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渠道为王,只有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才能彻底杜绝菜价‘过山车\’对菜农带来的损失。”面对着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卖菜难,平度李园街道的卖菜“状元”——青岛琴园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伦庆东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的确,“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不会卖的人”,如何拓展蔬菜销售渠道,改变菜农“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一直是青岛市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近几年,随着市政府搭建的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系列平台,订单式种植在平度、莱西、胶州等重要蔬菜产区全面铺开。由此带来的一场蔬菜流通领域的“瘦身行动”,在减少环节、让惠于民的同时,一大批蔬菜种植户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卖菜之“大策”
农超对接占据销量半数以上
在平度市李园街道,当记者走进青岛琴园现代农业公司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该公司与沃尔玛实现农超对接的一面标志碑。“这是与我们达成农超对接的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如今我们已与利群、家乐福、佳世客、麦凯乐等20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达成农超对接协议。”该公司总经理伦庆东介绍说,现在农超对接销售量已占据公司销售总量的60%。
时下已进入芹菜集中上市的季节,今冬芹菜好不好卖?说难卖的确难卖。昨日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上,芹菜批发价格一斤才不到0.8元钱,“青岛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德州是省内最大的芹菜生产基地,今冬当地的芹菜一斤才8分钱,跟咱们这里的大白菜一样难卖。”伦庆东介绍说。说好卖也好卖。平度李园街道仅马家沟芹菜种植区就有6.4万亩,但没有一户出现难卖现象。对此,伦庆东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马家沟”的金字招牌,更重要的则是完善的销售渠道。
“今年是芹菜的丰收年,平均一亩的产量在1万斤左右,但我们的销售价格依然保持平常年份的价格,全都有赖于我们的销售渠道。”据伦庆东介绍,琴园公司现在有2000多亩种植基地,但每年收获之后,一斤芹菜也剩不下。“我们跟全国200多家大中型连锁超市达成农超对接,这就消化掉了公司全部产量的60%以上。”伦庆东介绍说,除此之外,酒店专供渠道能够消化公司总产量的20%左右,其他20%则由散户及企业订购等形式消化。
“相对于散户种植,大型蔬菜企业更适合走农超对接的道路。”伦庆东表示,相对其他销售渠道,农超对接对于供菜方的产品质量、种植规模等要求较高,散户种植往往难以满足超市入场要求。更为关键的是,农超对接对于供菜方的物流能力有一定要求,这更是散户种植所无法提供的。“我们现在拥有自己的物流,但也做不到全程配送。”伦庆东举例说,琴园与利群达成农超对接,按照合同,他们将芹菜运到利群位于胶州的生鲜物流中心,然后由利群自己的物流配送到各个门店。
对于农超对接渠道的优势,伦庆东表示,因为实现了产销对接,蔬菜种植户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配额,而且可以根据协议超市的需求量,实现有计划种植。“目前我们公司还处于发展阶段,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销结构,实现阶段式上市。”伦庆东介绍说,农超对接将给青岛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揭开新的篇章。
卖菜之“中策”
直销式、订单式巧妙搭配
对于多数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及农业合作社来说,想为超市提供稳定充足的蔬菜供应,难度比较大。因为产量有限,物流能力不足,他们更多选择了直销或订单模式,实现蔬菜销售渠道畅通。
莱西市晟仁果蔬专业合作社日蔬菜上市量在万斤以上,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顺利卖菜的呢?负责人李忠仁告诉记者,该基地与莱西市16家社区超市达成了协议,每天都会把蔬菜运到这些超市进行直销。节省了销售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也为农业基地节约了不少成本,消费者因此获得了实惠。在这些直销点购买蔬菜,价格往往比一般市场便宜。跟农超对接相比,农农对接的直销模式更为灵活,更适合种植规模和物流能力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在前期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市区农贸市场与农业合作社之间开展农产品直供产销模式,由于农农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供求双方实现了共赢。一方面市民得到了实惠,据调查,农农对接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同期市场低10%—15%,有的直销品种甚至低50%;另一方面,农农对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通过这一销售形式,销售的农产品获利比其它销售形式提高了20%以上。“现在青岛市已有多家农贸市场,与农业种植养殖企业达成协议。”市商务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崂山区欢乐大家庭农贸市场已与20余家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签订了百万订单协议书,形成“订单农贸直采基地联盟”。
而更为稳定的,则是订单式种植。平度市濠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的经验是,种菜播种之前,就把菜先卖出去。张经理介绍说,通过订单模式,可以彻底杜绝“赌博式”种植。“很多人说现在种菜就跟赌博一样,今年种姜可能发大财,可明年种姜就很可能赔大钱。”张经理说,企业可以直接包地。另一种则是直接预购蔬菜,然后公司根据蔬菜需求规划种植面积,“因为价格都是提前谈好的,就不会出现丰收亏本的情况。”张经理表示,质量无疑是畅销的根本,在订单时种植中,预购单位可以随时到种植基地考察检测,以此来确保蔬菜供应品质,实现双赢局面。
卖菜之“小策”
“土地入股”抱团闯市场
规模化种植,无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最终趋势,而在现阶段,蔬菜散户如何规避种植风险,实现稳种稳收?在平度市马家沟的一个普通农业合作社,记者得到了启发。
“我这片地是100多亩,规模并不大,所有土地全部通过土地流转从当地村民手中获得,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村民都能从合作社的收益中获得分红,而且还能从平日打工中得到实惠收入。”合作社负责人贾文学向记者介绍说,规模化蔬菜种植不但能够大大降低蔬菜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市场销售方面更具话语权,“大部分散户只能走蔬菜批发市场或者蔬菜经纪人,因为增加了环节,菜农的收入必然受到挤压。”贾文学介绍说,由于合作社的农户合作模式,从蔬菜种类到规模等,都能够贴近市场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保障蔬菜丰收不愁卖。
“土地入股”,不光在平度散叶开花,即墨市早已尝到了甜头。“同样的土地,土地股份合作带来的收益比原来明显提升了许多。”即墨市程戈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方珍介绍说,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村民纷纷外出工作,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要么出租,要么闲置,减种、闲置、抛荒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农民依靠土地致富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通过土地入股的成员每年可以享受由合作社分发的三种利益:无条件分得保底红利(入股土地折算股金)、合作社经营上的纯利润、成员保底价出售农产品给合作社赚取的部分利润。贾文学表示,“土地入股”是一种新模式,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过程,才能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官华晨
新闻推荐
昨天,记者在即墨市鳌山卫等地调查发现,由于天气寒冷,青岛市大部分渔民提前进入休渔状态,沿海许多渔家宴饭店断了本地海鲜货源。记者从即墨、崂山等地的海洋渔业局获悉,年末将至加上气温下降,大约有上千...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