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毛增生
通讯员于伟娜
10月17日,记者从即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获悉,今年,即墨市将“建设21处农村中心卫生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条件”作为为民要办十件实事之一,确保即墨市每个镇街都有一处院村联办的村卫生室,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据了解,现已建成运行蓝村镇栾埠村、段泊岚镇天宫院村、灵山镇松树庄村等18处中心卫生室,其余3家将于年底全部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卫生室建设,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即墨市将建设21处农村中心卫生室。“根据即墨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新型农村中心村卫生室指导方针政策,即墨市卫计局、大信镇人民政府、大信中心卫生院投资30万元建设了大金家村中心卫生室。”大信中心卫生院院长于克清介绍,该卫生室位于大金家村中心街位置,现有工作人员4名,服务半径2公里,服务人口约4000人。“现在就诊环境舒适,医疗水平高,设备先进,药品齐全,不光可以来看病,还可以随时过来免费进行血压、血糖等检测。”村民金延茂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即墨市北安街道三官庙村,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三官庙村中心卫生室已经投入使用,辐射包括该村在内的4个村庄,服务人口3000余人。“我们将派优秀医护人员驻卫生室工作,提升原有乡医技术服务水平。”即墨市北医院副院长张静文介绍,医院安排医护人员直接下沉到村卫生室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及门诊现场结报政策,实现预防、医疗、计生、养护、康复等资源的整合。
“中心卫生室的建设,优化了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室布局,缓解了老年乡医退出后造成的人员空缺问题,满足了农村群众就医需求。”即墨市卫计局业务科主任毕建斌介绍,中心卫生室与乡镇卫生院实行紧密一体化管理,人、财、物属于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公共卫生室、值班室和免费对外开放的健康小屋,有的还设置康复室、中医室,部分中心卫生室还与计划生育、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融合发展。随着中心卫生室的建设,将逐步实现村卫生室“产权集体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并辐射带动周边一般村卫生室,不断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推进完善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新闻推荐
每年组织考察市重点项目两次 即墨市不断提高老干部服务水平,注重发挥老干部作用
离退休干部们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离退休干部们考察灵山镇玫瑰小镇。半岛记者姜曼报道本报讯记者日前获悉,即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老干部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认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