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墨田横镇的东边,有这样一座小岛,它的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它由三个小岛相连组成,退潮的时候三岛可实现互通。这里没有一个原住民,也就没有一个村落,但这并不能掩盖它千百年来为周围居民做出的贡献。这里出产海参、鲍鱼、大螃蟹,良好的海域环境让这个无人岛变得生机勃勃。无电、无水、无网络,但小岛却仍像世外桃源般充满着不一样的欢乐。
三平岛原名叫“青岛”
三平岛隶属于即墨市,由大岛、二岛和小岛三个无居民海岛组成。大岛面积0.154平方公里,岸线长1.65公里,距离陆地最近点2.3公里,最高点海拔25.9米;二岛距离大岛东北方向约80米,小岛则与二岛东西相邻,面积分别为0.02平方公里、0.003平方公里。
对于三平岛名称的由来,田横镇的老渔民告诉记者三平岛原来并不叫三平岛,而是叫“青岛”,在1929年青岛特别市正式定名后,改名为“小青岛”,在1984年的海岛普查时,因为其有大岛、二岛、小岛三座小岛组成故而正式被定名为 “三平岛”,而周边的村民仍习惯称之为“青岛子”。
岛上有一座砖砌的小庙,中国海监即墨大队宋科长介绍了关于三平岛的传说,三平岛曾在清朝同治版的《即墨县志》中有所记载,当时已经被称为 “青岛”。与其他海岛上有海神庙不同,三平岛上只有一个非常小的文君庙,根据碑文记载,清朝时一批赶考的南方学子在海上遭遇大风浪,迷失方向后遇到文君爷指引方向来到三平岛上避风,学子在中榜之后感谢文君爷却找不到他,只好在三平岛上建造庙宇表示感谢。新的庙宇是2005年由一些南方人出资建成的,庙里至今还存放着清朝时的石兽。
小岛无码头靠船不容易
12月12日上午,记者赶到即墨田横镇周戈庄码头,渔民们已经在码头上整理渔具准备出海,网箱上抖下的小鱼小虾使整个码头充满一股诱人的海鲜味。恰逢海面上雾气重,能见度较低,站在码头上,在渔民的指引下,记者一行往东南方向望去,前方一座小岛正被雾气所笼罩,犹如飘浮在半空中。如此朦胧的景致,让人忍不住想尽快上前一探究竟。中午12时30分左右,记者一行跟随老张坐渔船向三平岛驶去。风平浪静的天气让老张乐得哼起了小曲。“亏得今天天气好,要不然还真靠不上去。”老张笑着说。
经过近20分钟的航行渔船到达三平岛,因为没有建码头,上岛就成了一门技术活。有近20年捕鱼经验的老张沿着岛屿左调右调,这才穿过一块块礁石顺利地将船靠到岸上。看着海岛四周凸起的礁石,记者总算了解到附近老渔民说过的话“小船靠运气,大船靠边站”。
记者上岛全靠爬
“这码头、台阶在什么地方呢,这要怎么上去啊?”听到记者一行的询问,老张笑而不语地做了一次示范,只见他拿起一根顶端绑有钩镰的长竹竿,用带钩镰的一头钩住海上的礁石,随后将船拖得仅靠岸边的海参养殖池,万事俱备后老张一个箭步跳到池子的边缘处,这便是成功完成了一套上岛动作。不断摇晃的小船和周围不时袭来的海浪都让人对这样的上岛动作感到担心,但千百年来,想要上岛就必须掌握这套动作。
站在船上一直晃悠个不停,让人实在鼓不起勇气一下子跳上岸,无奈记者一行只能用笨拙的动作爬上岸,惹得岸上的老张一阵发笑。
荒岛上有14个人两只羊
宽约半米的海参池边,是上岛的唯一通道,坑坑洼洼并混杂着铁丝的小路让人每走一步都要格外谨慎,生怕一个不小心会被绊倒摔入海中。踩过一片浩荡的芦苇丛,正当感觉腿脚发软时却猛地发现不远处有一只老羊和一只小羊正悠闲地嚼着草料打量上岛的陌生人。无居民岛为何会有饲养的羊,老张告诉记者,岛上没有原住民,但是并非没有人,一些周边的村民到三平岛周围搞水产养殖,为了避免辛苦养殖的水产被盗,索性就住在海岛上看海。只有到了重大节日的时候,这些人才会下岛和岛外的亲人们团聚。中国海监即墨大队宋科长表示,三平岛虽然进入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名录,但三平岛上还是有8个住户,共14人,主要来自即墨田横镇和鳌山卫镇。
海参鲍鱼成驰名特产
说起海岛上的特产,海参和鲍鱼便成了不可不提的两样标志物。海监大队宋科长告诉记者,三平岛周边的海域气温适宜,即使冬天其它地方的海水温度会非常低,不适宜水产品生长,但三平岛由于其特殊的地势,温度并不会太低,除非碰到异常的降温天气,一般情况下这里的海参鲍鱼可以安然过冬。三平岛周边海域未受到污染,因此水质非常好,海洋浮游生物丰富,很适合养殖海参、鲍鱼一类的高档水产品。目前三平岛周边海域已经建成了150多亩的海参养殖池,由于海参鲍鱼质量上乘,每次到出产的时候,都会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商家到岛上收购,“三平岛海参”如今小有名气。
喝水靠瓶瓶罐罐攒
与记者之前走访的海岛不同,在三平岛上,淡水资源成了这里的“奢侈品”。在岛上多个临时建成的民房前,记者看到几乎每户人家都在自家大院里摆放着许多水缸和水盆,甚至有的人家直接在院子里挖出一个大坑储水。在岛上居住了两年多的张先业至今仍对岛上贫水的现状感到不适应。“以前在家里隔三差五还能洗个澡,可在这里一盆水都恨不得当一缸水用,没办法啊。”张先业告诉记者,其实岛上并非没有淡水井,几年前岛上的居民曾自发出钱打了一口近20米深的淡水井,虽然井里的水并不好喝,可也是岛
上唯一能喝的水了。近几年,
水井的水位越来越低,现在
井里的水刚刚够岛上
住户日常饮用。用渔
船往岛上运水非常麻
烦,因此岛上居
民就想出了“深
挖坑,广积
水”的法子,
每到雨季来
临,各家各
户就拿出家
里所有能盛
水的东西
储 存 雨
水。
餐餐不离美味海鲜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看着张先业家的房子里除了一些青菜外再无别的食物,让人不免为他和老伴的这顿午饭担忧,但他却并不担心,嘴里衔着烟卷哼着小曲,慢悠悠地来到自家的海参池边,将两只绿色的网箱从海里拖了上来。老张打开网箱口清点收成,黑头鱼、黄鱼、螃蟹、鳗鱼,各种各样的海鲜足足有小半筐。“中午喝酒的肴有了。”老张笑呵呵地说。
岛上住户的食材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家门口的这片海,可谓真正的“靠海吃海”。记者在岛上走了一圈,中午的伙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海鲜,炖好了一锅汤白味美的黑头鱼汤,蒸熟了几只螃蟹,老张按照惯例倒上一杯二锅头,开始享受这顿美味午餐。据岛上住户介绍,常年在附近打鱼的老渔民都知道,三平岛附近的鱼多,因此经验丰富的人就会一大清早,赶在所有渔船都没有从码头出发的时候,将船开到三平岛附近撒网,之后顺着岛子走一圈,一般都能打满船舱。近几年自行驾船到三平岛附近钓鱼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运气好的一天能钓近百斤的黑头鱼。
吃过了海里的,岸边长着的海鲜也能吃得人大呼过瘾,在海参池的边缘和海边的礁石上,记者看到成片的海虹和海蛎子。岛上的居民告诉记者,赶上海里鱼少的时候,从岸边敲些海蛎子回家炖着吃也是一道不错的下酒菜。
岛上通讯基本靠喊
难得中午捕到了如此多的鲜鱼,老张想叫几个岛上的哥们一起喝两盅。虽然岛子面积狭小,各个住户之间距离也并不远,但由于岛上多是崎岖的山路,挨家挨户地叫难免有些麻烦。挨个打电话联系?老张表示在岛上不用那么麻烦。“家里有酒有肴,中午来喝两杯吧。”走出家门老张扯着嗓子喊道。“家里做饭了,不去了。”“好,我一会就过去。”不一会岛上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张告诉记者,岛上人家养海参腰包鼓了起来,手机也有,但有事还是习惯用“喊”来招呼人。
没电没网络种地成乐趣
除了每天定时地为海参池开闸换水,查看海参、鲍鱼的生长情况外,岛上人家有大把空闲的时间,但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岛民的业余生活相对枯燥一些。虽然三平岛距离陆地仅有2.3公里,但是由于居住的人太少,因此一直没有通上电,也没有网络,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顶着一只大风车,风大时储存的电够看一集电视剧,但如果无风天气,连一只灯泡也带不起来。
生活单调,岛民们就想用各种方法来打发时间,除了和老伴斗斗嘴,打打鱼外,平整土地种些农作物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大岛上记者看到成片已经被种植上农作物的土地。岛上人家的房梁上、院里晒着大堆的花生、玉米和地瓜干。“小伙子吃点吧,俺自家种的,一点药都没打,直接抓着吃就行。”岛民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谈未来
岛民期盼海岛受保护
在岛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生活环境却成为岛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我来了才两年,还有人住了8年多呢,时间一长就觉得这岛上人少,是非也就少,少了勾心斗角,日子其实过得也很舒坦。”张先业告诉记者。如今最令岛民忧心的就是海岛的保护问题,由于这里环境优美又是一处极佳的垂钓场所,因此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位岛民告诉记者,一开始岛上多了许多人,大家都很高兴,但很快一些游客乱扔垃圾或者随意生火,让人十分担忧。“这么好的小岛,将来开发旅游什么的肯定很好,可在开发之前也得保护好不是,要是破坏得面目全非,再想恢复可就难了。”岛民们希望海岛能够尽快得到保护。
随意开掘或成致命伤
中国海监即墨大队宋科长表示,目前不少地方对无居民海岛的生态功能和国防功能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在海监大队对即墨17个海岛的日常巡逻中,队员们发现目前大部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方式主要是海水养殖、发展海岛旅游、建设渔港等。这种方式被统称为粗放式开发,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有待考量。与之相比还有一类开发方式,其产生的恶劣后果则更为严重。“炸岛炸礁、填海连岛、围海筑堤、开山采石这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方式,对海岛的破坏将是永久性的。”宋科长表示,这样的开发方式或将造成许多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严重者甚至将导致岛屿消失,因此在日常的巡逻中,对于这一类行为也是海监大队重点打击的范围。
将来可建生态旅游岛
2011年,国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山东有5个岛上榜,包括青岛的三平岛和牛岛。市海洋渔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平岛植被覆盖率较高,大岛西部有农田,岛上主要有黑松、刺槐、蒲公英、柴胡、老牛筋、山茅草等植物。周围海域开阔,水深3米左右,水质符合一类水质标准,渔业资源丰富,是良好的垂钓场所,将来在鼓励发展生态养殖的同时,也将逐步完善岛上的基础设施,建成一个可供游客赏玩的生态旅游岛。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王晓先 于滈
新闻推荐
我省今年将推行农民工工资卡制度预防欠薪,我市在各大建筑工地已实施“双卡”管理——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