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穿越600年 古村“回到”明清,穿越600年 古村“回到”明清

来源:青岛早报 2015-12-16 00:07   https://www.yybnet.net/

在喧嚣的城市久了,内心就会渴望寻找旧时的记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即墨雄崖所古村落,将穿越历史长河,带你寻找乡愁记忆。记者昨天从即墨市田横镇政府获悉,雄崖古村保护工程已进入实质阶段。20处明清年代的老宅,将恢复原来的模样,上百件老物件,按照明、清和民国3个时期的不同民俗风格,展现古代人的生活形态,留住这里的历史遗存。明年初,市民可在这里的驿站休息、酒馆酿酒,感受体验这座古代海防军事要地的厚重文化。

600岁古村落呈现原模样

“除了雄崖所城门进行重点保护外,整个古村落将进入保护性修复,恢复原来古村的模样。”即墨市田横镇宣传委员隋信海介绍,雄崖所是明清时期的历史遗存,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海防军事遗迹。目前有完整雄崖古城南门和西门,村落明清时期的古宅,印记着居民当年生活的历史痕迹。古村落保护工程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对众多历史遗迹进行保护。通过修复,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

记者在现场看到,雄崖古村落分为两个自然村落,村街上的大青石印证着历史的年轮。衙门街、古村驿站和拴马石、登马石等历史遗址,有着十分厚重的文化。行走在古村落,仿佛穿越了历史,和明军守城官兵一起,固守在海防线上。

为突出古村落保护,传承和弘扬海防历史文化,留住乡愁,当地政府结合青岛凤凰雄崖生态休闲区工程,编制了雄崖所编制保护性规划,对189处明清老房屋逐宗调查摸底拍照,修复了6条古城街巷,安装了仿古路灯、旅游指示牌,恢复了古牌坊和把总署衙门,将雄崖古城独特的海防文化和厚重的历史韵味,清晰地呈现在市民面前。

20处老宅再现明清模样

据介绍,雄崖古村落位于丰城丁字湾,为古代军事重地,后来随军家属不断从外地迁入,慢慢形成了古村落。古村依城傍海而建,许多老宅至今保存完好,直到清代和民国时期,这里的村民仍然延续着古老的民俗传统文化。周边许多名称中带“屯”的村庄,也都是雄崖古村的历史文化延续下来的遗存。

“目前,已经征集了20处老宅,收集了大约上百件老物件。”为了恢复古村原来的模样,当地政府对古村落进行了保护开发利用。将收集来的桌椅、陶罐等生活用具摆在老宅里,恢复古代人生活的形态。记者注意到,两处清代民居已经显现出原来的历史模样,陈旧的条几,还有民国时期的马灯等,都让老宅回到了从前。

访古村住驿站酿老酒

“雄崖所古村的街道将变身古代商业小街,这里不仅有老酒作坊,还有明代的驿站。”隋信海介绍说,雄崖所古城的保护,将在相关历史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在保持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原貌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已经破损严重的不重建,完整地保存现有的历史遗存。

“目前旅游接待中心已完工,雄崖海防博物馆也已启用,成为传承海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自然博物馆文化聚落。”据介绍,预计明年初,雄崖所古城和古村落,将全部对外开放。到时,市民可以来到这里,在老宅里感受古人的生活气息,还可以通过众多的历史遗存和海防博物馆的实物以及村中老人的讲述,了解600多年前,明清军士在这里守卫祖国海疆的故事。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八旬老夫妇建立专项基金,八旬老夫妇建立专项基金

“这两个患病困难家庭的救助款都是从一对老夫妻捐助的专项基金里拿出来的。”昨天上午,记者在即墨市红十字会采访时了解到,即墨红会拿出13000元先后救助两个患重病困难家庭,都是专项基金的专项救助...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穿越600年 古村“回到”明清,穿越600年 古村“回到”明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