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了解到,“情寄古城·留住记忆”古城展览馆藏品征集正式启动,15位市民捐出首批170多本文献资料,将成为留住乡愁的宝贵资料。据介绍,此次征集古城老物件包括反映即墨文化历史的变迁的文献资料和实物等,征集上来的老物件将永久收藏于古城展览馆。
市民捐首批文献资料
“感谢捐赠的文献资料,我们一定将收藏好、利用好,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将即墨建成真正回得去的故乡。”即墨市副市长、即墨古城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宋宗军介绍说,首批市民捐赠的170多本珍贵文献资料很难得,这些捐献的市民都是即墨历史名人的后代,捐献的有即墨杨氏族谱、郭氏族谱和蓝氏族谱等历史文献资料,有了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实物,才真正能体现出即墨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
据介绍,即墨启动古城片区改造项目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和期待,自今年6月即墨拟定《即墨古城公共建设项目捐赠管理办法》后,古城居民纷纷捐赠老史料、老物件,让这些尘封已久的文化重放光彩,是对即墨古城改造的一次贡献,更是对后世的一种交代。
捐出老物件留住乡愁
“市民捐出的文献或实物,确定价值后,才可以收为古城馆藏。”据介绍,古城征集老物件,市民自愿捐赠,相关工作人员将按照程序进行登记,具有一定价值的将收藏于古城展览馆,供市民参观。捐赠的内容包括反映即墨古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及城市变迁、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的文献资料、老照片、古籍善本等。另外,一些即墨古城历代石刻碑志、建筑构件等也在征集范围,重点征集反映即墨古城历史、文化及人物掌故的各类石刻和碑文拓片。
“历代和近现代书画作品,包括珍贵书籍、名人字画、人物画像及家谱、家书等物品和资料。展现即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产、宗教信仰以及民风民俗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实物和影像资料等,也在这次征集内容之中。”据介绍,凡是与即墨古城商贸活动有关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包括货币、店铺标志和用具,反映各历史时期与商会有关的实物及文献资料,都可以捐赠。
相关链接
藏品可以这样捐
据介绍,对于收藏者愿意有偿转让其藏品的,经过专家鉴定后,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价值协商议价予以有偿征集。不便捐赠的藏品,经双方约定后可采取所有权不变,委托古城办代保管,或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采用借展的方式合作。也可将藏品寄存托管。
“这次征集藏品活动将一直持续下去,没有时间限制规定。”据介绍,欢迎市民提供相关线索,藏品持有者可以电话、书信、网上留言或面谈的方式联系。
凡经确认具有收藏价值的藏品,可采取邮寄或直接到即墨古城办公室 (即墨市东关街古城墙东门)移交的方式,也可打电话0532-67728566咨询,或通过E-mail:whzgongjian@163.com邮寄图片等资料。
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张世岩
新闻推荐
前天下午5时30分,交运温馨巴士司机刘伦杰驾驶617路车从汽车东站发往嶺海博览中心,行驶到周哥庄站时,一名8岁男孩独自上了车。乘务员唐海霞见天色已晚,担心男孩的安全,询问他是否有家长来接。“我家在...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