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巡检护航菜农致富路。
供电工人走访梁家荒村开展电力安全检查。
供电助力,光伏农业成孙老伯致富好帮手。
光伏巡检护航菜农致富路。屋顶太阳能发电,村民坐在家里就赚钱;光伏农业成致富手,老伯当起农业创客;光伏发电并网,供电助农增收致富……光伏农业在即墨的蓬勃兴起,让其成为农民的致富好帮手,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国网即墨市供电公司以坚强的电网、优质的服务,为光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屋顶太阳能发电,村民坐家就赚钱
近日,国网即墨市供电公司普东供电所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到大信镇梁家荒村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进入梁家荒村,道路两边崭新的LED路灯,以及家家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让人眼前一亮。
梁家荒村是山东青岛第一个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的村子,村里70余户村民,从2015年开始,都在房顶装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不仅可以满足他们自家用电的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发电,换得收益。“每户的光伏发电装置面积为6.6平方米,全年平均每户每天发4.8度电,而一户一天的用电量约为1度,平均每户每天就有3.8度电并入国家电网。”梁家荒村支部书记张启伦笑着说,以前村民都觉得用电挺贵的,不舍得用空调,自从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实现了用电的自给自足,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空调。
“不光用电免费还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发出的多余的电挣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现在家里空调、洗衣机及冰箱等家电样样齐全。”村民刘大爷告诉记者。
光伏农业致富,老伯当起创客
随后,记者跟随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伏农业产业园,60多岁的张戈庄一里村村民孙允堂正忙着为光伏大棚里种植的蔬菜浇水。孙老伯原有几亩农田,如今他将自己的田地租给了产业园,又承包了产业园的2个光伏大棚种蔬菜,向阳面种特种蔬菜,背阴面培育香菇,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就可收入十几万元,孙大爷也摇身一变,成了时下流行的“农业创客”。
2011年,昌盛日电在国内首创光伏农业模式。目前,昌盛日电已在山东、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云南等28个省市区、87个县市布局落地,与全国95个县区签了总量超过1GW的开发协议。
“将太阳能光伏科技与现代农业结合,光伏农业模式通过建设光伏农业大棚,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可带来双重收益。”昌盛日电光伏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棚顶太阳能发电环保节能,有利于环境改善,棚下设施农业种植高效,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吸纳中老年人就业,吸引青年人群回到家乡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真正实现当地居民“乐业”。
光伏发电并网,供电助农增收致富
光伏农业在即墨的蓬勃兴起,让其成为农民的致富好帮手。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即墨市供电公司以坚强的电网、优质的服务,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昌盛日电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即墨一直为受电地区,境内没有统调电厂,中长期内,220千伏以下电网亦没有新增大中型电源项目,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较大,可为即墨市提供一定的电力补充。”普东供电所所长郭大居介绍,通过提供勘察、设计电力并网所需线杆等指导,统筹协调业扩报装工程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各环节,供电公司做到了“一站式”服务,添力光伏产业。
在并网发电过程中,即墨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网阳光扶贫行动”部署,主动与镇政府、村委会和设备安装厂家联系对接,上门讲解并网发电所需资料、审批流程等相关知识,在光伏设备安装、并网审批、装表、调试、验收等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争取早一日并网、早一日创收,让村里省心,让村民放心。
今年以来,即墨供电公司以技术、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绿色的新能源方向发展,为光伏企业开通业务办理、政策宣传“绿色通道”,对光伏扶贫项目实行光伏发电知识宣传、业务受理、并网发电和技术支持的全程服务。同时,安排专人定期上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需求,进行汇总记录,统一答复解决,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助村脱贫、便利惠民。文/图王静
新闻推荐
即墨拟打造“健康之城” 中国卫生发展论坛暨“健康中国”研讨会在即墨举行
◤专家、学者、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研究讨论。文/图半岛记者孙林通讯员史爱峰毛延迪报道本报10月30日讯10月29日,“中国卫生发展论坛暨‘健康中国\’研讨会”在即墨市召开,国内外“政、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