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600岁“验宗石”讲述家风故事,600岁“验宗石”讲述家风故事

来源:青岛早报 2015-11-10 00:18   https://www.yybnet.net/

早报讯 记者昨天从即墨市博物馆了解到,古祠堂文化作为“乡村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日前,即墨启动民间古祠堂保护工作,12处完好的古祠堂被列入重点保护对象,下一步将对破损的祠堂展开保护修缮工作。其中,即墨蓝村镇王演庄村至今保存完好的明代毛氏祠堂内,珍藏着一块奇特的“验宗石”,不仅讲述着一段家族家风的文化故事,还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祠堂成了“宝贝”

即墨保留较好的古祠堂中,历史最长的在明代初期,距今600年,最晚的也在清光绪年间修建。今年以来,即墨市博物馆组织对乡村上百处古祠堂遗迹进行了调查,对包括祠堂的建筑风格和传承的家族家风等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结合乡村朴实的民风进行传承和发扬。目前,这些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古祠堂,已经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将成为乡村记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块‘验宗石\’传承了600年,是我们毛氏家族精神的象征。”村民说。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即墨市蓝村镇王演庄村西侧,目睹了这处明代初期古祠堂的风采。一座古朴的建筑跃然村中,精致的建筑风格彰显了当时古人对家族门风的崇尚和敬仰。在古祠堂的院内,一块精美的石头被毛氏后人保护起来。这块石头纹理十分清晰,外形酷似“心”。

据毛氏后人、今年80多岁的毛云斌介绍说,当时他的祖先在此修建了这座家族祠堂,就是为了正家风,家族中谁做错了事,都会被请到祠堂悔过自新。当时由于家族有三氏兄弟,在分开的时候,为了有凭证认祖归宗,将一块石头一分为三,将来凭借这块石头来认亲,并且约定,不管哪个兄弟的后人,都要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决不允许做坏事,对不起祖先。于是,毛氏家风这块“验宗石”一直向下延续,至今“验宗石”其中的一块仍然存在,毛氏家族的正气家风也由此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4处“传习所”传老手艺

2015年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 “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即墨市雄崖所村、凤凰古村、李家周疃村、大欧戈庄村入选传统文化村落、街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入选乡村(社区)传习所,入选数量在青岛市各区市中居于首位。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中,胶州市九兴博物馆、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平度市勇华民俗馆、莱西市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4处民俗博物馆,将作为全省第一批“传习所”,对外免费传授老手艺。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供暖第一天“热线”不太热,供暖第一天“热线”不太热

昨日是青岛市正式供热第一天,记者从市供热办了解到,正式供热首日总体平稳,反映供热问题的热线电话大幅度减少,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是第一年供热的新建小区,可能存在设备调试、循环不均等方面的原因,用户...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600岁“验宗石”讲述家风故事,600岁“验宗石”讲述家风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