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诸多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生动实践。烟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可谓亮点频现。昨日,从市环保局传来消息:1-11月,烟台市区蓝天白云天数累计达到270天,超过全省平均天数124.9天,预计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将继续保持在90%以上。与此同时,今年,水源地、污染减排等均收到明显成效,生态产业也实现蓬勃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有序推进……烟台,在生态文明的蓝图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污染减排、水源地保护、空气质量改善是全市环境保护的三个“核心区”。今年以来,烟台市加大生态环保监管力度,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根据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纳入全市年度减排计划的86个污水处理厂和火电行业脱硫重点工程,已有90%以上发挥减排效益。水源地保护和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五龙河、黄垒河、界河等省控重点河流水质较往年有明显改善,全市基本消除了劣五类水质。通过深入实施“蓝天白云行动”,烟台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1-11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6%,蓝天白云天数累计达到270天,超过全省平均天数124.9天,预计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将继续保持在90%以上。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仅体现在环保治理方面。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文明镇村创建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目前,交通慢行系统、生态绿化系统和生态水网系统建设全面推开,牟平自由行绿道网络、莱山区6条绿道工程,芝罘区9.3公里的河滨路“绿道慢行”等项目进展顺利。在生态绿化系统建设方面,全市完成示范区范围内水系造林3万亩,5处镇街24个村居达到市级绿化示范村镇标准。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也在蓬莱等地纵深推进。目前,莱山区院格庄街道、福山区门楼镇和牟平区龙泉镇等3个生态文明示范镇完成年度建设投资4.2亿元,年度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3项,19个示范村年度累计投入达到8300万元,完成重大生态工程111项。
>>>更多报道见4版
新闻推荐
初夏微旅行迎来15万游客, 实现旅游收入1071.97万元,同比增长8.2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又迎来了“五一”小长假。适宜的温度,万物复苏的景象,让劳碌的人们纷纷卸下工作的担子,走出家门,或近或远...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