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乡村田野之上,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丰收气息。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的桃源河畔,一片片金色的海水稻已经成熟,又一个丰收年圆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桃源河畔5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正式开镰收割。当天,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在城阳举行海水稻收割测评会,经测评专家组现场实打收割测评,编号为yc2003的水稻品种亩产580.06公斤,编号为yc2009的水稻品种,亩产达到779.1公斤。分布在全国的12个海水稻示范推广基地已陆续开始秋收工作,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引领下,全国海水稻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00万亩。
1探访
智慧农业助力丰收
秋天的田野上,稻子一天天成熟,空气中弥散着浓郁的稻香味儿,黄澄澄的像是一幅金色的画卷。站在田野间,一眼望去,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微风中轻轻摇动,好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作为管理着数千亩海水稻的90后年轻人,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上马基地种植负责人王亚菲,每天的心情都随着海水稻的成熟而快乐着。
“今年的水稻长势比去年要好,由于基地的土地改良已经进行了3年,并采用了智慧农业手段,从秧苗的繁育到水土墒情分析等都做到了更加精准,增产在5%以上。 ”王亚菲掂了掂沉甸甸的稻穗说,“目前这边的盐碱地已经通过了国土部门的认定,达到了耕地的土地标准,我们计划在秋收之后,开始小麦的种植,有望实现稻麦两季双丰收。”海水稻让盐碱荒滩变成了良田。
王亚菲介绍,青岛市城阳区作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盐碱地改良中心及产业化中心,早在2017年就与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开展合作,开始进行盐碱地稻作改良及海水稻智慧农业推广。 2021年上马基地种植了5000亩海水稻,其中试验种植材料数百份。
2收获
青岛海水稻连年增产
10月16日,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在城阳举行海水稻收割测评会,测产工作人员在专家的监督下进行小区收割,现场脱粒及水分测定,最后折算成亩产。经测评专家组现场实打收割测评,编号为yc2003的水稻品种亩产580.06公斤,编号为yc2009的水稻品种,亩产达到779.1公斤。
作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化中心及盐碱地改良分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其品种研发优势,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对优良稻种进行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目前耐盐碱水稻品种已在全国主要类型盐碱地开展推广,覆盖山东、内蒙古、浙江、新疆、青海、黑龙江、河南、陕西、江苏、宁夏等省区,团队还结合自主开发的“后土云”智慧农业云平台,将农业视觉识别、农机自动控制、农业传感器传输和控制、农业物联网组网等技术应用于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和专家在线指导,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全过程追溯等,通过多种技术综合运用,进行标准化农业生产,以农作物全生命周期为核心,开展耕种管服全流程服务,全面推进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海水稻“十百千”工程。
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从2012年开始对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的研究,历经多年的配组和选育,成功精选出一批优良耐盐碱水稻品种可用于大田种植,2020年首批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基于海水稻团队品种研发优势,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对优良稻种进行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目前,海水稻的推广已覆盖山东、内蒙古、浙江、新疆、青海、黑龙江、河南、陕西、江苏、宁夏等省区,面积近100万亩。
3成果
“亿亩荒滩变成良田”
记者了解到,城阳区上马街道桃源河畔5000亩改良土地种上了海水稻,将直接带动桃源河两岸13000多亩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形成一个“盐碱地改良生态+稻作改良产品生态+盐碱地改良后种植生态、改造生态”智慧农业发展场景。作物种子杂交选育和土地数字化改造的交汇对接,将在全球打开一个巨大的新农业革命的想象空间。
“农业发展要坚持种子是农业‘芯片’的核心,创新育种技术,巩固品种自主能力,提高单位粮食的产量,我们还要坚持保护耕地这个命根子,扩大耕地面积。从生产模式上讲,要继续推动农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科学预判抵御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 ”面对当前异常复杂的气候和全球粮食安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技术研发事业部负责人万吉丽分析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农业、耕地和粮食安全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大方向。因此,承载了边际土地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要使命的耐盐碱水稻产业正蓄势待发。通过海水稻、土地改良、智慧农业服务、三产融合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新方向、新空间、新动能、新模式。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协智慧农业联合体及中国产学研促进会海水稻产业协创平台三大国家级平台的支撑下,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的伟大愿景。
看点
青岛海水稻遍布全国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生产的一类特殊的水稻品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袁隆平曾说:如果能发展到一亿亩,种上我们这个海水稻,按照最低亩产三百公斤计算,它每年增产的粮食就是三百亿公斤。三百亿公斤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八千万人口。
2016年10月14日,胶州湾北部设立4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成立,该机构也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2018年5月28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青岛城阳、黑龙江大庆、陕西南泥湾、新疆喀什和浙江温州5个实验基地同时举行海水稻插秧活动。
2019年9月18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工作站。12月18日,中国耐盐碱海水稻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区域试验种植基地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
2020年6月袁隆平院士在青岛海水稻插秧节上启动海水稻“十百千”工程;10月16日十地10万亩海水稻完成测产收割,最高亩产800多公斤,平均亩产超400公斤。
2021年3月31日科技部批复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简称国创中心),这也是全国农业领域首批启动建设的3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标志着“海水稻”的发展步入新的轨道。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杜德乐
新闻推荐
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王家村,有一位被村里人亲切地称呼为“喜奶奶”的老人,她只要一出门,隔着大老远就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和村...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