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媛白晓
家门口就能踢球了
11月21日是周六,家住九水东路的孙海早早来到自家附近的沙子口小学操场,边热身边等候球友们的到来。“家门口就能踢球了,以前打个球都得跑到李沧去找地方,还不一定能找到。”孙海告诉记者,他得知崂山区一些中小学开始开放运动场了,于是第一时间打电话预约了场地。
除了孙海他们几个打篮球的,学校的塑胶跑道上还有很多来跑步锻炼身体的年轻人,以及众多慢走的老人。记者在校门口张贴的操场开发通知上看到,学校所有的室外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地等学校体育设施均开发使用,学生正常在校学习期间开放时间为早6:00—7:00、晚6:00—8:00,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学生不在校期间全天4个时段开放。至于收费,入校锻炼比赛的团体适当收费,个人免费。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11月21日起,崂山区第一批23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试运行,主要开放区域为室外运动场所,室内运动场所暂不开放。试运行期间将免收费用。
崂山区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主要采用:以学校购买服务的形式外包管理、学校与街道社区(物业)联合管理和学校自主管理等三种模式。为保障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正常开放,崂山区投资160多万元为部分开放学校体育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崂山区财政每年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拨付5万元的奖补资金。
学校运动场地开放,政府需要资金投入,学校需要管理投入,虽然场地可能有损耗人员进出不好管,但是崂山区还是迈出了第一步。
开放力度还不够
学校运动场地开放,崂山区大多数居民都很高兴,但家住市区的高先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锻炼诉求还未解决。虽然他家附近有个57中学篮球馆可以对外开放,可是经常预订不上,他只能和朋友们开车到西部或者市北区找地方打球。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内多家学校,发现大学操场都是开放的,但是只有少部分的中小学是开放的,大多数是严禁校外人员进入学校操场地。有的只需说明是健身即可进入,有的则需要出示学校发放的晨练证才能进门。
一边是经营运动性场所爆满、小区公共健身空间有限,一边是中小学操场足够大但却闲置未利用。记者从青岛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近两年来青岛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加大开放力度,目前市内已有48所学校节假日对外开放,70%以上学校仍没有开放计划,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市民健身需求。
后续问题还需要系统解决
多所中小学校的负责人认为,安全是最大问题,其次是环境卫生和场地损耗。“平时上学期间我们都是小心再小心,如果因为开放操场混进来一些‘不法之徒\’,伤害了学生就得不偿失了。再者,开放还得安排门卫值班吧?弄脏了校园得打扫吧?会有一系列后续问题。”某学校一位负责人表示,如果开放,成年人对运动设施的损耗程度大,尤其人造塑胶、草皮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这无疑会给学校造成经济负担。
位于浮山后的65中学此前曾经对外开放学校操场,但由于外来人员较多,人造草皮磨损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学生正常上课,学校只能自费几十万元更新了场地,而且由于内部反对声音强烈,学校已决定不再对外开放。
去年,即墨市作为试点,开放了24处学校操场,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一找到对策:首先为了控制人数在场地可承受范围内,试点学校会发放一定数量的入校健身证,同时也是一种身份识别,可提高安全系数;其次,试点学校还与前来办卡健身的居民签订了一份《入校健身协议书》,明确要求市民来锻炼身体必须穿运动鞋,而且要爱护体育设施,以防过度使用和故意损坏;第三,试点学校每天还安排专门老师值班,帮助前来健身锻炼的市民正确使用器材并保障安全。
即墨市试点开放的24所中小学均位于市民居住集中区域,并且具备了塑胶跑道等健身场所和器材的要求,真正为市民搭建起了10分钟健身圈。试点一年来,群众反响好,学校体育设施也并未损坏,校园安全管理有序可控。
专家认为,学校开放体育设施肯定是一件好事,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节约社会体育公共资源经费,可谓一举多得,但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来共同想办法避免风险有效管理。像走在前面的浙江杭州,虽然通过政府出资补贴、纳入工作考核等方法加大了学校运动场地开放力度,但是在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管理上并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细则,同时也未就运动伤害的主体责任、赔偿机制等进行规范,没有明确政府、社会健身群体、学习等主体的权利义务。
对此,青岛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去年在城阳和即墨进行的学校运动场地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下一步,青岛市将加大开放的力度,并进一步积极探索完善管理细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晓帆宋弢电子商务成示范11月27日,在即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中心展厅,蓝村大米、白庙芋头、曙光海珍品及莱西黄秋葵、马家沟芹菜、邹平山药等100多家专业合作社生产...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