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昌邑市发生了一场丈岭战役,即墨凤山村的白凤山在这场战役中牺牲,年仅20余岁。1956年,当地政府在昌邑市饮马镇修建了烈士陵园,白凤山烈士与其他700余名革命先烈被葬于此。63年过去了,许多烈士的后代来此地寻找牺牲的亲人,但白凤山烈士的墓地尽管有名有姓却不见任何亲人前来祭拜。2月14日,早报接到已经守卫烈士陵园10年的杨治忠老人来电,今年65岁的他唯一的心愿就是为陵园里的烈士寻找到亲人。接到杨治忠老人的电话后,早报记者赶赴昌邑进行了调查采访。
【启程】
为给烈士寻找亲人满车乘客都不相信
14日下午2时10分,记者坐上了前往昌邑市的长途汽车,因车程较长,记者与车上的乘客攀谈起来,当记者对车上乘客表明此行目的是为烈士寻找家人时,满车的乘客竟无一人相信。乘务员小刘表示她的家就离饮马镇不远,她的很多亲戚就住在饮马镇,逢年过节经常到饮马镇走动的乘务员小刘表示,她甚至不知道饮马镇还建有一个烈士陵园。
“哪个烈士是你家亲戚啊,跟你有什么关系?”车上的一名乘客问道,记者掏出工作证,众人这才相信了记者此行的目的,乘务员小刘此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有着山东姑娘豪放性格的她一再提出要给记者免票,见记者推辞小刘又提出等下次记者再去昌邑时一定请客吃饭。
【见面】
汽车晚点傍晚才到守墓人寒冷中等待
由于汽车晚点下午6时20分才到达目的地。根据约定,记者本来与杨治忠老人约定在昌邑市饮马镇一条名叫政府街的街道路口见面,但因为汽车晚点加上当晚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天气,记者已经不指望杨治忠老人还能等候在约定地点,但记者显然低估了这名守墓十年老人的毅力。晚上7时,记者来到政府街路口时看到一名瘦小的老人坐在一辆“敞篷”的电动三轮车上,因沿途没有见到任何营运车辆,记者将这名老人误当成了做三轮车出租生意的人,记者走上前去想要询问出租车价,谁知还没等记者开口老人竟一眼认出,“你就是从青岛来的记者吧,冻坏了吧,快上车。”记者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戴着鸭舌帽,身材瘦小的老人就是杨治忠。
【探墓】
沿着羊肠小道初见烈士墓地
坐着杨治忠老人三轮车到达饮马镇烈士陵园时已是夜里8时20分,夜里的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寂静,但在深夜里竖在门前的一块烈士纪念碑以及碑后的烈士祠却格外显眼。记者来到了杨志忠老人不足10平米的烈士陵园管理室,老人介绍这间屋子也是他和老伴长住的家,记者看到屋内除了大土炕和一个已经没有水的水缸外便再无其它家具,一台只能收到寥寥几个台的17寸电视机是杨治忠老人和老伴唯一可供消遣的电器。
在屋内暖和了一会,杨治忠老人提出带记者去陵园第九墓区也就是白凤山烈士的坟地看看,记者跟随杨治忠老人走在一条长约200米的羊肠小道上,踩着地上干枯的树叶,记者倒是有点紧张,反而杨治忠老人在不断地宽慰记者。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白凤山烈士的墓地,尽管是夜晚但墓碑上用繁体字刻着的白凤山烈士之墓几个大字却显得很清晰。由于夜色已浓无法拍照,记者决定第二天再来。
【现状】
陵园700多名烈士仅70人有名有姓
昨日上午,记者又一次来到饮马镇烈士陵园,在第九墓区记者发现白天的墓地显得很亮堂,清晨里微弱的阳光照在墓地里也给墓地添了一份安详。陡然间记者看到这里的墓碑除白凤山烈士有名有姓之外,其余墓碑竟没有一块标有姓名,只是刻着革命烈士四个大字,面对记者的疑问杨治忠老人解释,当年在这里牺牲的烈士有的根本没有姓名记载,只是记载了在这里发生的每次战役牺牲了多少人,墓地里现有700多名烈士,但墓碑上有名有姓的不过70人。
【记忆】
提起当年残酷战役守墓老人满眼泪花
面积不大的烈士祠内摆放着乡镇领导和附近学校清明节时敬献的花圈和鲜花等物,“也就是清明节的时候有人过来看看,平常基本没什么人来。”常年居住在这里杨治忠也希望有人能常来看看这些烈士。
提起当年那段无法让人忘记的历史,杨治忠老人的眼里闪着泪花,“这么多年轻小伙子,把命都交在这儿了,怎么现在连个来看的亲人都没有。”1956年,昌南县当地政府在饮马镇修建了烈士陵园,将丈岭战役中牺牲的战士连同之前潍县战役牺牲的战士共700余人葬于此地,如今63年过去了,仍有很多烈士没有家属来认,即墨的白凤山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王晓先 摄影报道
每月只拿100元他坚持了10年
“俺今年65岁了,还能活多少年呢,看着祠里的烈士没有亲人来认,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才找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啊。”杨治忠老人告诉记者,他在1965年参了军,退伍后回到了家乡饮马镇,10年前成为饮马镇烈士陵园的管理人,10年里他和老伴几乎每天都睡在烈士陵园里,这10年里他每月只拿100元的象征性工资,陵园里30年前打的一口水井也已经枯竭,每天他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喝。家里的三个儿子也曾无数次劝他辞掉这份工作,甚至为此家里人还多次发生争吵,每次和家里人争执后他都考虑到辞职,但考虑到村里没人愿意干这个活,如果他不干烈士陵园可能就会荒掉,满园的革命烈士可能会被就此“抛弃”,就这样,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英雄的后人你们在哪儿
带着拍摄的影像资料以及杨治忠老人提供的书面材料,昨日11时记者离开昌邑市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即墨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在看了记者带来的资料后表示,当年的许多乡、镇、村都已经合并,想要找到原籍即墨凤山村的白凤山烈士后人难度不小,但考虑到白凤山烈士是即墨人民的骄傲,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寻找。烈士英魂永垂不朽,早报接下来将全力为白凤山烈士寻找亲人,如有知情人欢迎提供线索。
新闻推荐
从涉及学生的入园难、写字能力下降,到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再到物价上涨……今年两会上,民生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与往年相比,今年两会上的民生话题分量更重,不再局限于一两...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