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青岛校区崭新的阶梯教室。文/半岛记者孙雅琴
图/半岛记者王滨
打造全新的海洋学科建设,建设半岛研究院服务青岛“一带一路”建设,来青的理工学科均属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9月23日下午3时30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了解到,山大青岛校区担负着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行区和学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将会开设很多全新学科。此外,开学典礼将于9月24日下午4:00举行。
建青岛校区有三个原因
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一期工程总投资计划约40亿,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区全部建成后,可入住约25000名学生、4000名教职工。目前,山大青岛校区已完成一期的第一阶段,1000余名学生入住,已启用33万平方米,明年山大6个学院全部搬过来,将再启用22万平方米。
为何选址在青岛建设校区?对此,山大方面给出了三点解释。一是建设青岛校区是学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新的办学目标的战略选择。建设青岛校区,将搭建起新的发展平台,充分发挥青岛对杰出人才的吸引力,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的聚集效应,大幅提升学校的学术实力、综合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
二是建设青岛校区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学校统筹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发展,构建起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
三是建设青岛校区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青岛校区的建设将为山东“蓝”“黄”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发挥动力引擎和科技支撑的作用。
山大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山东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青岛校区担负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先行区和学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山大将充分发挥青岛校区“先行区”和“试验区”的功能,努力把青岛校区建设成人才的摇篮、创新的乐土、文明的新城,把青岛校区定位于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以及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交流基地。
来青理工学科都是新兴产业
在学科布局和平台建设上,山大青岛校区从一开始就规划了生命学科、信息学科、环境学科、海洋学科、政法学科等5大学科集群和3个国家级平台,并且将济南校区的生命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6个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研究院、纳电子中心、光学高等研究中心、高等研究院、系统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等8家科研机构整体搬迁到青岛校区发展。所以,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强调青岛校区从一开始就采取高起点的策略,而不是从零开始。
同时,张荣透露,山大目前正在筹建半岛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将作为一个综合性发展研究院,对整个山东半岛的发展,特别是青岛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智库保障。
为什么选择这6个学院来青呢?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解释,来青的4个理工科学院中的学科基本上都属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目前非常有前景的新兴学科,“而青岛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加快了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我们多次商议认为,这些新兴学科放在青岛校区会更利于其发展。同时又本着文理搭配的原则,我们选择了法学和政治公共管理两个学科,对于这两个学科,我们也有规划和打算。”王琪珑透露,学校有意向在法学院里增设海洋法、海事法两个专业,与青岛的海洋特色相结合。同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管理方面,将更多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打造成国际学生培养基地
首批6个学院来青,之后青岛校区又会有哪些规划?张荣表示,明年济南校区这六个学院的全部师生将一起迁入青岛,济南校区将不再招生这六个学院的学生。但是到了第二阶段,山大的总发展策略是“增量发展”,短时间内不会再从济南搬迁新的学院过来。
所谓“增量发展”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展新的学科,开设全新的学科,比如海洋学科。同时,青岛校区还正在创建德国学院,以及新的财富管理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二是创建一些新的合作机构。据了解,山大将推进国际合作,以青岛-山东大学中美国际科技创新园、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为重点,推进国际化办学。此外,青岛校区将面向海外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山大有意将其打造成一个重要的国际学生培养基地。
青岛本身已经具有非常丰富的海洋研究资源,为什么山东大学还要组建海洋学院?张荣就青岛校区海洋学科的建设计划做了重点解读。“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我把它归纳为两句话,一个是从浅海到深海,第二个就是由小海到大海。”张荣说,过去的海洋研究主要是就海洋论海洋,而现在所面临的转型是把陆上和海洋更好地结合起来。山大将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目前,我们已经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推进微生物海洋学、海洋信息技术等几个重要领域的合作研究。”
山大青岛校区大事记
2010年12月8日,教育部在《关于山东大学征地建设青岛校区有关事项的批复》中指出:“同意你校在青岛鳌山卫科技区新征3000亩土地,建设青岛新校区”。
●2011年4月8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接受来自山东天石集团的首笔校友捐赠人民币300万元,支持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门建设。
●2011年4月2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指出:“省政府支持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建设青岛校区的决定,并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列为山东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
●2011年10月15日,香港培新集团向山东大学捐赠1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青岛校区的政府管理学院项目建设。
●2011年11月29日,山大青岛校区首个建设项目——教学楼E区通过可行性评估。
●2011年12月29日,即墨市发展和改革局出具了《即墨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投资项目核准的通知》,同意核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投资项目。
●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
●2016年9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
■师资配备96门课程师资配备已全部到位
师资配备一直是学生和家长们关注关心的问题。山大青岛校区有6个学院,涵盖21个本科专业。张荣校长表示,按照学校的规划,“基础课程的师资,除了青岛校区本身有一部分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在不同校区之间进行共享。”张荣校长介绍说。除此之外,青岛校区还有8个科研机构,这些老师以前在科研方面投入的力量比较多,考核老师的工作量更多是考验他的科研。不过他们到青岛之后,也会参与到教学工作当中,会为青岛校区的教学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学校引进的高端人才,也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
“这一学期6个学院的学生共有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内的96门课,这些课程的老师配备已经全部到位,还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植物生物学实验、计算机网络3门实验课也全部到位。”王琪珑副校长介绍说,山大要求,青岛校区各学院要选派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并按济南校区排课模式排课,不允许出现集中上课、连续上课现象,保证教学工作不变形、不走样。
作为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亮点的“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还将延续原来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规模,泰山学堂、尼山学堂等特色人才培养试验班的选拔工作也将与济南校区同步展开。
目前青岛校区已建设各类多媒体教室44间,可供3921名学生学习使用。教室配备云桌面、激光投影机、高质量扩音设备、电子白板,电子时钟、无线WIFI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此外,今年下半年,山大还将组织优秀教师和名家在青岛校区开设面向校区全体学生的讲座,共安排学术讲座92场。
新闻推荐
七天长假,打折放价礼遇有加 很多商家提前打响“节日战”,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优惠活动
半岛记者姜曼十一黄金周临近,不少上班族们早已翘首以盼。每年国庆长假期间,商场都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趁着节日期间的优惠活动疯狂购物是必不可少的。9月27日,记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