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即墨市致力于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龙头企业为主,带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政府与企业合伙投资,大力推动公私合营模式,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特色农业转型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今年以来,即墨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履职尽责,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协调服务<<<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即墨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亿元左右,增长3%,全市农业经济总体平稳增长。
即墨市农业局成立了经济调稳抓农业经济运行服务指挥部,明确了财政、水利及畜牧等24家参与单位及工作职责。在农业局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即墨市农业经济运行服务指挥部2016年调稳抓活动工作方案》,梳理重点服务企业(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积极开展企业走访活动,重点摸清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掌握企业的需求,收集企业的建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解决,建立企业问题台账。截至6月底,已梳理出问题88个,已办理问题38个,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50个,提交市调稳抓指挥部协调解决的问题6个。
图二
政策落实<<<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市农业局制定出台《关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和完善“西部精品菜、中部粮油牧、东部果茶渔、面上加工和旅游”的现代农业新框架。
加快大沽河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61.13万元,已完成投资513余万元,约占计划的91%;推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5个。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5家;推选中央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社)项目4个;组织完成8家青岛市级龙头企业申报材料上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工程,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培训1590余人,超计划完成了上半年培训任务。
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完成3个镇级电商中心和60个益农信息社建设。实施2万亩小麦和花生良繁基地及区(市)级农作物新品种综合试验站项目。实施小麦“一喷三防”38万亩,其中飞机防控面积35.5万亩,人工防治2.5万亩。
编制完成《即墨市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青岛市果茶水肥一体化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的考察、评审、公示和招投标工作。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制定出台了《即墨市关于加快推进精品农业发展的意见》;培育各类农业园区140余家,“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260余个。
创新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加强
加强商品果蔬散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到散户不散、盲区不盲。制定出台了《即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商品果蔬散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将全市种植面积超过0.5亩的约1.8万户商品果蔬散户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完善村级协管员队伍,落实月报制度,制定考核办法,推进商品果蔬散户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扩大检测覆盖面,全面加强对散户农产品产地监管。
抓好农药追溯平台运转,强化农业投入品管控。制定出台《即墨市农药监管追溯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将全市410家农药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农药监管追溯系统,确保农药产品赋码上市,打码扫码销售,全程可追溯管理。截至6月底,完成经营告知农药产品1404个,打印追溯条码2125982条,批发商进货量542643个,销售量18200个,零售商进销货量累计27703个。
加大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开展韭菜、蒜薹等专项检查,对56处生产基地、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记录及追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督查,监控各镇街检测室检测情况;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22140批次,定性定量检测262批次,合格率超过99%。
全力抓好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印发《即墨市开展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培训,严格监督问责。6月27日,顺利通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青岛考核评价小组考评。
突破难点<<<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深入推进
围绕规范完善提升、重点难点村庄突破和数据汇交三个重点,持续抓好村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前,本已开展确权颁证村庄732个,完成权证发放入户村庄684个,占比93.44%;确权土地面积75.8万亩,发放权证及合同16.92万户,顺利通过省农业厅数据库汇交。采取面上督导、现场确认、排名通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本市下达任务村庄231个,目前,231个村庄已全部完成股权设置,有192个村庄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占全年任务数的83%。
文/图周超王静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李珍报道本报8月18日讯市北区居民今后不用跑远路就可以申请免费法律援助了。日前,市北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将4家律师事务所和一家法律服务所选定为市北区首批法律援助联络点。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