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齐鲁名士他仕途不过寥寥十年,官职不过寒微主事,还屡遭困境,挫折不断。但在“西学东渐”风潮下,醉心数理研究,尝试用中国传统算法,演算西学算书,构建了二者融合的桥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08 07:47   https://www.yybnet.net/

李笃培便服画像明代进士登科录中关于李笃培的记载(局部)□本报记者鲍青

本报通讯员李建尹晓文

招远的罗山,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在胶东半岛创造的瑰丽奇观。其内,怪石兀立,如拱如卫;苍松翠柏,如黛如染。或凌空飞瀑,或小溪潺潺,皆钟灵毓秀,景色优美。历代招远人对它喜爱有加,常登临揽胜,赋诗感慨。

四百多年前,曾有一位叫李笃培的年轻人在这里结庐攻读。在当地乃至全国,他都算是士子中的“另类”:既娴熟八股制艺这种“大道”,也擅长数学演算之类的“末技”。

李笃培的仕途生涯,很难有称道之处。但他在数学领域,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浸润着温度,让原本冷僻的事物慢慢变得温润起来。在明末“西学东渐”风潮的激荡下,他的《中西数学图说》等著作,蕴含理性和思辨的智慧,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匠籍出身,

却羡慕“新奇”之学

翻开明代进士登科录,查阅李笃培的出身履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在古代社会颇为刺眼的两个字——“匠籍”。

匠籍,既是李笃培仕途的绊脚石,也是他数学研究的原动力。

匠籍是明代户口种类之一。明代建立时,承袭元制,以职业作为户籍的划分标准。《明史》载:“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工匠因有某种手艺,著为匠籍,必须参加国家劳役,还要世业罔替。相较于民籍,匠籍的社会地位更低,人身束缚也更严重。

但到了明代中期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固定匠籍的弊端日益显现。许多匠人的后代,并不一定能较好继承祖先技艺,“谙晓本艺者十无二三”。但他们依旧要参与工程建设,国家项目的建设质量可想而知。而且面对官府的残酷压榨,许多工匠不愿疲于奔命,以失班或逃亡来应对。到了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明初划定的23万名在籍工匠,只剩下14万名,减少了9万之多。野蛮落后的匠籍制度,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刻。

起初,明廷作了小范围的政策调整,规定匠籍人家若有充足人员承袭技艺,其他成员可以不再参与劳役。到了嘉靖末年,政府允许匠籍百姓缴纳一定银两,以便政府雇用劳动力从事劳作。匠籍人家,开始从严格的人身束缚中解脱出来,他们或稼穑耕耘,与普通民籍百姓无异;或读书求学,走上出仕为官的道路。

李笃培所在的招远李氏,便是由匠籍而兴旺的典型。

李笃培的大伯父李骥千,即受惠于匠籍制度的革新。20岁时,李骥千在秀才府试中脱颖而出,拔登州府所属八州县第一名。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李骥千中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考中殿试三甲第125名进士。

万历九年,李骥千授任山西大同府推官。推官负责一府的司法工作,为了保证司法公平,处事必须不偏不倚。李骥千风裁严峻,不仅自我要求严格,还严厉约束手下,若有逞强为恶者必严惩不贷。很快,大同府积案清理一空,当地奸猾狡诈之人战栗胆寒,左右侍奉的胥吏也不敢再仗势欺人。

李骥千的品德对李笃培的性格养成影响深远。李骥千为官戆直,不崇名利,不事阿谀,有时因主持公道而抵触上级。伯父的质朴古风,被李笃培视为学习和效法的榜样。

有的上级心胸狭窄,内心嫉恨于李骥千,寻找机会暗地报复。借着他人“控告”的机会,趁机派人核查李骥千的俸禄财产。但严查之下,也只发现了几本书与被服、粮粟而已。李骥千虽躲过了一劫,但内心颇为不悦。此时李笃培随父看望伯父,见大同治理有方,赞叹伯父的政德。但当他看到伯父因廉直而遭谗言,认清了官场的狡诈和污浊。这次见闻亲历,为李笃培后来绝意官场打下了伏笔。

万历二十年,李骥千因政绩突出被擢升为凤阳府知府。凤阳是明朝的龙兴之地,明太祖朱元璋的先祖、父母和哥哥的陵墓,皆在此地,并有太监负责轮值看护。在此为官有成绩难言政绩,有失误则必为败笔,所以极需谨慎小心。此前的知府,无不追求“但求无过”,凤阳吏治非常松懈。

当时一种不知名的贝类,正在肆虐该地,威胁庄稼的存活。但因为吏治松散,官府防治措施迟迟没有发挥功效。刚赴任的李骥千心急如焚:“此时兴十利,不如除一害,当力除此害。”他深入田间,观察这种贝类的习性,终于弄清了此乃干旱少雨所致。李骥千一面疏浚沟洫,引水灌溉;一面亲自祈福,祷雨降临。不久天降甘霖,渠水充盈,灾害减轻,百姓欢欣。李骥千又力请朝廷,获免田租数十万,民乃甦,士民传颂不已。

李骥千为人至孝,每次归乡看望家人,必带上全部俸禄,还为家人购置礼品,为子侄购买书籍。

匠籍出身的李笃培,本就对技艺之学较有兴趣。他从伯父口中得知,广东地区正有一种闻所未闻的“新奇”之学流传时,更是向往不已。

这新奇之学,便是明末由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西学。而这股西学风潮,相当程度改变了李笃培的人生方向。

热衷“离经”,

却侥幸踏入仕途

随着光阴流转,李笃培到了参与科举应试的年纪。家族中,以他和堂弟李乃兰最为聪慧,遂一道读书应试。

万历二十三年,宦海浮沉、深感倦怠的李骥千辞官归里。回乡后,他每日以经史子集课诸子侄。李笃培时常聆听伯父的教诲,李骥千也对他格外器重。

但李笃培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乡试每每名落孙山。其中缘由,大概是他一心二用、精力分散之故。李笃培既依循传统,研习制艺之学,又出于兴趣,热心演算新学。于他来说,八股文章只是立于天地的凭借,而数学推演才是内心的真实渴望。

李骥千也发现了李笃培性格中“离经叛道”的影子。他曾修家书,勉励李笃培专心制艺学问,好出仕为官,造福一方百姓。

但李骥千辞官时带给侄子的礼物,却让李笃培在“离经”的道路上越来越远。

李骥千辞官当年,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了南京。他在这里结交达官显贵,展示地球仪、玻璃器皿、西式装订书籍,引起了官绅的浓厚兴趣。李骥千也经他人得到了几件西洋器物,并送给了一向喜爱“技艺”的李笃培。

这些新奇之物,令李笃培眼界大开,也让他对陌生的外国传教士利玛窦兴趣盎然。等到利玛窦和徐光启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问世,李笃培更是如获至宝,如饥似渴仔细阅读。这些看似闻所未闻,却和中国古代数学有所会通的新学,为李笃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李笃培读得如醉如痴,还萌生了读其书见其人,一同研讨数学的心愿。

后来李笃培听说利玛窦辗转到了北京,还成为皇室特别礼重的欧洲使节。他还听说,利玛窦也很喜欢结交喜爱新学的官员和举子。

为了早日能拜访利玛窦,李笃培开始极为认真地攻读八股文章。为了安心读书、免人打扰,他和堂弟李乃兰还登上罗山,搭建了庐舍。李笃培整日坐于书斋,几乎足不窥园,甚至性情大变。因为天资聪颖,没过多久,他就博览群书,文章老成。他的制举文章,被认为有明武宗时一代文章大家王鏊的风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万历三十七年,李笃培和李乃兰同登乡试桂榜。李乃兰名列七十五名,李笃培则高居十四名。第二年,兄弟二人又一道赴京参与会试。

来到京师后,李笃培兴致勃勃地前去拜望利玛窦。利玛窦当时已是京城名人,有很多官员和他结交,“士大夫视与利玛窦定交为荣。所谈者天地、历算、地理等等,凡百问题悉加讨论”。而这一年,既是大计(外官考核)又是科考年,共计近万名的外地官员和举子齐聚京师。为了扩大天主教在中国的影响,利玛窦也非常乐意结识他们。每天来往于利玛窦宅院的访客,少则有二三十人,多则达七八十人。络绎不绝的访客,让来访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李笃培也跟随拜访大军见到了利玛窦。此时利氏已年近花甲,精力开始衰退,只能礼节性地与他们交谈,并带他们参观自己的藏书,还展示了一些西洋科技。这次拜访,虽略有遗憾,却也收获满满。利玛窦向他展示的西学算书,让李笃培的内心颇受震撼,对科学的向往也与日俱增。

当年会试,捷报继传。李乃兰中会试七十九名,而李笃培则高居第十三名。

但在最后的殿试中,李笃培却发挥失常,只得了三甲一百四十名,比堂弟还低了二十多名。

更令李笃培失落的不止是殿试失利,还有“知音”利玛窦的与世长辞。在会见李笃培时,利玛窦的身体状况已亮起了红灯。他不顾年高,一面忙着接见官员举子,一面还指导教堂修建。利玛窦还严格遵守斋戒规定,从不接着食用被来客打断的餐食,也不在正常时间外用餐。繁重的劳作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摧毁了利玛窦的健康。一次与来客访谈返回教会的路上,利玛窦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地上。卧床八日后,利玛窦安然离世。

按照明朝的规定,传教士去世后,遗体都要运回葡萄牙租借的澳门安葬。但鉴于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贡献,叶向高等重臣请求皇帝打破这个惯例,万历帝亲赐北京一块墓地以安葬利玛窦。

利玛窦的葬礼,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李笃培在祭奠的人群中,向自己神交许久的故友致以哀痛。

送行利玛窦后,李笃培即将迎来自己的仕途人生。但靠后的殿试名次,却让他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勠力文教,

却无法遏制衰败之势

李笃培先被分配到户部观政实习。等到期满后,再经吏部掣签,分配到河南开封府任儒学教授。

在开封府教授任上,李笃培的具体政绩如何,现存史料只提供了“一时称扶风绛帐”的简单记载。“扶风绛帐”的典故,源于东汉儒学大家马融的事迹。据史载,扶风人马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马融的教学成果显著,设帐授徒千余人,东汉名臣卢植、经学大家郑玄,都出自他的门下。但考之史料,李笃培于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四十年升任国子监助教,其间还在户部实习过一段时间,在开封府任教授应不过一年左右,教育成绩定然难和马融相比。但李笃培能由开封府调任国子监,也是朝廷对他文教成绩的肯定。

万历四十年,李笃培升任国子监助教。他刚上任时,颇有一些革新时弊的魄力,想让国家培养人才的重镇能够涌现人才、频出栋梁。但他很快发现,在目前的国子监学员结构下,要实现这一宏愿根本没有可能。

自明代宗景泰时期,政府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实行捐纳例监的政策。这为有钱却没有政治声望的富商大贾提供了机会。他们纷纷向国家纳粟纳银,换取自家子弟入监的机会。而这些人多是为了名望而来,常常在国子监蹉跎岁月,一直等候拨历出身(监生分拨到各部门充当历事生进行实习)。

随着国子监入学资格限制的日益废弛,越来越多素质堪忧的生员充斥其间。纵使李笃培如何认真教授,国子监的教学质量还是每况愈下。而从前的优良生员——会试落第的举子,再也不愿意同这些监生同处一堂,纷纷回乡自学苦读,放弃入监读书的机会。

面对国子监一蹶不振的困境,李笃培深为忧虑。他向朝廷奏称:“下第的举人,多半回籍自学,反而以入监读书为耻辱。如今在国子监内的学员,多是庸碌虚学之辈。”他希望朝廷能改革入学的政策,吸收有才学的子弟,更新国子监的生员结构。但他人微言轻,所提建议也没有得到重视,国子监的衰败之势不可遏制。

仕途失落,

却醉心西学日益痴迷

万历四十二年,在国子监心灰意冷的李笃培,调任工部营缮司主事。营缮司掌管皇家宫廷、陵寝、坛庙、城垣、仓库等众多工程的营建和维修。对于李笃培来说,入工部应该能够发挥他擅长演算的特长。

果不其然,李笃培在这里如鱼得水。上任当年,国家就有一项土木之役,限期一年完成。在施工中,李笃培发挥数学特长,用“以显测微,以实测虚”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工程不到三个月就完成。而工程核算后,资金耗费还比原先少了二十万两。李笃培将工程的详细情况汇报给了明神宗,皇帝见其进度飞快而耗资极少,非常高兴,下旨褒答,有朕心甚悦之谕。

但令李笃培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勤勉负责,反而招来了无妄之灾。因为技术革新、管理严格,曾经肥得流油的皇家工程,少了许多捞回扣冒领款的机会。部分同僚和宦官因为利益受损,深为嫉恨李笃培。在日后的工程中,他们联合起来多方排挤,令李笃培左右为难。

仕途失落,李笃培便将兴趣全部放在了数理研究上。他拜访当时名震天下的数学名家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他们研磨切磋学术,分享研究数理的心得。徐光启认为数学乃“众用所基”的理念,给了李笃培许多有益启发。他开始博览群书,研读西方书籍,并搜集古今材料,着手将所思所想撰写成篇。

万历四十八年,深感官场污浊、不愿久居其中的李笃培,多次以亲疾为由,乞求归乡终养。十年的仕途生涯,就这样草草黯淡地结束了。

造物忌成,

吾或者与此书相终始乎

辞官归乡之后,李笃培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讲学和研究上。

李笃培以清正而知名朝堂,也是招远名士,学术影响力不容忽视。待其回乡,负笈而来求教者络绎不绝。他设立讲席,为诸生讲解指南。但对于自己痴爱的数学,却很少谈及。在其内心,虽钟爱此道,却知其非为八股所需,强行灌输也许误人子弟。

李笃培将对数学的心血,全部汇注笔端,用在撰写书籍上。无论是日月运行,还是事物参差,他都要乘除布筭一番。冥冥中,他觉得中西数学之间,具体表现虽有差异,内核却有相通之处。他开始用会通之法,架构中西数学之间的桥梁。他以传统方法演算西方算书的内容,再以西方算法演算中国算书。他将自己演算所得,著成《中西数学图说》,全书共12册,分为10卷。全书以《九章算术》的体例为准,内容包括几何、算术、代数和三角,第五卷还涉及方程解法。该卷共分6篇,包括二项二次和三次方程解法、一般二次和三次方程解法以及高次方程解法。在书中,李笃培列举了数道求平方根的题目,如“今有积三百六十一、二千一百一十七万八千四百零四、四亿五千六百七十八万九千零一十二,求开方若干”。对于这些西学题目,传统中国数学方法往往难以求解,李笃培却匠心独运,创造性地结合多种传统方法进行演算,并得到正确答案。

但这些书籍,李笃培却寻觅不到合适的传承人,喜爱数学的学子们也认为它晦涩难懂,难以理解。李笃培憾恨地对人说:“造物忌成,吾或者与此书相终始乎?”他期待着,百世而后,能有知晓此书价值的人。

李笃培作为一名儒者,虽浸淫于数学王国之中,却须臾也不忘为官治国的责任。面对当时严峻的边疆局势,他曾修书给时任登莱巡抚、知名火炮专家孙元化,叮嘱他加强登州防务,守护朝廷海疆。归隐十年后,刚中举人的外甥、即墨人姜埰前来拜望。李笃培虽久处江湖之远,却依旧叮嘱道:“富贵于你有什么好追求的呢?士大夫立身天地间,应勇于为朝廷分担大事。”姜氏牢记李笃培的嘱咐,明亡之后流寓苏州,始终保持民族气节。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著名数学家李之藻病逝,李笃培深感惋惜。第二年十一月,李笃培自温泉沐浴而归后无疾而逝。去世时,家中环堵萧然,唯有书籍若干。

李笃培去世不久,登州将领孔有德在河北吴桥发动兵变,率叛军攻击山东,一路烧杀抢掠。登莱巡抚孙元化防守不力,导致登州失陷。孙元化虽被孔有德放归,但还是因失职而被朝廷处斩。次年,一代大学者徐光启病故。当世最有影响力的四位数学家相继故去,令“西学东渐”的思潮陷入低谷。

因为官职低微,李笃培虽然留下了著作,但学术价值却一直不为人重视。直到1922年,山东历史博物馆展览会展出了《中西数学图说》的抄本,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展览会报告书盛赞李笃培的数学成就,有“世徒知有徐光启,而先生反湮没不彰,岂非有幸与不幸也”的感叹。

其实这种结局,李笃培在世时便已知晓,并淡然以待。在重道而轻技的古代中国,没有显赫的官位,如果一心研究所谓“奇技淫巧”,其苦涩与冷落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新闻推荐

“深度保洁示范路”再添46条 全市已有72条主次干道获评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今年再创建不少于30条

道路保洁的创新作业模式。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王洪智通讯员伍玲报道本报2月28日讯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全省第二批城市道路深度保洁示范路名单,青岛市46条道路上榜,数...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难忘的聚会2018-03-02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齐鲁名士他仕途不过寥寥十年,官职不过寒微主事,还屡遭困境,挫折不断。但在“西学东渐”风潮下,醉心数理研究,尝试用中国传统算法,演算西学算书,构建了二者融合的桥)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