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对于农民来说不算啥,可很多时候吃苦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一年,她种的2亩萝卜实在卖不出去了,最后送到咸菜厂,还给人家卸到池子里去,人家才给了五厘钱一斤。“一辆三轮车拉3000来斤,才能卖20元钱。”姜波说,这个价钱连油费都不够,因此有2亩大头菜只能丢进树林里,不料蔬菜腐烂把树给“烧”坏了。
还有一个经历令她记忆深刻:头一年姜卖到了4元/斤,姜波赶紧种姜,等到收获季节,价格跌到了1元/斤。姜波不舍得卖,租了地窖储存起来。那年雨水多,水灌进地窖里,姜都漂了起来。
姜波决心改变这种现状。2003年,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告诉她,“互联网很神奇”,什么信息都有。姜波拿出12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抽时间鼓捣电脑。那时候,农闲时村民会约着打麻将,姜波没空去。很快,人人都知道她在家“打电脑”,都说她疯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姜波对网络几乎是一窍不通,恰好听说农广校举办上网培训班,她赶紧报名参加。在培训班里,她学会了在网上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网页,定期发布时令蔬菜上市信息,邀请国内外的蔬菜客商,到蔬菜基地来实地参观、考察。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当时,姜波心里也没底。
新市场·抱团的奋斗
带动三千多农户种蔬菜
经过努力,她终于不用再为销路犯愁:如今每年可帮助农户销售蔬菜12000多吨,带动周边15个村庄、3200多名农户依靠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
新的市场,亟需抱团,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规模化抱团取暖,能形成拳头效应。
当年,姜波成为移风店镇首个“触网”的农民。她还不知道,她会从此开启“经纪人”生涯。第一次在网络上将蔬菜信息发布出去,不到3天就接到一个客商的回复,对方要收购白萝卜。姜波问:要1000斤还是1万斤?对方报出的数量让姜波吃了一惊:10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大约是25吨,10个集装箱就是250吨。看到姜波有点蒙,对方说先付5000元定金。这下姜波心里有了底:当时萝卜的市场价是5分钱一斤,姜波按每斤一毛八的价格向菜农收购,菜农们简直不相信,价钱高出两倍,还能就近卖掉,这种好事可不好找。
卖到最后,一些不合标准的萝卜也送来了,怎么办?姜波跟客商商量:农民们种点菜不容易,就一斤再便宜两分钱都收了吧,对方爽快地答应了。结果附近的萝卜都送到了姜波这儿,最终才装了2个集装箱,到最后付钱的时候,人家还是照原价付款。
开了个好头后,姜波越来越熟练。如今,姜波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大棚里的菜刚刚发芽,国外客商的订单就来了。
村民种菜水平有高有低,蔬菜质量有好有次。好的抢手价高,次的没人愿意要。2008年,姜波吸纳了106户农户,组建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用我们的种子,我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按照标准种出来我们负责销售。”姜波说,按照合作社的标准严格执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标准品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加工,推广使用有机肥、菌肥、生物农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示范筛选推广品种。
2008年,合作社引进荷兰新品种西红柿百灵,由于这个品种耐运输,果型好,很多客户前来抢购,每斤1.4元,供不应求,社员一季平均亩收入1.3万元。有社员一个大棚一季收入就达到了5.5万元,平均一亩地收入2.2万元。就这样,合作社通过提升蔬菜品质,拓宽了销售渠道,每年销售蔬菜400~500吨,营业额600万~700万元,每个大棚平均收益4万元。合作社由最初的106户社员,现在已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庄,3200多名农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种植蔬菜面积20000余亩,年销售蔬菜12000多吨。
新期望·创业的奋斗
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鼓些
她希望能找到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又富裕的新农村。
新的期望,新的创业,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接下来的奋斗历程更需要传承者。
在田间地头辛苦了这么多年,姜波有了众多头衔: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即墨区政协委员、即墨区科协科普志愿者、青岛农委农业咨询专家团农民土专家、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青岛市女经纪人协会副会长等。去年11月,她被省农业厅授予“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姜波注意到,这些年,菜农在蔬菜生产中已经基本掌握基础技术,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问题,而且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新品种引进信息不灵,掌握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少,都成为菜农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障碍。
姜波说,她要为进一步扩大移风店蔬菜种植基地的知名度,提高移风店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做点贡献,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饱满一些。对她自己的事业来说,合作社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后面的路很远很长,困难还有很多。
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姜波。目前,农村里种植户大多年纪偏大,以姜波合作社社员为例,有的村30岁到40岁之间的农民只有一个,大多数50岁以上,年纪大的有70岁。对于这一年龄段的村民来说,接受能力较弱,思想也不如年轻人灵活。姜波就遇到了“人才匮乏问题”,她只能亲力亲为做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向村民卖种子。
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姜波向同行学习到,应该把工作分配开,不能干太多琐碎事,自己要集中精力解决较大的问题,“我在网上发布过招聘信息,没人愿意来种地。”姜波说,她希望能找到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又富裕的新农村。到那时候,“估计城里人也会抢着回农村了吧!”
■特写老农种了8分地一年能挣6万元
姜波的成长离不开她参加过的数百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是她与社员分享培训心得。
合作社还经常把专家请到大棚里讲解农业技术,指导村民们种植蔬菜。
1月17日,半岛记者在姜波的合作社里穿上他们的“社服”,体验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活。姜波的办公室很宽敞,但也非常冷。姜波穿着不算很厚实的衣服,因为一直忙碌,反而不觉得冷,记者在旁边则冻得手脚冰凉。
姜波除了销售种子,得空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转一圈。她的脚步飞快,对社员的大棚情况了如指掌,进入大棚不说什么闲话,直奔地头。一上午跟着姜波走下来,半岛记者觉得双腿沉重。姜波说,平时没有时间坐下来,都习惯了。
在跟随姜波走访的过程中,半岛记者见到多名村民,听他们讲各自的故事。
小坝村的辛宗业50多岁,是目前种地的“主力军”之一。他说,整个村里30岁到40岁的农民只有两三个人。种地的基本都是上年纪的人,而且都没什么学问,这些人种了一辈子地,而种地的方式却改变了许多。“现在知道不能埋头种地,还要讲究方法。”辛宗业说,学习的好办法就是去接受培训学习,去听课。在他的家庭里,他的妻子承担着这项工作。培训学习的效果很明显,他们都懂得:想要蔬菜种得好,种子很重要。辛宗业这次专程来买种子,希望姜波带领他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
紧靠姜波的合作社,吴兴开正在看守大棚。这处大棚总共8分地,都种着西红柿。西红柿长到了吴兴开的胸口处,从下往上都挂着还没成熟的果子,吴兴开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种大棚已经17年之久,却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种大棚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病虫害、施肥、灌溉……哪一项没留心出了问题,收成肯定受影响。对于靠着田地收成生活的一家人来说,这些问题几乎都是灾难性的。
如今,吴兴开种大棚不用这么揪心了。“平时能跟着去学习,学一招回来用一招。”吴兴开说,带头学习的人当然就是姜波,这还不算,合作社里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平时种大棚有疑问,技术人员能及时查看找到原因,不用再靠运气,稳妥了许多。
吴兴开计算,眼前的这个大棚,能产西红柿1.5万斤左右,2月份上市,去年这时的销售价格是4元/斤,往年经验最低价也有2.5元/斤。“一斤卖3块钱没有问题,刨去成本,一年两季挣6万元没问题。”吴兴开还有个温室棚种了7分辣椒、一个1.8亩大拱棚准备种白菜,老两口一年纯收入8万元没问题。“还是应该相信科学啊!”吴兴开感叹。
在农村,如今不缺致富故事:去年小坝村的辛炳秋种了合作社推荐的西红柿,两个棚收入7万多元,100天纯收入5万多元。
在姜波看来,农民赶上了好时候,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也就挣个辛苦钱。“现在还是以提高产量,增加种植面积赚钱,太累,且市场价格不稳。下一步要创品牌,走中高端,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经济效益,收入更高一些。”
新闻推荐
好人在身边,感动天天在 “城阳身边好人”用行动感动着每一个人
小寨子社区综治办主任张顺每次都把居民反映给他的问题认真记录。潜心编纂史志的刘好军。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彤他们,有怀揣梦想踏入教师队伍,带领孩子走进新奇世界的老师;有常年坐得住冷板凳,耐得...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