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诰刻瓷作品《远去的记忆》。文/图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王诗妍
以瓷为纸,以刀为笔,三十年间,他把中国画的大气与美感体现在瓷器上,刻出上千件作品。作为青岛市内刻瓷领域领军人物,54岁的李启诰却只有三个徒弟,这门必须依靠传统技艺传承才能代代相传的手工艺术面临失传的尴尬,对此李启诰认为应将刻瓷技艺纳入青少年文化教育中,将其传承、发扬。近日,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全媒体记者走近刻瓷技艺传承者李启诰,揭秘他的匠人生活。
起源:
皇帝喜好演变成一门艺术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柄刻刀在瓷器釉面上有节奏地流淌,或轻重、缓急,陶瓷釉面上刀痕清晰可见,人物、山水、花鸟……被镌刻在素胚之上。据文字记载,清乾隆年间,乾隆喜欢题写御诗,最初找工匠在瓷上做记录,这是刻瓷的前身与起源。后来宫廷里有了专门刻瓷的班子,后来流传民间演变成一门艺术,最后几经跌宕,流传至今。
今年54岁的李启诰是青岛为数不多的刻瓷技艺传承者之一,也是鲜见的以刻画中国画为主的刻瓷艺人,他介绍,刻瓷是以刀代笔,通过不同型号的刀具,根据不同题材,运用或排刀法、或丝毛法、或捻刀法以及刻点法等刻瓷技法完成一件作品。瓶子、茶具、盘子、瓷板等都可以作为刻瓷的载体,一件刻瓷作品,通过创作者构思、绘制、修改、刻制……最后以墨色完成。
说起自己的工具来,李启诰如数家珍:刻刀一共三种,一种尖的,一种扁的,还有一种画刀,他拿出自己的工具箱,数十件工具放在一起,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很好听。
“既有金石之韵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是刻瓷最大的特色,坚持传统手工刻制是刻瓷艺人不能放弃的坚守。”李启诰说。
匠人:
刻瓷30年每天工作12小时
在李启诰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件件刻制的瓷盘、瓷瓶,“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往往7点开始工作,晚上11点休息。为了晚上能熬夜,我中午再休息会儿。”他说,自己从业30年刻了有上千件作品,没有重样的。
刻瓷首先要用笔墨构图,然后再用刻刀镌刻,最后上色调整,完成一件作品最起码要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在创作过程中要气定神闲不能浮躁,一旦刀法使用不当出现纰漏,力度没有把握好,影响了整幅作品的美观,就会前功尽弃,整幅作品必须砸掉。”李启诰说到,刻瓷是一件细致活,有时候刻瓷盘刻到边上一点时刀下去盘子裂了,有时候用力不均匀一锤下去打出白点来也不好看,这样就要废掉全部重打一遍。“所以说,得相当细致才能出来这么一个盘子。”
“以前我们在家做,刻的时候都是用木头做一个盘,里面放上细沙,那样听上去就不是哒哒的声音,就比较闷了。刚结婚的时候在单位分了个房子很小,筒子楼,我怕在家刻瓷吵到邻居,就关上门在厨房刻,而且往往一刻刻一天或者一上午。邻居听见叭叭响,但是不知道在干什么,就听着好像打鸡蛋,想这个伙计怎么在里面打鸡蛋打这么长时间,开门问你在干什么?我说我在干活。他说:哦,你在刻瓷啊,我还以为你在打鸡蛋来。就这样我在厨房刻了三四年,后来有房子搬出来住我就有自己的书房了。”
《寒江独钓》《江南水乡》《静思》《远去的记忆》等都是他得意的作品,其中或者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或者从自然山水中选取素材,或者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情感……有的被身边的朋友收藏,有的被香港东方艺术馆收藏,也曾获得过第七届国家级文化展“华艺杯”的金奖和银奖。
匠心:
活一遭总得给世界留点东西
“传承人跟传承项目不一样,传承人是真正工作的、实干的。”目前,刻瓷技艺被列为即墨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启诰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青岛市要评工艺美术大师,“我给那边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参加报名,正好7月有个展览,我就带了《水乡》还有黑盘子去参展了,结果一评一个金奖一个银奖,我立即就有信心了。”
“我一开始在淄博跟罗晓东老师学,后来2004年为了照顾父母回即墨开工作室,现在因为白天人来人往,朋友很多,其实也干不了太多东西,又不能关着门。我就盼着到时候租个高层,静静地做这件事。”多年刻瓷生涯让他养成了一种不慌不忙的品质,他遵循老师罗晓东之前的指导:大器晚成!
“现在我有三个愿望,一是有生之年不以卖盘子为生,自己的作品能正儿八经留下来,建一个自己的艺术展览馆;二是花两年左右的时间做完87神仙卷,希望给世界留下件好作品。”李启诰笑着说,“还有一个是希望把刻瓷技艺纳入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当中,我现在收了3个徒弟,他们也就在业余时间作为个爱好,还有些年轻人一时兴起,坚持不下来。让青少年学习刻瓷,既能保护这项技艺,又能让年轻人少些浮躁。”
新闻推荐
第一理财专讯山东私募基金有“娘家”了!昨日,即墨首届基金高峰论坛暨蓝海基金工场正式启动。记者采访了解到,昨天现场签约落户53只基金,总规模600亿元。蓝海基金工场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即墨区重点打造...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