这杨氏并不简单,即墨有五大家族“周、黄、蓝、杨、郭”,其中的“杨”便是杨琯家,杨氏是极有影响的书宦世家,从明初到清末的400余年间,杨氏家族共出过13名举人、4名进士(含举人),1名知府、1名通判和12名县令,杨良臣单骑抚“寇”、杨盐不媚上官、杨遇吉乞兵解围即墨城的故事至今为人传颂。

正在编纂《温泉街道志》的于周波先生和冯作明先生给半岛记者提供了他们近年来收集的大量素材和史料,在《皋虞古今》中,可以看到杨琯的次子杨士锫的长子杨中沧(字百川,太学生),曾在金家口向南方贩卖食盐和向北方贩卖竹竿、木材等土产品发家致富,因此流行着这样的谚语:“南方有个张百万,北方有个杨百川”。“东皋虞村有几处保护完好的清代古宅,悬山、出檐、小瓦盖顶,这就是皋虞杨氏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三处大瓦房”,这些房屋在当时实属豪宅,它们的主人便是杨中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氏不是东皋虞村的始祖,在皋虞同样有名的姓氏为李氏。李氏来皋虞的时间,比杨姓早得多。

“李氏是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到皋虞的,从一世到十世,都当过兵,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出了五辈指挥五辈千户”,杨为林先生说。

在《皋虞古今》中,温泉街道史志工作人员,还原了李氏家族的每一代官职,提到为大明江山,李家“拾辈人牺牲了10人”,“并奉赠了六代千户,四代指挥”,“所以,李氏族众在墓前立石人,表之,镇之”。

皋虞分为东皋虞村和西皋虞村,西皋虞村立村的时间要晚于东皋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辛氏、傅氏来此地居住,明永乐二年(1404年),列氏有“云南大槐树里头”迁来建村,随东皋虞村起名为西皋虞。

那么,为什么我们开头会提到皋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呢?皋虞一词又是何意呢?

采访中,一点点地了解皋虞的历史,一次次感到震惊,原来,这座看似普通的村庄中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

根据文献记载: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后即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其后裔王元为了躲避秦乱、灾祸,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徙居琅琊东部地区建村谓“皋虞”。“皋”是指近水之高地,“虞”则指掌山泽之官吏。前傍水,后依山,故曰“皋虞”。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在即将出炉的《温泉街道志》中,我们可以看到:皋虞是块风水宝地,这里“依钱谷揽天光水色钟灵毓秀,面黄海观惠风祥云紫气东来”。皋虞古城在两千多年前就展现出它的宏伟规模和磅礴气势。汉文帝置县,武帝封侯,古城孕育人文精华,汉室名相王吉、王骏、王崇为代表的琅琊皋虞王氏。祖三代以“举孝廉”闻名于世,润泽千秋。晋代“书圣”王羲之誉贯古今中外。汉高祖后裔刘建首任皋虞侯,沿袭六代凡137年。王莽新政时,改皋虞为盈庐,莽亡后,原名恢复。不过,皋虞县侯废黜。

如今留下的王吉墓群,证明了琅琊王氏在这里的繁衍,人丁兴旺,谏大夫王吉为官清廉,为人称道。他的后人从这里迁出后辗转到临沂、江浙一带,著名的书法家、《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就出自这一支,所以说,王羲之的祖居就在皋虞。

在皋虞东北处的王侯墓,挖掘出一件金缕玉衣,足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尊贵,可惜的是,金缕玉衣已被盗墓者盗走。不过,经过查证,才发现,原来皋虞曾有六代诸侯在此定居、镇守,这座古城见证了汉代诸侯制度的执行,也经历过特有的辉煌时代。

“人文青岛”邮箱:renwenqingdao@163.com电话:80889509

新闻推荐

36℃!夏至到,迎“首烤” 突然变热跟高空暖气团有关,今起三天全市最高温35℃

半岛全媒体记者鲍福玉通讯员江敦双报道本报6月21日讯一别往日的清凉,21日岛城市区也被热浪覆盖,跟夏至这个节...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烟云尽头,王侯将相 探访皋虞古城,揭开令人震撼的历史往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