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品牌农业□本报记者肖芳
本报通讯员吕栋
优质农产品共用一个品牌
一个深红色的菜篮子,一位行走山海间的背筐农夫,四个仿象形文字“采食即墨”,再加上一句响亮的口号“采珍品食美味”——2017年12月29日,青岛市即墨区召开2017年农业品牌建设会议,正式发布即墨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标识。这是青岛市首个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即墨农产品从此多了一张“抱团闯市场”的共用新名片。
“采,是最原始、最绿色的食材收集方式;食,是最天然、最朴素的生活状态。我们希望通过‘采食\’二字,传达即墨人民对农业及农产品热爱的情怀和用心的态度。”即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食即墨”公用品牌发布后,即墨农业生产经营者可向当地农业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即可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该品牌标示。
推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即墨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的一个新举措。近年来,即墨扶持培育了即墨地瓜、白庙芋头、金口芹菜等一批“品牌叫得响、质量过得硬、市场反响好”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有近300个,“白庙芋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色瑰食用玫瑰”“正大肉鸡制品”“天瑞鸡蛋”获评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另有15个品牌获评青岛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品牌。原先默默无闻的即墨茶,也已培育出北茶老徐、瑞草园等知名品牌,茶叶种植面积占青岛全市22%,年产值2亿元,与崂山茶、海青茶三足鼎立。
抱团闯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但是,与叫响全国的西湖龙井、烟台苹果、五常大米等农业品牌相比,即墨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差距仍然较大,即便与青岛本地的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等相比,即墨农产品的知名度、开发力度也不够充分。记者了解到,即墨金口芹菜、白庙芋头的种植面积目前不足万亩,缺乏适应更广阔市场的供应能力,产业优势和竞争力更亟待提升。
“农业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增数量、扩规模这样的低水平重复竞争,而是以提升品牌、提高效益为重点的综合实力竞争。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品牌的价值和地位已经愈发突出。”即墨区副区长宋宗军表示,即墨要想真正打响农业品牌,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基础薄弱、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认证数量与先进地区存有差距等现实问题,在推进品牌发展上下大功夫。
如今,即墨已将品牌农业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2017年,即墨区委区政府印发“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内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见》,明确了培育农产品自主品牌、争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并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610万元,支持农产品品牌发展工作;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工作。
赢得最终市场任重道远
质量安全是品牌农业的生命线。“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如果对消费者不忠诚,甚至坑蒙拐骗、以次充好,最终会砸掉自己的牌子。”宋宗军说。
为此,即墨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镇街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及村(生产基地)级检测室,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全区共完成快速检测71379批次,完成定性定量检测401批次,迎接农业部、山东省及青岛市农委抽检366批次。此外,即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还开展“砺剑护农”行动,以高风险农产品为监管重点,推行农药实名购买、台账记录、溯源管理,从源头上保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017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余人次,查处农业案件152起,结案152起。
“这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即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仅仅把“酒”做好,而不加强宣传让酒香飘出去,再好的产品也会被埋没。即墨此次集中打造“采食即墨”区域公用品牌,目的就是集聚全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抱团闯市场”,在全国叫响“采食即墨”区域公用品牌。
当然,推出公用品牌只是第一步。“创建品牌不是坐享其成的事情,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长久的工作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宋宗军表示,创品牌的过程既要有高的标准,更要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抓好各个环节。“采食即墨”农业品牌最终能否叫响,还得让市场说话、让群众说话。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高晓飞通讯员邹媛媛报道本报讯近日,青岛市保险纠纷调解中心即墨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即墨区人民法院举行。该站成立后,将主要负责保险纠纷以及涉及保险公司的道路交通赔偿纠纷...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