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胜利桥地铁站A站口,前行百米,就进入了纺织谷。
穿过唐河路,走过几个网点,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头“牛”,白色的身躯披着铠甲,“牛!纺织谷”几个大字显示着它的职责:特殊的招牌。转过这头牛,就可以看到“青岛纺织博物馆”几个大字,由郝建秀亲笔所题。纺织谷文旅中心总监姜才先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博物馆是在原国棉五厂旧址的基础上建立的,如今是国内首家纺织主题动线博物馆和百年纺织遗址公园,“纺织谷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上青天’文化传播基地和中国纺织人的精神家园,打造过程中在坚守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坚持产业创新,注入现代时尚潮流元素,让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纺织谷的历史与城市的历史血脉相连,纺织的文化历史也是城市的工业历史,传承了工业文脉,给城市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时尚文旅基地”。作为青岛百年纺织历史文化的传承主体,纺织谷已经成为了解青岛这座城市近现代百年工业文化和城市记忆的重要窗口,成为解读青岛城市密码,开启岛城时尚文旅的首选之地。
是的,纺织雕刻了城市的记忆,也构建了纺织人的悲喜交织的青春。
时光流转,退回百年,化身光阴长廊的看客,寻找旧迹背后的故事。
在青岛,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东北沦陷后,陈孟元来青岛寻找商机,坐洋车逛马路,一路走一路问,这个厂是干啥的,车夫答棉纺厂,再问一家,又答棉纺厂,一连问了七八家,都是棉纺厂。陈孟元就下了决心,都是织布的,没有染布的,俺就开他个印染厂”。不知段子是真是假,但这句话恰恰表明了青岛作为“上青天”三足鼎立的纺织重镇之一,曾成就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产业。
1902年,当一座工厂在大村河畔展露头角时,一座城市的纺织历史也正式开启了。“青岛气候湿润劳力丰富,为纺纱之理想地。将来前途之发达可以预卜,故外洋输入纱减少,而华纱及本地产纱渐增为近数年来最著之现象”,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为青岛纺织业的起步、崛起提供了注解。当然,靠近产棉区和煤炭产地,有丰富的劳动资源、水陆交通便利都是这座城市与纺织结缘的优势所在。工厂名为“德华缫丝厂”,是青岛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纺织厂,从此高高耸立的烟囱成为胶州湾工业化进程中醒目的标志。工厂生产的各色产品,全部返销欧洲市场,一时间,让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名扬海外。
兴衰迭起,云集云散。1914年日德青岛战争的炮火,震碎了德国人的殖民梦,也让这座城市在硝烟中呜咽。黑暗再度来袭,对城市是如此,对纺织工人亦是如此。
新闻推荐
在青岛,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记忆叫“里院文化”。百年间,它不仅是老青岛人避风挡雨的居所,更是青岛历史的见证,也是这座城市发展...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