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文/图半岛记者王虹程
一年以来,辖区共有近百位居民接受了本报专访,他们当中,有扑下身子一心做事的基层党员;有多才多艺的文人墨客;有靠勤劳双手和创新精神致富的创业者;有不甘落后顶起半边天的家庭妇女;有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不喊苦不喊累的普通职工;还有市井里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手工业者。采访他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完成的过程。《王哥庄新闻》创刊一周年之际,记者从中选出了10位较有代表性的居民,来和大家说说采访的一些心得体会。
基层党员<<<从不走后门的大叔
今年73岁的冯居茂是王哥庄社区的一名老党员,如今负责给社区居委会看大门。冯大爷听力不好,采访他时,音量要提高几十个分贝。冯大叔年轻时候干过生产队长、民兵副连长,冲锋枪和步枪到了手里就像玩具一样熟。这位已经有51年党龄的大叔,不管是谁提起来,都会竖上一个大拇指。“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走过后门。”冯居茂对记者说起这句话时,眼神坚定,掷地有声,让人肃然起敬。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本,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一心惦记着发财,按过去的话讲,这叫思想动机不纯,如果都这样干,群众哪里还有好日子。”冯居茂说,“根正苗才正,我这么多年,老老实实,虽然也吃过一些亏,但也不觉得丢人,说话办事不昧良心,心才安宁。”
爱岗敬业<<<站完最后一班岗的老乡医
4月10日,是江家土寨社区卫生室老乡医王义明退休的前一天,68岁的王义明按往常一样,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把脉、开药。厚厚的出诊记录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患者信息,下午4点钟不到,来找王义明看病的患者已经将近50人。已经在岗位上坚守了50年,要离开时,王义明心中的那份不舍全都写在了脸上。王义明说,他永远也干不够这一行,他的心里,还有那么多的牵挂:即墨温泉镇的小张,上次从我这里拿的药,一个疗程该吃完了吧?东台社区的老鲁,高血压最近好些了吗?记者在当天下午陪王义明站完了最后一班岗,自始至终一直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染。王老,你现在还好吗?
王哥庄社区老党员冯居茂
致富先锋<<<吃小亏赚大钱的85后馒头店老板
王哥庄大馒头,是享誉国内外的一道招牌。在王哥庄从事馒头生产加工的商户也不在少数。这一年来,记者采访到了十几位经营得法的馒头店主,得以一窥王哥庄大馒头的发展路径。这其中,何家社区鼎盛香馒头店的老板何安强,让记者受益匪浅。
今年27岁的何安强是王哥庄街道最年轻的馒头店老板,大学毕业,他就回到了老家,接过了父母的馒头事业。这一接不要紧,小小的馒头店,被他“玩”出了不少花样。走线上销售的路子,是他迈出的第一步,除此以外,他还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和展览。有些费时费力,甚至一整场下来还要赔钱,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但何安强认为这是推广产品最好的机会,因为用心,他常常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好生意和大订单也滚滚而来。
鼎盛香馒头店老板何安强
有志气有毅力,39岁创业也不晚
会场社区圣罗尼克庄园,如今也成为了一处地标,每到节假日,王哥庄旅游大巴车往来不断,大部分都要拐到李俊峰的庄园里去。谁能想到,这处风景如画、充满异域风情的海滩,在几年前还是荒草丛生,蚊虫满天飞?39岁从洛阳来青创业,最后选择了王哥庄,李俊峰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但无论何时见到他,阳光灿烂、发自内心的笑容始终挂在他的脸上。
如今,李俊峰的基地已经成为集婚纱摄影、餐饮、住宿、采摘、垂钓、马术、咖啡屋和动物喂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庄园,占地近百亩。李俊峰和妻子,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做庄园主的快乐。这个时代,总有人一边羡慕着别人的生活,一边又难以下狠决心。要我说,如果没有志气,没有毅力,没有勇气,没有不怕遭受拒绝和白眼的魄力,还是不要冒这个危险了。
剪纸艺术家苏霞
社区达人<<<一个谦虚的水彩画家
采访到水彩画家苏和平老师,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早就听说王哥庄有一美术教师画水彩画功夫了得,一直未能得见。在街道领导的牵线下,记者在崂山八中苏和平的办公室中采访到了他。此后,包括参与苏和平在沙子口办画展采访活动,了解开始变得更多。30多年来,苏和平笔耕不辍,在教学之余,他遍揽群山绿水,将水彩画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谦虚、勤奋、有热情是他最大的性格特点,他时常说,自己在艺术道路上始终是一个学生,将用余生不断追求。王哥庄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关于苏和平作品的文章,短短几天,阅读量近万,不少苏和平曾经教过的学生在留言里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做老师到这个地步,很有趣。
江家土寨乡医王义明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栾英杰通讯员张明媛近日,记者从城阳环保分局获悉,2016年墨水河城阳段整治工程已作为城阳区重点办好的实事之一,墨水河城阳段共11.8公里,投资3.6亿元,目前整治工作进展顺利,其中,五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