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倒下仨,热心市民慷慨解囊
2014年5月,本报报道了即墨市田横镇上庄村80岁孙老太的坎坷遭遇。32年前老伴因病离世撒手人寰,14年前儿媳患脉管炎和血管瘤,12年前儿子脑出血瘫痪在床,就在两年前大孙子因车祸成为植物人,原本身体虚弱的儿媳又查出癌症来,而小孙子还在上学。原本已经和儿子分家的老人,无奈又重新承担起照顾儿子一家四口的重任。
三口人的巨额医疗费,加上疾病缠身的老人也需要常年吃药打针,还有小孙子的上学费用,让这个家庭一筹莫展。5月15日,新闻一发出,立即有不少热心市民联系本报,想要对这一家人进行帮助。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收到3500元善款。
热心市民王晨德清早便带着1000元钱来到本报编辑部,“这里还有一位朋友于荣享捐的500元,想让您帮忙带给老人一家。”王晨德告诉记者。
“我想捐1000元,还想带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去看望看望这家人。”热心市民杨为程也给记者打来电话。同时,青岛立康白羽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迟先生也捐出1000元。
8月2日,记者联系到孙老太的儿媳妇孙秀菊。“现在,母亲有空的时候就来照顾我们。我丈夫情况和以前差不多,孩子架着我,我也可以到院子里散散心了。大儿子现在给别人看店铺,管吃,小儿子上初一了,学习成绩还不错。”孙秀菊告诉记者。
29岁患病小伙仍在康复治疗中
29岁的金口镇西演堤村村民李贵一和妻子都在一家商场上班,还有一个5岁的孩子,父母年过半百,都在家务农。2015年正月,李贵一胸前忽然鼓起了一个大包,去医院多次检查,最终确诊患上了淋巴肿瘤。在医院住院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外债10多万元。
2016年3月份,本报先后两次报道后,李贵一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烈响应,金口镇政府给李贵一送去1万元慰问金,西演堤村村委也组织村民爱心捐款,共收到爱心捐款3万多元。
“接到了好多市民的热心电话,太感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李贵一的父亲李瑞莆告诉记者,4月份李贵一就去北京医院治疗,20天前刚从北京回来,目前病情控制挺好,心态也很好,正在康复中。
15岁烧伤少年目前已脱离危险
7月28日晚上,即墨市灵山镇东黄家庄村一户村民家中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事故,无情的火灾让15岁的黄青显全身烧伤面积达到74%,在其家中玩耍的同学也被轻度烧伤。由于黄青显病情严重,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治疗,已经花费10多万元,后期仍然需要20多万元的治疗费,他的母亲在半年前遭遇严重车祸,至今刚刚可以生活自理,昂贵的治疗费用让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陷入了绝境。8月7日,本报新闻刊登了这个不幸家庭的遭遇,每天都有不少热心市民联系本报,想要对这一家人进行帮助。
“我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没有多少钱,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在看了本报的报道后,热心市民刘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
“我想捐点钱,还想去看望一下这个可怜的孩子。”热心市民李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自己家里有祖传的烫伤药,不留疤,效果比较好,想给黄青显家人送过去。8月7日,记者联系了黄青显的姐姐黄青青。“弟弟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后期治疗还需要很长时间,还要做多次植皮手术。”黄青青说,有了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一家人一定会努力坚持下去的。
12岁少年坚持训练,盼早日回课堂
这个孩子挺可怜的,虽然生病了还是在家学习。”2015年3月份,本报报道了龙山街道12岁张皓越生病不能自理,但是依然坚强忍受病痛折磨边治病边学习的经历。据悉,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张皓越寰枢椎脱位,颈椎的第一节寰椎没有了,第二节枢椎椎骨不长,同时压迫神经不发育,致使皓越的脊髓神经只有头发那么细。在经历了4次手术之后,身体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不能走路,生活也不能自理,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张皓越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赶快好起来去上学。
新闻刊登以后,立即有不少热心市民联系本报,想要对这个好学的孩子进行帮助。短短几天时间,共计收到爱心捐款1万余元。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助这个孩子,给他买几本书看。”在看了本报的报道后,热心市民江女士一家三口特意赶到报社,给皓越送来1000元钱。江女士说自己上班比较忙,不方便去看小皓越,所以托报社表达他们家人的一份爱心。
8月7日,记者联系了张毅。据其介绍,目前孩子每天都在做康复训练,恢复得不错。对于未来,张毅说自己充满了希望,相信孩子的坚强,相信他一定会站起来的。
新闻推荐
半岛即墨小记者开始招募啦! 学习新闻采写、参加社会实践、刊登优秀作品,报名截至8月31日
半岛记者高晓飞报道本报讯你心中有个记者梦吗?你喜欢摄影和写作吗?现在,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为你提供机会和平台,第七届小记者团正式开始招募啦!凡是二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均可报名参与,报名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