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凌晨,从成都飞往青岛的航班稳稳降落在了胶东国际机场,首批12位日喀则藏民跨越了4000公里,正式开启他们在青岛的“治疗之旅”。按照计划,接下来的9天时间里,他们将分三队前往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受失聪、骨关节病治疗。此次因跨地区医疗搭建起的“青藏情”,是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组、青岛市卫健委、山东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的桑珠孜区2021年度高原常见病救治项目,这也是日喀则藏民首次有组织地到青岛就诊。
患者组队到青岛治病
“我们已经在日喀则机场候机了,晚上6时到成都,9时30分起飞,明天凌晨12时40分到胶东机场。”9月22日下午2时许,记者拨通了青岛援藏干部、市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延荣强的电话。电话那头延荣强情绪高涨,“这是日喀则的藏民第一次到咱青岛去就诊!”
此次一同来青岛的共31人,其中领队为日喀则桑珠孜区副区长石镜明;6名工作人员有3名青岛医生和3名当地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青岛市市立医院延荣强、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刘宗涛、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高绪敏、曲布雄乡卫生院次珍、城南卫生服务中心德珍、东嘎卫生院白玛曲珍;12位患者各有1位家人作为陪护人员。
延荣强告诉记者,在大部队抵达青岛后,患者将兵分三路前往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进行就诊。
此次来青就诊的患者常年受困于两种疾病:骨关节病、失聪。“骨关节病是日喀则当地的高原疾病,患者需要常年拄拐,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此次来青岛就诊的9位骨关节病患者靠药物治疗已难见效果了,急需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另外3位小患者年龄分别是14岁、18岁、19岁,他们全部是后天原因导致的失聪,也需要尽快救治便于以后融入社会。”延荣强说。
三家医院开通“绿色通道”
按照计划,患者们抵达医院后要进行核酸检测,随后入驻指定的酒店。然后,他们将办理入院手续,专家团队会结合检查情况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采取保守治疗。如果确定手术治疗的话,将择期进行手术。青岛的三家医院将为患者们开辟“绿色通道”,让整个治疗过程快捷高效。在前往青岛之前,远程会诊让术前的准备工作成功前置。
9月16日,在青岛援藏干部的牵头下,青岛的援藏医生就9位骨关节病患者的病情,同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开展远程会诊;9月12日,同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开展远程会诊。通过对病情详细的讨论和研判,青岛本地专家已经初步确定了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影像资料都传给医院了。”延荣强告诉记者,在9到10天的时间里,11名患者将完成全部治疗,另外有一位患者要通过前后两次手术置换双膝关节,他的离青时间可能要推后。
跑遍三个乡街筛查患者
鲁藏一家亲,共圆健康梦。此次青岛援藏桑珠孜区骨关节病、失聪儿童的救治行动是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一个开始。
前期,青岛援藏干部组申请了50万元经费,用于帮助饱受疾病困扰、需要手术治疗但家庭困难的患者前往青岛接受治疗。“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共有2个街道、10个乡,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通过义诊前往三个乡镇街道,光骨关节病患者就筛查出了200多人,这个疾病太影响生活了。”延荣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许多患者常年拄拐,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病情,有的进行药物治疗,有的则建议尽快手术。筛查过程中,后天失聪的小患者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专门制定了青岛援藏桑珠孜区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救治康复工作方案。“这些孩子属于语后失聪,因后天的外力、中耳炎并发症等导致失聪,有的因此辍学,有的心理上存在自卑,无法融入社会,他们是急需帮助的群体。”延荣强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西藏青稞成熟的季节,还有一位失聪患儿暂时无法来青岛就诊,计划在青稞收割完毕后,再来青岛接受治疗。
据了解,延荣强在内的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已在日喀则工作了6个月,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致力于救助当地的贫困藏民,用青岛先进的医疗技术让他们摆脱疾病的泥淖,重新获得高质量的生活,走进有声的世界。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见习记者栾丕炜
新闻推荐
大数据平台上线。半岛全媒体记者张超通讯员陈娜2021年9月10日,上合示范区“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上线发布会暨《上...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