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皇上欢庆六十大寿,满朝文武争着为他拜寿赴宴。寿宴上,一时心血来潮,便命人到大街上请一个演唱出众的民间艺人,进宫来献唱一段民间曲艺贺寿。宫官们凭着往日的印象,决定叫张三进宫。
张三前往皇宫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觉得这是告御状、伸冤仇的好时机。边走边把当年自己的遭遇编成了以“移花接木”为题目的京韵大鼓唱词。当他进了皇宫,喝了皇上御赐的茶、酒后,便使出了全身的本领,一边拨敲打着身边的琴弦、鼓锣,一边以清新的唱腔,唱起了穷书生进京赶考的悲惨遭遇……他那精彩的演技,让皇上、皇妃和文武百官个个如痴如醉。当他唱到主考官嫉才图钱,改名换卷,皇上大声喝道:大胆的奴才,怎敢栽赃诬陷我的主考官和状元,你有何证据?
张三听后,脸上毫无惧色,双膝跪地,对着皇帝回答道:皇爷在上,小民就是当年赶考遭遇主考大人陷害的张三啊!皇帝一听,立时怒发冲冠地对着张三道:既是这样,你敢跟主考官和状元对质吗?为了弄个水落石出,皇上马上叫人找来当年张二和张三的考卷,展开摆在他面前的龙书案上,一边看着考卷,一边叫张三背背自己当年写的文章。张三听了皇上的话,便立身起来,略微想了一下,便背诵起来。只听他:顺着背,快如三月春风刮,倒着背,熟似涌泉喷水声。眨眼工夫,一字不漏地正着、倒着背了两遍。
皇上和满朝文武,个个听得入了神,人人拍手称赞!连那深得皇上喜爱的西宫娘娘,也禁不住眉开眼笑地附在皇上耳边,为张三大大美言了一番。
轮到张二被考卷上的文章了。只见他结结巴巴、吭吭哧哧老半天,不光连一个字也背不出来,却连急带吓地出了一身臭汗。这下可惹火了皇上,大喝道:“大胆奴才,为何不背给朕听?”张二没法,只好硬着头皮,背起了当年自己写在考卷上的歪诗。没等背完,引得满朝文武哄堂大笑。当堂对质真相大白。皇上当场罢了主考官和张二的官,并将其打进监牢听候发落。然后亲自把张三扶到自己身边,恢复了他的头名状元美名,封为宫廷里的“廷侯”,掌死法大权;最后,又授给他一口金制“龙头铡”,一口银制“虎头铡”,一口铜制的“狗头铡”、;往后,他可用这三口铡,上管君、中管臣、下管民,遇上急事还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张三为人耿直,办事公道。自从当了“廷侯”,秉公无私,处理了成百上千起积压的错案、冤案。人们叫他“张青天”。
有一年,张三坐轿外出办案。办完案,当他坐轿路过山东即墨县时,便想顺路回家探望多年未见的爹娘和乡亲。可万万没想到,这即墨县的县官,也是个贪赃枉法的家伙。他怕张三从众乡亲口中了解到他的违法实情,治他个重罪,便花了千两黄金买通了张三身边的一个贴身随从,让他在招待张三时吃的酒和菜中下了毒药。当张三饭后坐着轿子来到离家只有2公里的西北大涧时,毒药发作,忽觉一阵心头绞痛,头昏眼花、浑身瘫痪,一头从轿子里撞出来,摔死在路下的山涧里。
张三被人毒死在家乡西北山涧的消息传到皇宫后,皇帝除了派人追查和捉拿此案的凶手外,还拨下一大笔金银,命人为张三修坟立碑,并在张三老家西北的那两条山涧上,架起两座横跨大涧的石桥,以便这直通京城的大道上人、车、轿、马畅通无阻。
张三的家乡人,为纪念张三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的美德,便把这座石桥命名为“瞎汉桥”。(根据《张家下庄志》整理)
刘婷婷整理
新闻推荐
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工资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青岛市一直在提高工资待遇。昨天,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用人单位...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