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家住胶州,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家里的顶梁柱。近5年来,李先生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只是弯腰驼背越来越重,双下肢也越来越没劲,就连行走也日渐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发现,他存在重度胸椎管狭窄,同时合并严重胸腰椎后凸畸形,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导致截瘫。近日,李先生慕名来到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骨伤诊疗中心脊柱外科就诊,通过手术解决了缠绕多年的病痛。
脊柱外科主任杨希重主任医师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通过入院后详细检查,患者在胸椎T11/12间隙椎管极度狭窄,椎管内增生的骨赘已将脊髓压缩到极限;同时L1/2、L2/3等节段同样存在严重椎管,脊髓神经受压严重;患者第1、2、3腰椎均存在明显压缩变形,形成明显后凸畸形。由于胸段脊髓血运单薄,椎管容积小,椎体活动度差,这样的生理结构导致胸椎管减压手术风险较腰椎等部位明显变大。如果矫形,就需要对李先生的胸腰椎多个节段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需要将极度狭窄的胸椎管进行减压,同时截断一个椎体,利用钉棒系统帮助李先生直起腰杆。
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凭借多年的手术经验,杨希重团队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术前团队将需要进行螺钉内固定的椎体进行三维分析,测算最佳的进钉角度和深度,精确计算出截骨高度等数据。由于常年劳累、反复外伤,李先生的脊柱结构已经发生变异,无法按照正常解剖结构进行置钉。杨希重团队随即利用3D打印技术,提前复制出患者畸形的脊柱模型,准确规划出如何去除增生物、如何利用周围解剖标志确定进钉点和方向、以何种角度进行截骨等操作的最佳方案,并进行多次术前模拟操作,确保手术质量。手术当天,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团队重新设计了复杂的脊髓电生理监测程序,以保证能及时获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脊髓所发生的细微变化,从而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定位、置钉、连接临时钢棒、椎管减压等复杂的操作,整个团队配合默契。手术中采用超声骨刀进行精确切除减压,减压过程出血少、不损伤神经。胸腰椎管减压完成后不久,患者的脊髓电生理监测数据随即提示运动波幅明显好转,说明患者运动功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终于,手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即经椎弓根截骨、脊柱矫形术。杨希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截骨位置,截骨、植骨、转棒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数据始终保持稳定,患者神经功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4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双下肢活动明显好转,困扰李先生多年的顽疾终于得以解除。经过3个周的功能康复治疗,患者已经可以丢掉拐杖行走。
杨希重介绍,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矫形的最尖端技术,脊柱侧弯的矫形手术难度大,个体差异性大,术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良好的手术矫正方案,选择合适的椎体截骨方式及融合节段,才能取得长久、满意的矫形效果。本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集团在开展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方面迈向了新阶段。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通讯员李均雁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周茂平通讯员谈绍栋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公证服务,胶...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