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海报、拉银幕、架机器……9月12日下午5点,54岁的王其璋带着他的“影院”,准时出现在即墨市北安街道蓝家庄村大街上,就在他熟练地重复着这些动作时,村民们提着马扎坐到银幕前,现场一片热闹声,随着第一部电影《冲出亚马逊》的播放,马扎上的人们恢复了安静。
36年来,王其璋几乎每天都重复着这件事情——走街串户为村民放露天电影。这些年来,在即墨北安街道61个村庄里,说到王其璋或许还有人对不上号,但若提起“电影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前不久,王其璋成为市文明办“文明市民”月评活动中的首批“文明市民”。
■现场
“电影王”进村放电影
“今晚‘电影王\’要来,大家早点吃饭去看电影喽!”9月12日中午,记者在即墨市北安街道蓝家庄村采访时,有村民早已经知道了王其璋晚上来放电影的事,并在全村开始“打广告”。当天下午5时许,王其璋准时出现在村里的小广场,他先将一张大海报贴到了墙上,接着动作娴熟地将大银幕用绳子拴在两棵大树上固定好,又开始架起一部小电影放映机。
等他准备完,村民们也吃过了晚饭,搬着小马扎三三两两来到广场上,围坐在王其璋周围,一边和他聊着天,一边观看他如何放映电影。“今天要放《冲出亚马逊》和《血性山谷》,从来没看过,今晚要过瘾了。”一名村民说,中午就听说“电影王”要来,所以全家人忙完地里的农活,早早吃过晚饭就来到放映广场,就等着看电影了。
记者注意到,观众里小孩是最兴奋的,“电影王”一来,这些孩子的嘴里就没断了笑声。天色刚一黑下来,王其璋便开始操作起机器,等电影屏幕上出现画面后,露天电影现场立即没有了一点声音,只有电影里发出的音乐和对白不断在空中回荡。
■讲述
36年露天放映万部电影
“现在都是做爷爷的人了,他还是坚持做着他的‘电影王\’工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54岁的王其璋刚刚有了个孙子,按理说少放一场电影在家照顾孙子是件快乐幸福的事,可他却离不开他的电影。
王其璋说,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当上公社的电影放映员。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看场电影就像过年一样,一个村庄放电影,十村八疃的乡亲都要早早赶来占座位,观众人山人海。当一名放映员是当时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刚干这一行时,王其璋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各种放映设备的结构、性能、安装和检修,熟悉了影片的技术鉴定和修剪保养等工作。按规定,换一本影片,1分钟为合格,但他只用30秒,而且不用开场灯就能完成。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电视在农村越来越普及,电影市场却越来越萎缩,即墨132支放映队只剩下王其璋在内的5个人,农村电影放映跌进了长达20多年的低谷,而王其璋却从来没有离开过电影,并且一放就是36年,这些年他走街串巷至少放了上万部电影。
■变化
从黑白片到彩色宽银幕
王其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刚开始放电影使用8.75毫米胶片机,80年代使用16毫米胶片机,现在使用全数字化装备。“就连大银幕也越来越大。”老王说,过去的长度是2.15米,后来是3米,现在已经是4.5米,连音箱都从单声道变成了多声道立体声。
王其璋回忆说,30多年前,他放的不管是科教电影,还是战争片,都是黑白不带色的,而现在不一样了,全是彩色影片了。别看早些年的电影是黑白的,在村子里看电影也是很稀罕的事。从黑白片 《地道战》、《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到后来的彩色电影《喜盈门》、《少林寺》等,每一部电影的放映,对王其璋来说犹如就在昨天。
那时,他每放一场电影,10里以外的村民都会赶来看,他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有一个村种了100多亩苹果,果农们由于没有技术,收成一直不好,想请他去放点苹果管理的影片。那段时间,王其璋先后为果农放映了《苹果树的修剪》等十几部科教影片,解决了大问题,这让他颇为自豪。
■执着
常年带雨伞下雨也放映
“在村子里放电影,最怕的就是下雨。”王其璋告诉记者,下小雨还不要紧,就怕下大雨。王其璋的包里总是放着一把雨伞,这是为保护电影机器准备的。凡是放映时下小雨,王其璋从来都坚持让村民看完整个影片。前不久一天晚上,王其璋在放电影《叶问》时突然下雨,他赶紧打起伞保护放映机,自己站在雨中播放。电影结束时,放映场意外响起一阵给他的掌声。王其璋说,现在使用的数字机器若中途停止,20分钟后这个影片就会自动消失,不仅政府买片惠民的钱白花了,村民们也失望,因此他不仅养成了看天气预报的习惯,还常备一把伞。
最让王其璋操心的是放映质量,数字机和银幕的距离已从胶片机时代的15米变作8米,但仍要根据银幕以及现场情况随时调整焦距,以保证最清晰的放映效果。
■记忆
“电影王”让村民记住电影
“过去的战争片,还有反映农村生活的电影,我们都是看着‘电影王\’的电影一路走过来的。”9月12日上午,记者在采访即墨北安街道数个村庄的村民时,所得到的回答几乎一样。北安街道王家后村村民王先生说,这么多年村民哪能看那么多电影,都是老王带给他们的,北安街道61个村庄的数万名村民,都能在老王的电影里找到许多童年的记忆。
说起王其璋来,许多村民都能说出20多年前他放过的电影名,《地雷战》、《地道战》、《长空雄鹰》、《南征北战》。一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村里如果来了放电影的,那可是一件稀罕事,村民都能兴奋好几天,四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看电影。
■统计
放映账本记录上千部片名
每天晚上10点后,当放完电影人们都散去后,老王才能一件件收拾好电影机器和银幕。回到家里,他还要考虑明天晚上到哪个村里放什么电影,第二天一大早准备好电影片子,上午下地干农活,下午就开始准备进村放电影。就这样,过去的36年,几乎每天晚上王其璋都重复放电影的过程和动作。
老王有一个习惯,到村里盖影片放映回执的公章,一定随身带一把小刷子和印泥,章子拿过来,先将糊死的缝隙刷个干干净净,再拿出印泥,蘸得饱满了才盖上,所以他经手的回执单,村名永远是最清晰的。如果想知道过去20年即墨电影放映的情况,一看王其璋的记录,每一天的放映地点、片名、具体到秒的时间,记录得条理清晰。这20多年来,他的放映账本上记录着上千部电影的名字。老王对他的乡村电影十分有信心,他告诉记者,原来电影没人看,现在尽管有了电视和电脑,但他仍然不担心没人来看他的电影。“将来如果条件允许,我还要给村民们放3D、4D电影呢。”王其璋说。 记者 康晓欢
新闻推荐
“银十”楼市迎来开门红,双节8天岛城新房共成交978套,其中新建住宅成交了838套,日均刚过百套。受金色九月成交破万套的良好局面刺激,10月开盘量将继续创新高,预计将达到40个新盘。降价潮中不乏涨价盘...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