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李少鹏通讯员张海庭孙永张晓婷)“姑娘,快进屋坐。”“不用了,大姨,我把这个月的《农业知识》给您送过来。”昨天上午,在牟平区龙泉镇丁家庄村,包村干部许晓燕笑着将刊物送给村民丁淑云。“每次都麻烦你们跑腿,真是太感谢了。你看,上次你送过来的花种,我已经种上了,等到这片花开了,我这小院就更漂亮了。”丁淑云笑着说。“对了,大姨,这个周五农技中心技术员到你村果园讲解果树嫁接技术,您可别忘了去听啊。”“知道了,知道了。”
这是发生在龙泉镇“四包六送”活动中的一幕。为了进一步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和谐,自去年以来,作为烟台东部新区建设中重要的低碳环保板块的牟平区龙泉镇,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从利民惠民角度出发,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实施“四包六送”工程,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享利益。“四包”即四级联包机制,通过机关干部包村、村支部书记包村两委、村两委包党员和村民代表、党员和村民代表包组包户,让机关干部、农村干部在实打实、点对点中为群众想事干事办事。“六送”,即送知识、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送种子,群众想什么,党委、政府就送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党委、政府就帮什么,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享利益。
在生态文明乡村创建中,龙泉镇依靠四包机制,层层发动,层层落实,实现了党员干部带头实干、老百姓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基层大走访”中,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带着“礼物”,为每家每户送去一份报纸、一个便民联系卡、一张征求意见表,解决实际问题上千个,理清了关系,端正了风气,调顺了民心。
2013年,镇党委、政府已出资67.8万元,为党员干部、村民代表送去了《致富快报》、为教师送去了《教育报》、为小学生送去了《学习报》、为乡村医生送去《医师报》、为镇直单位负责人、农村干部送去了《领导文萃》、为老干部送去了《健康报》,为每户送去一套《农业知识》;出资20多万元,为全镇党员、村民代表送去了花种、丝瓜种、粘玉米种、向日葵种。
花种用来栽种在村民房前屋后,即美化村中环境的同时又能愉悦村民心情;丝瓜种栽种在村民庭院中,即发展了庭院经济又开拓了村民致富门路;粘玉米是一种旅游食品,分发种子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向日葵向着太阳向着党,党员、村民代表在育苗后,亲自送给所联系的农户,送去的是党的关怀,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走科学发展道路、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目前,该镇上下齐心协力,村庄建设有声有色,展现出镇村干部的新作风,靠着艰辛努力,靠着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精气神,龙泉人开创了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胡海燕隋天全YMG记者刘洁)山峦连绵起伏,层林飞红滴翠。走进牟平区龙泉镇河里庄金凤林场,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生态公园。而这正是牟平区大力...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