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爱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以来,市卫健委以青岛市民健康为中心,解决市民需求,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民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引进优质的医疗资源、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老百姓看病就医越来越便捷。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筑牢了健康基石。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2016年伊始,围绕实现“病有良医”目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当年,青岛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
“十三五”期间,在优质医疗资源的引进、实现病有良医目标方面,加强重点学科和优青人才项目管理,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可以看到,更多世界级医学中心看好青岛这座城市,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医学中心与青岛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群众在青岛就能得到国内外优质高效的医疗技术服务。以2017年为例,在引进人才方面,当年就引进了2名院士、133名高层次医学人才、832名医学博士硕士;4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百强榜,医疗服务提质升级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开局。2019年,又引进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支持社会资本引入日本韩国高端医疗资源投资建设青岛世福兰斯医院等高端医院。
同样是2017年,全市重点卫生工程投资达到73.54亿元;到了2020年,全市卫生重点项目达到20个,总投资估算超过26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增加床位1.61万张,是近10年来本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项目最为集中的时期。新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加快推进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院东区综合病房楼、眼科医院红岛院区等市级在建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全市57所公立医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检验检查价格,巩固联合控费机制,群众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下降明显。当年,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建立药品集中采购、联合议价机制,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流通体制,减少流通环节,为群众节省药费支出20.3亿元。
当好市民健康“守门人”
2016年,青岛市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当年,共有2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服务团队1768个,建成各种形式医联体487个,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就近就可享受大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专家诊疗服务。
2017年,150万市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市民免费享受了7种慢性病基本药物和8个种类的签约服务包,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实行家庭医生、医保门诊统筹和居家医养签约“三约合一”管理,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免费提供卡托普利等7种基本药物,已有20万人次受益。
围绕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及不同生命周期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强化健康管理。改善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建立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早期发育全周期的出生缺陷防治模式,建成15个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0个新生儿救治中心,守住母婴安全底线。推进健康老龄化,建成各类医养结合机构877个,50%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
提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方面,到2019年,青岛市强化重点疾病一体化管理,建成41个卒中、胸痛等专病中心和11个癌症规范化示范病房,初步形成心脑血管急症30分钟救治圈。
全市主要的40家公立医院实现社保卡和诊疗卡就诊“一卡通”,启动多码融合试点,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二级以上医院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普遍提供移动支付等“一站式”结算服务。推出“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新10条”,建设智慧接种门诊,“琴岛微苗”公众号可一键查验适龄儿童免疫史。
发展中医药走出“青岛模式”
建设国家试点城市,打造中医药工作和医养结合“青岛模式”。作为全国唯一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出台中医药扶持政策,率先将中医门诊优势病种纳入统筹支付范围,推行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度。
2017年到2018年,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展振兴国医行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研究生院并把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统筹支付范围并按病种结算,试点病种达到18个属全国首创。
实行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完善中医专家存案制度,备案中医诊所53个。仅2020年,打造6家中医医养结合中医医院,启动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项目。在国内率先发布1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支持上药国风参与建立山东省中药经典名方制剂实验室;推动胶东五市共同打造半岛中医联盟。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王炳慧本报讯12月12日,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刘建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