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文明乡村,没有足够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是不行的。在牟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区加大“奖补”力度,推出“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彻底清除了多年来的“垃圾围村”现象,让村庄旧貌换新颜。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
近日,《走进美丽乡村》采访组来到牟平区龙泉镇南岘村。
“说是农村,和城里相比差距不大”,采访组的不少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见到想象中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农家小院别致时尚,院落旁边建有小花圃,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
南岘村支部书记王建成告诉记者,南岘村全村耕地1005亩、山峦1050亩、果园506亩。自创建生态文明乡村以来,该村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基础上,以打造低碳环保村庄为目标,先后投入160多万元,狠抓特色村庄建设,彻底改变了“垃圾围村”形象。
记者来到村民林庆强的小院门口,他正在晒花生。门上贴着四个大字:“福华满堂”。林庆强说:“村里现在做饭都用沼气了,非常方便,沼液还可以当肥料用。晚上吃完饭,还可以和朋友跳跳舞、打打球,跟城里没啥区别。”
环境更美村民素质更高
在牟平,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美丽乡村,绝不仅仅南岘村一个。
牟平龙泉镇镇长吕孝良介绍,根据区里要求,镇上着眼实效出实招,创新实施了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通过发放户用垃圾桶、配备村级垃圾收集专用车和地埋式垃圾箱、建设镇级垃圾转运压缩站,实现卫生保洁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
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也上了一个档次。在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过程中,牟平更重视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村民的精神生活更为富足。
每个村都要有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这是牟平对以龙泉镇为代表的美丽镇街提出的要求。这些年来,牟平全面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南岘村、丁家庄村等美丽乡村,秧歌队、锣鼓队、庄户剧团、篮球队等业余文体队伍一应俱全。
800万重奖生态文明村
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对于全国很多乡村而言,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卫生整治是一个共性难题。牟平独辟蹊径,加大政府奖补力度,激发镇、村创建生态文明乡村的积极性,通过“五位联动”模式,化解了资金难题。
什么是“政府奖补”?牟平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奖补考核办法》。今年,牟平决定对年度内列入区生态文明乡村创建重点培植的村,按照整村建设改造、设施环境建设、设施环境改善三种类型分类建设、分类考核、分类验收奖补。考核验收合格的创建村,享受区财政100%奖补资金、基本合格创建村享受区财政30%奖补资金、不合格创建村不享受区财政奖补资金。
为此,牟平区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80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先干后奖”原则,重点对达到区级创建标准的2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进行奖补。整村建设改造型或设施环境建设型创建村庄,奖补资金总额每村不超过60万元(含);环境设施改善型的村庄,奖补资金总额每村不超过30万元(含)。创建生态文明乡村,不仅可以让生活环境更好,还能获得奖励,村民们的干劲一下子就上来了。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王钟锋摄影报道
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镇街卫生院统一配送药品, 牟平区卫生局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切断医疗机构与医药经销商利益链条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姜庚)如何切断医疗机构与医药经销商的利益链条,降低采购成本,减轻农民群众负担,牟平区卫生局日前完成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改革,通...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