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绽芳华 记者走进即墨多所中学探访优秀教师,倾听他们的教育感悟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09-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不忘初心]

她带的班级升学率百分百——记即墨经济开发区中学老师付正芹

文/图半岛记者王静

付正芹,是即墨经济开发区中学的优秀教师之一。1991年毕业于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中教一级教师,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即墨市教学能手,多次荣获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付正芹一直担任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并担任备课组长。在教学中,她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积极协调,团结协作,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她工作踏实认真,管理班级方法得当。担任班主任以来,她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既关心他们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

付正芹一直把学生思想工作和班干部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在切实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干部队伍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她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遇到问题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既做到了一视同仁,又注重了因材施教,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她所带的班级荣获了青岛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特别是今年中考,她所带的实验班更是取得了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全班50名学生,有20名学生升入重点高中,10名学生升入普通高中,20名学生升入职业高中,做到了升学率百分百。付正芹是学生的优秀老师、优秀班主任,更是学校的优秀老师,优秀班主任。

用爱心和智慧为孩子“开门”——记即墨市优秀教师、二十八中教师李考

文/图通讯员徐峰

半岛记者高晓飞

多次举行即墨市公开课、名师开放课堂;参加优质课比赛获得即墨市一等奖、青岛市一等奖、山东省二等奖;先后获评即墨市教学能手、即墨市优秀教师、青岛市优秀辅导教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三次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一系列荣誉记录着一个光荣的名字——李考。工作13年来,李考坚守三尺讲台,执着地用真诚的爱心、智慧的匠心,为孩子开启成长成才之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李考的工作信条。对于化学教学,李考独具方法:抓要点、建框架,实现“兴趣+方法+能力”。一个要点,他精心设计出不同的练习角度,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点上突破。在研究“粗盐提纯”时,李考先从基础入手,引导师友复习过滤、简单除杂、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将“粗盐提纯”这一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了几个简单的小问题:除去不溶物,除镁离子、硫酸根离子、钙离子,分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化整为零,学生轻松学会“粗盐提纯”,其背后是李考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针对重、难点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和练习步骤。

名师出高徒。李考辅导的多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孙壮、丁琦、董千里、潘越均获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于维达、黄韵竹等分获山东省、青岛市一等奖。作为化学教研组长,他带领本组教师以“和谐互助”理念指导教学,详解近五年中考试题。2016年中考取得新突破,获即墨市化学同类学校平均分、优秀率双第一。

李考教学有方法,当班主任也有一套。他深深懂得: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条件。2015年9月,李考接手的九年级19班是级部出名的“老大难”:学习基础薄弱,常规管理量化成绩在全年级倒数。迎难而上是李考的一贯风格,他将常规管理作为切入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打开窗户、整理好讲桌,静候学生到来。有了老师的率先垂范,不几天,一贯晚到的学生便销声匿迹。

广播操比赛优胜奖、跑操比赛优胜班级,量化管理优胜班级……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中考中,班级重点高中达线28人,比升级时入围人数提高50%;班级两个学期均获评学校“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班集体”。

全家三代八口人做教师——记即墨市萃英中学教师王龙

文/图半岛记者高晓飞

教师节对于即墨市萃英中学老师王龙来说,是个全家性的节日。因为从外公、到舅舅,再到王龙一代,全家三代共有八口人都做了教师。执掌教鞭17年,王龙坚信一名好的老师不仅应该关心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同时也要有过硬的学科素养。

谈起与“教师”的缘分,目前正在即墨市萃英中学任教的王龙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从小就生活在教师队伍里,家中外公、舅舅、舅妈、姨、姨夫、大哥还有大嫂全是老师,受他们的熏陶,做一名神圣的教师是我从小到大唯一的梦想。”

记者了解到,王龙的外公毕业于青岛师范学校,是一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便开始教师生涯的老教师。从小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让“教师”深刻地刻在了王龙的舅舅和姨的心里,上两代人的选择更让王龙兄弟俩对“教师”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和向往。“刚入职时,外公经常叮嘱我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上课经验,多与学生沟通等教育心得。当时的自己年轻气盛很不以为然,但亲身经历告诉我,‘姜还是老的辣。\’我如今每次上新课之前都会至少听两遍老教师的课,补充自己讲课中的不足。”讲起外公,王龙满是怀念与感谢。

王龙的女儿今年11岁了,正在念小学。她经常骄傲地告诉同学与朋友:“我的爸爸是老师!将来我也要做一名老师。”每每听到女儿的话,王龙都感到十分欣慰,看到了“教师”正代代传承。

对于“教师”一职的理解,王龙认为,它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值得奋斗终生的事业,“老师关系到学生的一辈子,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王龙常说,“作为一名老师,就要用心,用心教学、用心看学生。”

2000年,王龙所教的班里有一名学生特别调皮,吸烟、打架,似乎所有违反纪律的事情他都做,毕业以后也从来没有与王龙联系过。“大约2012年或是2013年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对方问‘老师,你知不知道我是谁?’当时我的脑海中突然就冒出了他的名字,听到十多年之后我仍能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他在电话里就哭了。”王龙感慨地回忆道,当时这名学生已经站在他的家门口。

后来,这名学生告诉王龙,他十多年一直没有联系王龙,是因为觉得上学时太调皮不好意思见老师,但又觉得他应该跟老师当面说声谢谢,所以才有了这通电话。“老师,有一次我吸烟被您碰到,您告诉我说‘人这一辈一定要拼一拼,不拼永远不会成功。’就是这句话,激励我奋发努力,才有了我的现在。老师,谢谢您!”该学生郑重地向王龙表示感谢。“对老师来说只是一句话,对学生却是一辈子。”对这件事,王龙始终难以忘记。

王龙告诉记者,作为老师应该有“两只手”,一只手要在思想方面关心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走到学生心里去;另一只手,要有过硬的教学素质。据悉,王龙多次获得即墨市优秀班主任、即墨市优秀教师和即墨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自己的承认和激励。”王龙诚恳地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把老师教的做人道理融合到生活与工作中,踏踏实实做人,快快乐乐做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我来说,最欣慰的事莫过于此了。”

新闻推荐

体育中心“画卷”十月正式展开 将成即墨新地标,10月上旬举办市全民运动会

体育场全景,主体工程已完工。文/图通讯员王德胜半岛记者高晓飞9月18日,记者从即墨市创智新区获悉,历时3年建造的体育中心,目前已进入室内精装修和设备调试阶段。其中,体育场计划于10月份正式与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绽芳华 记者走进即墨多所中学探访优秀教师,倾听他们的教育感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