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建校35年来,面对汹涌澎湃的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浪潮,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转变办学思路,主动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抢抓机会机遇,大力实施特色立校、内涵强校“双轮”驱动战略,由一所“农”字号职业学校一跃成为以工科专业为龙头、拥有6大骨干专业群、建有5大现代化校内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价值7000余万元、在校生6000余人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形成优良传统,展现蓬勃生机。
2013年4月,学校成功申报中央财政立项支持建设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完成了办学历程中的又一次重大跨越,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紧跟地方产业发展风向标,以特色专业抢占竞争制高点
在长期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只有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精品专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占据主动,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青岛和即墨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抢抓即墨“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特色发展主题,全面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了现代农业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等6大骨干专业群,构建起兼顾一二三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特色专业体系,每年为当地加工制造、服务、种养殖等行业培养毕业生1800余人,成为区域技能型人才重要“输出港”。
2013年以来,学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紧跟最新科技发展步伐,又及时增设了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兴专业,并作为重点建设的精品专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体系,在短时间内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益。
王希江是机电专业骨干教师,也是机器人研发团队组长。在他的带领下,该团队已成功推出冲压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多款产品。特别是为青岛即发集团研发的自动定位和自动收边设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受到广泛青睐。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专业不过时、合众口,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的吸引力“满满的”。
人才培养对接职业岗位需求,以教学模式改革成就学生真功夫
“培养做人有德、升学有望、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的实用人才”是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始终不渝的办学目标。
为让学生学到专业上的“真功夫”,提高宝贵技能,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出彩人生,为中国制造培养合格人才。学校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和企业员工标准进行培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坚持实行“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教学模式,深入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领进工厂,把课堂搬进车间,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学生在边学边用中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
近三年,学校有6门课程被评为青岛市精品课程;百余人在市级以上各种评选及比赛中获奖,其中3人次在全国、省职业技能大赛上获一等奖;1人被评为第四届青岛市“美德少年”;毕业生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成为“抢手货”和“香饽饽”,初次就业平均月薪在2500元以上。
刘仁杰是学校2013届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考入烟台南山学院。凭借在校期间学就的扎实专业知识,先后多次在全国、山东省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上获奖,由于成绩突出被沈阳大学破格录取为电子专业研究生,被师生追捧为“励志榜样”。他说自己练就的“真功夫”,全得益于学校接近真实岗位的教学情境打下的坚实基础,这让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德育为先,多元施教,做好“理论+实践”这篇文章,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的育人诀窍正在于此。
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金牌教师队伍成为发展助推器
“别人修不了的设备,我们的老师能修好;企业有什么技术问题,首先想到找我们学校的老师解决,那就证明我们的老师有了实本事,学校也就有了知名度。”这是校长王雅礼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对高素质师资队伍最朴素的形容。
学校以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实行“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名优”的层次化培养模式,不唯学历唯能力,建立“走出去学、请进来教、下车间练、到赛场比”多种渠道有机结合的培养培训机制,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同时,为充分利用名师、技师等“高端”人才资源,学校成立6个名师工作室、3个技师工作室及1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学科带头人、专业名师等为示范和引领,通过一对一指导、互相听评课等形式,带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促进了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现每年派出进修学习、挂职锻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达60余万元。
动手能力不强是个别专业教师的“短腿”。认识到这一问题,同时也为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学校实行“专业教师下车间”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周至少有两天时间到实训车间、实验室强化实操训练。“现在平均每天有十多个教师在这里练实操,来得晚了都挨不上号。”负责数控实训车间管理的卢泽鹏老师说。
靠这一套强有力“组合拳”,学校逐渐打造出一支“能上讲台能下车间”的“金牌”教师队伍。近三年有60余人在市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1人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多名教师已成为当地PLC、焊接、食用菌栽培等方面小有名气的“专家”,经常受到企业邀请为其排除“疑难杂症”。
刘建军是农艺技术专业教师,也是食用菌栽培方面的行家,不但理论知识过硬,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刚培植的人工灵芝,看多漂亮。”他在实验室里指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兴奋地说,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研发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正准备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奖。
坚持服务本色,面向社会办学,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升级提质增效——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在职业教育这片天地里越走越宽!
文/图王功修高晓飞
学生操作智能机器人。
学生在学校汽修车间实习。
即墨一专李心意荣获青岛市美德少年称号。
学校食用菌基地培育的灵芝。
对口高考本科录取学生。
王希江老师正在调试自动化设备。
学校编写精品课程与校本教材。
新闻推荐
内涵建设促发展,特色办学谱华章砥砺奋进,惠畅民生 ——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打造标杆职教品牌纪实
学生在服装实训车间上课。▲刘世强校长在教师节给老师们献花。▲王磊、马琪琪分获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金、铜牌。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创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