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学(右)和助手正在为病人进行介入治疗。
无痛电子胃镜在患者在睡眠中完成胃镜检查。
胶囊内镜无创无痛,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国庆节快到了,市民团圆聚餐、举家出游,共享天伦之余,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提醒大家:在美味佳肴敬老孝亲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安全,别让孝心变坏事。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消化内科两天时间里接诊了四名因为进食大块食物卡在食道里的老人,有吃大块猪肉的,有吃大块鸡肉的,有吃整个海螺肉的,还有吃大块土豆饼的,年龄最小68岁,最大95岁。因为老人牙齿不好,吃的食物嚼不烂,又不好意思吐出来,只好囫囵吞下,结果就导致了食物卡在食管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非常痛苦。
据消化内科主任范光学介绍:四位老人中,有三位老人立即通过胃镜将异物取出来了。年纪最大的老人95岁,心脏不好,房颤,做胃镜风险很大,而且卡住食道的土豆饼很黏腻,根本抓不住,没法用胃镜取,只能保守治疗,让老人分次少量喝水,尝试用水把食物团给泡软化开。吃鸡肉的老人也92岁了,鸡肉被消化液浸泡后也很黏腻,一抓就碎,只能分多次取出,所以将近半个小时才全部取完,对老人的身体消耗很大。
通过胃镜取消化道异物,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多年来,范光学通过娴熟的胃镜技术取了上百次的消化道异物。
医生提醒大家:由于老年人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不能有效咀嚼,所以最好将食物切小剁碎再吃,千万不要给老人吃大块的食物,以免卡在食道里,给老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最好的方法不是找医生取异物,而是防患于未然。
消化道手术后狭窄不能进食?找消化内科这么治
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前不久,消化内科医师在DSA血管造影辅助下,成功为一名胃癌术后重度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实施了胃镜直视下吻合口狭窄的球囊扩张治疗,显著改善了病人进食呕吐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该患者年近八旬,四个月前因为胃癌进行全胃切除,并做了食管和空肠吻合手术,手术后三个月出现了进食后呕吐,造影显示食管和空肠吻合口重度狭窄,仅有极少量造影剂通过吻合口。消化内科医生在综合分析了病人的病情后,认为病人可以行胃镜直视下吻合口扩张治疗。
医生首先将胃镜插入病人的食管,找到吻合口,可以发现吻合口重度狭窄,胃镜根本就过不去。在DSA的辅助下,他们插入做ERCP用的造影导管,再通过造影导管置入导丝越过吻合口直到空肠的远端,注入少量造影剂判断狭窄段的长度和狭窄的程度。退出导管,保留导丝,沿导丝置入扩张球囊,在DSA下将球囊定位在最狭窄的地方,然后在胃镜直视将球囊慢慢注入造影剂,将球囊充盈起来,直到球囊达到合适的治疗直径,并持续2~3分钟以达到最佳的扩张效果。整个手术过程约15分钟,病人仅在扩张的同时有疼痛的感觉,其他都能忍受。扩张结束,病人疼痛消失,退出胃镜,病人无明显不适,而且可以立即进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该技术采用胃镜和DSA结合,扩张效果更好,也更加安全。当然,由于此类病人多为疤痕体质,扩张后肯定还会有新的疤痕形成再狭窄,因而需要2周左右再扩张,一般扩张3~5次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范光学
2016年,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被青岛市卫计委认定为“青岛市重点学科”,充分肯定了该科在消化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做出的贡献。
提到消化病治疗,大部分人的印象仍然局限于吃药打针。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开展的多项微创治疗技术,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消化内科治疗手段的认知。
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照影,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也是消化内科技术要求最高,操作最复杂,风险最大的内镜技术。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胆汁外引流、胆汁内引流、胆道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不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迄今已经完成了近千例ERCP手术,每年手术例数在青岛地区位居前列。
内镜下止血、食管支架置入、幽门支架置入、异物取出、狭窄扩张等内镜下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消化内科的常用治疗手段。
内镜下黏膜染色进行早癌筛查、内镜下粘膜切除、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吻合口狭窄等新技术为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即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在学科带头人范光学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创新,从一个高度,迈向另一个新高度。
范光学主任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新闻推荐
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即墨市前东城村改造项目在建工程抵押物权的
严正声明长城国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投资公司)是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3年12月,长城投资公司向即墨市“前东城村改造项目”的开发商青岛豪第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发放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