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顺风去,暮归满载回﹄。在渔船的驾驶舱前贴上吉利的对联,燃起大挂的鞭炮,锣鼓、秧歌汇成一片欢庆的海洋。傍晚时分,人们把用萝卜制作的渔灯,送到自家的窗台和门口,或者直接往港口、渔船送灯,让渔灯星火点亮漆黑的夜空。这就是胶东渔家人特有的节日﹃渔灯节﹄。正月十三十四,在蓬莱、在开发区,人们庆祝﹃渔灯节﹄,祝福亲人出海平安捕鱼丰收,感谢大海赐予丰美的鱼虾,祈求神明保佑,免灾除难。
每年正月十三十四,蓬莱海边一带鞭炮声响彻天宇,渔家人自己的节日就来了。
祈盼渔业丰收,祭海祈福求安———这是“渔灯节”最基本的追求。而节日里渔民们释放出来的热情、奔放以及对于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让我们也有理由称其为渔民的狂欢节。
山东半岛的祭海文化以蓬莱市“渔灯节”、即墨市田横镇“上网节”、荣成市“渔民节”为代表,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传统。蓬莱“渔灯节”是山东半岛重要的祭海节庆活动,具有浓郁的半岛地域海洋文化特色,现在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百多年前的传说
根据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晓春多年调查研究,蓬莱“渔灯节”起源于明朝,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渔民出海捕鱼遇上大风,巨浪滔天,天黑后渔民还没有回来,渔民的亲人们纷纷提着灯笼汇集到海边,叩拜龙王、海神,祈求亲人平安回家。渔民的诚心感动了龙王、海神,顿时灯光连成了一片,闪烁的灯光映红了整个港湾。在海上漂流的渔民看到耀眼的灯光,立刻全身增加了力量,朝着灯光奋力驶去,终于全部平安回到岸边。从此,蓬莱沿海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十四,举办“渔灯节”。渔村家家户户都做渔灯,渔民带上最好的贡品,前往海边祭海,祈求神灵保佑亲人出海平安。
“渔灯节”期间,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以及举办“渔灯节”渔村的亲朋好友都相约前来观看,有的携带鞭炮前去渔船送鞭,共同欢庆渔家节日。渔村人头攒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处处欢声笑语,一片节日欢庆的热闹场面。
袁晓春介绍:“渔灯节是蓬莱沿海渔民独特的海洋文化习俗,它是根据我国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的灯会节庆派生而来,将节庆提前到正月十三、十四两天举行,变成送渔灯、渔家祭海的海洋文化习俗。这些特点将蓬莱渔灯节和南方的渔家节庆活动显著区分开来,独具北方特色。”
初旺、刘旺村落传承
蓬莱“渔灯节”的举办地主要有新港街道刘旺村、潮水镇衙前村,原蓬莱辖区现烟台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山后初家村、芦洋村、山后陈家村、山后顾家村、山后李家村、沙窝孙家村等,尤以大季家街道山后初家村(初旺)最具代表性。“蓬莱沿海在停泊众多渔船的优
良港湾处,形成了人口众多的大型渔村,喜欢以‘旺\’命名,如刘旺、初旺等,是渔灯节主要传承地区。”袁晓春说。
蓬莱“渔灯节”的举办时间略有差异,分别为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正月十三举办“渔灯节”的有刘旺村、衙前村、山后初家村、山后李家村、沙窝孙家村,正月十三的“渔灯节”以山后初家村影响最大。正月十四举办的有芦洋村、山后陈家村、山后顾家村,正月十四的“渔灯节”以芦洋村为代表。
祭海、送渔灯
“蓬莱渔灯节以往主要是在龙王庙或海神庙举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主要形式有贴对联、祭海、送渔灯、聚餐等,重要的祭海和送渔灯则改在港湾中和渔船上举行。”袁晓春说。
“渔灯节”前夕,渔船都在港湾里驻泊,渔民把春联贴遍每艘渔船。在渔船船头上,写上大大的“福”字。驾驶舱前贴上对联,对联有———“迎春夏秋冬福,发五湖四海财。”横批“鱼虾满仓”;“朝出顺风去,暮归满载回。”横批“四季发财”;“船头无浪行千里,舶后生风送万程。”横批“海不扬波”;“一网两船,满载而归。”横批“开业大吉”。“渔灯节”对联联文具有祈福求安,渴望渔业丰收的内容,表现出渔民对即将来临春汛的盼望和美好祝愿。
祭海是“渔灯节”的高潮,从中午1点开始。“因为活动里重要一项内容是晚间送渔灯,所以活动从中午开始,时间上来说比较合适。”袁晓春介绍。时间一到,各家各户开始走出家门,在村子的主要街道,本村渔民与其他来客汇集在一起,零星的鞭炮此起彼伏,几处锣鼓响起,外地请来的秧歌队、舞龙队一起出发,渔民们在前,秧歌队、舞龙队在后,人群塞满街道。祭海的队伍向港湾的渔船出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锣鼓特别热烈,渔民事先在街道两旁,用缆绳拴挂鞭炮,在祭海的队伍经过时一起燃放,一时震天动地。港湾码头的船只上百艘的靠在一起,每条船上挂满彩旗,各家各户的渔民登上渔船,将贡品摆放在船头,奠酒焚香,叩首进行祭拜。
祭拜后将成箱的鞭炮,用竹竿挑起绕船燃放,有的将鞭炮挂在渔船的吊杆上,凌空燃放。有的渔民驾船在港内燃放鞭炮,一时港内渔船鞭炮缤纷,热闹异常。有的渔民在自家的渔船上祭拜后,还要等候亲友前来送鞭,外面的亲友携带鞭炮,到渔船上燃放以示祝贺。
“渔灯节”当天,夕阳西下,夜色降临,各家各户开始送渔灯。袁晓春介绍,送渔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村内送灯,人们把用萝卜制作的渔灯,送到自家的窗台和门口,村内的路边、村头,星星点点的渔灯照亮了村子的各个角落。第二种形式是往港口、渔船送灯,这种渔灯既有萝卜也有用豆面制作,把它送到渔船的船头和舱口,以及停泊渔船的港湾海面。
聚餐重待客人
过“渔灯节”,渔家要好好招待送鞭的亲戚朋友,拿出家里储藏的各种海鱼,做上满满一桌饭菜。袁晓春介绍,蓬莱沿海待客极重有鱼,俗话说“无鱼不成席”,家境一般的船家,至少要做8个菜,家境好的船家最多做到12至14个菜,亲戚朋友按辈分、年龄排序就座,最尊贵的客人迎门而坐。做鱼必须是全鱼,上鱼菜的摆法也有说法,蓬莱是鱼头对着最尊贵的客人,以示敬客。加吉鱼上桌,主人用筷子取出鱼眼,放到最尊贵的客人面前,意为“高看一眼”。客人谦虚接过鱼眼用筷子夹住,在加吉鱼上横着一抹,意思是“大家吃”。
吃完饭离席时,一般忌讳把碗等器物反扣过来,熟悉沿海习俗的客人,吃过饭后不但不会扣碗,还要顺手将饭碗往里一推,表示行船顺利。吃过饭不可将筷子放在碗上,因为那样像船搁在浅滩。沿海传说吃饭的“筷子”最初是从船家兴起,古时对吃饭的竹制用具称作“箸”,“箸”与“住”同音。船家出海有风浪则住,无风浪则行,船要快行,最怕住下,因为船家忌讳“住”字,所以反其意称之为“快子”,久而久之连陆地住民也不再叫“箸”,而随船家改叫“快子”,因为“快子”多以竹为原料,有人在“快子”字上加上“竹”字头,演变成今天人们使用的“筷子”。
海洋文化典型代表
“蓬莱渔灯节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渔灯节的举办地位于蓬莱沿海的两个主要渔港及其渔村,参与者为渔村的渔民,而蓬莱内陆地区的农民从未举办渔灯节等节庆活动。渔灯节改变了渔家文化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地位,将渔民的‘渔灯节\’从传统‘元宵节\’中分离出来,变化为海洋文化特色的节日。”袁晓春认为,“渔灯节”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仅是一种渔民祭祀祈福活动,还是海洋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山东海洋文化的一种有效载体。
蓬莱“渔灯节”被公布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的海洋民俗活动逐步发展成为政府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节日规模日趋扩大,参加人数日益增多。如今蓬莱“渔灯节”这种地方性的海洋节庆,被冠以“烟台渔灯节”演变成区域性的海洋节庆活动,并对外宣传推介。
有实力成为全国品牌
2008年,在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山东省荣成市、即墨市、日照市,浙江省象山县、岱山县,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渔家节庆“开洋节、谢洋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
“与此相比蓬莱渔灯节尚处于起步阶段,渔灯节的举办地现在又分属蓬莱市和烟台市开发区两处辖区,蓬莱市、开发区文化主管部门应统一组织,相互协调,加大渔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力度,进一步创立‘渔灯节\’品牌,使渔灯节从山东省品牌成为全国品牌。”袁晓春说。
在渔家文化中,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旅游品牌“渔家乐”了。在“渔家乐”提供的项目里,内地游客可与渔民出海垂钓,品尝海鲜,住宿在渔家,亲身体验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因健康休闲,收费低廉,广受游客推崇。袁晓春认为,“渔灯节”作为山东省渔家节庆品牌,应与“渔家乐”项目挂钩,采用“渔家乐”经营模式,走向旅游市场,使之在旅游业中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山东半岛正在打造蓝色经济圈和文化创意产业,“渔灯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资源应进行相关的文化创意开发,在袁晓春看来,如果烟台动漫创业园的相关人士深入“渔灯节”所在的渔村,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当今文化元素,兴许能创作出受到观众欢迎的特色动漫产品。此外烟台相关产业如果能从多角度开发“渔灯节”的市场品牌,注册“渔灯节”商标,用于水产品及相关产品,那么“渔灯节”就能得到多方位的开发和利用。YMG记者耿晶通讯员张爱敏撰文/供片
新闻推荐
老寿星喜过110岁生日, 100岁时还自己做鞋,平日里零食不断
本报讯(YMG记者李珑通讯员王春堂摄影报道)昨天,牟平区龙泉镇埠前村的杜彩荣老人迎来了她110岁生日。五层高的生日蛋糕前,满满一屋人为老人唱起...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